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特朗普政府 「鳴槍示警」,圍堵打壓中國圖謀昭然若揭!

特朗普政府 「鳴槍示警」,圍堵打壓中國圖謀昭然若揭!

從3月下旬特朗普簽署總統備忘錄,宣布對中國商品大規模徵收關稅,到4月初,美方拋出500億美元徵稅產品建議清單,再到威脅繼續對中國1000億美元出口商品加征關稅,美國完全置貿易夥伴、相關產業乃至全球利益於不顧,幾次三番加劇中美緊張關係,導致雙方貿易摩擦不斷升級。

美國政府此舉,是世貿組織成立以來美國對中國實施的最大規模的保護主義舉措,其霸凌行徑劍指中國,圖謀昭然若揭。

1

霸凌政策不離政治選舉考量

美國世強律師事務所律師曹暉表示,美方這次大規模的保護主義舉動,援引的是去年啟動的「301調查」,該調查由美國自身發起、調查、裁決、執行,具有極強的單邊主義色彩,特朗普政府此舉的意圖在於兌現競選承諾,著眼中期選舉,爭取選民支持。

美國智庫外交學會中國問題研究員、美國前副總統拜登的副國家安全顧問埃利·拉特納認為,特朗普急需兌現其2016年參選期間反覆提及的承諾,即對中國產品加征關稅來縮小美國對華貿易逆差,從而穩固其民粹主義基本盤,特朗普2016年大選期間攻擊中國的言論對於他在中西部多個州最終勝出至關重要。

華盛頓智庫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美國財政部駐華經濟與金融前特使杜大偉等多名美國專家認為,特朗普當局可能並沒有完全考慮到美中貿易摩擦升級後可能出現的各種經貿損失,特朗普本人也無意弄清「貿易戰」背後複雜的經濟學原理,他更多地著眼於兌現競選承諾來穩住支持他的選民。

2

「鳴槍示警」凸顯對華戰略焦慮

有媒體認為,特朗普政府此舉更多是「鳴槍示警」,並非與中國開啟「全面貿易戰」,美國對華戰略焦慮日益加劇,意圖加快圍堵打壓中國經濟尤其是高科技崛起。

白宮國家貿易委員會主任彼得·納瓦羅表示,特朗普政府的最新舉措是秉承去年底出台的國家安全報告,應對來自中國這個「戰略對手」「經濟競爭」的挑戰。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認為,中國的技術追趕引起美國情緒恐慌,是導致美國對華貿易政策不斷趨緊的原因之一,高新技術行業將成為本輪中美貿易戰的主戰場。

從「301調查」等手段可以看出,美國瞄準「中國製造2025」,從政策干擾、技術阻斷及市場關閉多方面阻礙中國新興產業的發展,全面壓制技術進步。

同時,以該調查手段為借口,要求中國開放服務業、農產品市場。

美國世強律師事務所國際貿易和投資主管、前中國美國商會總法律顧問埃里克·愛默森說:「特朗普最新舉動並非佯攻,這是旨在改變中美雙邊關係的強力措施,試圖將中國逼入守勢。」

3

「政治表演」背後暗含美式談判策略

不少專家認為,特朗普揮下關稅「大棒」旨在施壓我方,從而尋求談判妥協。

美國商務部長羅斯就曾暗示,備忘錄的用意實際在於把中國拉到談判桌上,這是「一系列談判的前奏」。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屠新泉認為,挑起中美貿易戰,於「讓美國再次強大」目標無益,尋求連任的特朗普不太可能鋌而走險、自斷前程。

上海國際貿易中心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姚為群表示,特朗普可能把關稅作為談判策略,把談判價碼抬得很高,施以最大壓力,然後等對方妥協,甚至施行自願出口限制。

在對鋼鐵徵收關稅的過程中,特朗普就採取了先提出重稅、再逐個進行豁免談判的策略,是商人「討價還價」的做法。

橋水基金聯合創始人Ray Dalio則表示,最近的貿易爭端更多是政治表演而不是真正的威脅。中國人解決衝突的方式更像是下圍棋,沒有直接攻擊,而美國的做法更多是通過直接攻擊。

4

正義回擊,我宜「亮劍」與談判並舉

貿易戰自古都沒有贏家,但如果美國一意孤行,中國豈能容忍其如此霸道?

從國際和歷史經驗上看,美國擅長組織多維貿易戰,中國要在經濟、金融、匯率及外交、政治、文化等多領域做好充分應對。

——首先,面對美方貿易霸權必須堅決回擊。

美方實行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對中國步步緊逼,在挑起貿易戰的歧途上越滑越遠。

在這場爭端中,如果美方繼續採取錯誤行動,中國將和當前一樣毫不猶豫、立刻進行大力度反擊。

中方的堅決回擊,是美方多次挑釁的結果,是對國家和人民利益的堅決捍衛,也是對經濟全球化和現行國際貿易體系的捍衛。

面對貿易衝突升級,中方已經擬定了十分具體的反制措施。中方的堅決回擊,有足夠底氣和強大後盾。

——其次,慎重處理摩擦,反制的同時不丟棄談判。

上海國際貿易中心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姚為群表示,特朗普並不排斥所有的自由貿易,美國的貿易舉措並不只針對中國,而是在全球範圍內重新提升美國貿易,並且在美國政府內部也存在反對特朗普貿易政策的聲音,因此談判是可靠的方式。

美國和中國分別為全球經濟規模第一和第二的大國,兩國貿易關係極為密切,且規模極大,這樣兩個巨頭髮生摩擦,哪怕是較小但認真的摩擦,也會對全球市場產生不小的衝擊,兩國宜慎重處理貿易戰問題。

——爭取更多國家支持,作為與美國談判的籌碼

如果中美雙方所存在的不願讓步的東西太多,可以尋求多邊貿易談判作為突破口,先在部分產業領域進行談判,將此前針對市場地位問題分解成具體的小方案來落實,先尋求合作,再找機會突破。

同時,積極深化與推動同世界其他國家合作,大力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在國際治理領域,在不斷汲取歐美有益經驗的基礎上,突出倡導多邊主義,積极參与新時期國際政治、經濟治理中的規則制定。

——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快發展高技術產業,鼓勵企業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創新產品、更新設備、調整產品增值鏈上下工夫。

著力建設形成強大的原始科學創新能力、關鍵核心技術的創新能力、系統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引導生產要素向優勢地區、高端產業和產業鏈高端環節集聚,重點發展電子信息、航天航空、生物、新材料、環保、新能源、海洋等產業,引導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先導產業、一批集聚效應突出的產業基地、一批跨國高技術企業和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知名品牌。

來源:《半月談內部版》2018年第4期

半月談記者:趙一鴻 有之炘

主編:孫愛東

編輯:焦嬋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半月談網 的精彩文章:

你,本周的18件大事都在這兒!

TAG:半月談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