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修行,要依照這七種的方法去修

修行,要依照這七種的方法去修

修行,要依照這七種的方法去修

節選自《法界唯心-1981年亞洲弘法記行》

宣化上人 開示於香港

一九八一年十二月十一日

學佛的人,本身先要具備正知正見,有了正知正見,才知道如何修行。首先要懂得七菩提分的法門。

1. 擇法覺知:覺知即是明白道如何去修行,要明辨邪正、好壞、是非,要有擇法眼,才不致誤入歧途;沒有擇法眼,便很容易掉進深淵裡,出不來了。選擇佛法,首先要有智慧。

2. 精進覺知:你如果明白了佛法,並且選擇了正確的法要,且向前精進去修行,身心晝夜六時勤精進,從不懈怠。身精進即是念佛、拜佛、誦經禮懺等等;心精進是念茲在茲,不起妄想。選擇了正法,才不致於盲修瞎練,更要有善知識的指導,才能有所成就,否則,本來想行菩薩道,結果卻掉入魔道。這些都是應該注意的。

3. 歡喜覺知:既然選擇了相應的法門就要生歡喜心去精進,不要整天生煩惱,應該不懶惰、不懈怠,很歡喜地去精進用功。

4. 除覺知:歡喜心還不是一個究竟心,更要把它平靜下來,除去自己的煩惱無明、一切不良的習氣,除掉之後,則能法喜充滿。

5. 舍覺知:平靜下來之後,連這個「平靜」也要舍離,一切都不要執著,「掃一切法,離一切相」,達到「內無身心,外無世界」的境地。

6. 正定覺知:舍了之後,才能生出定力。有正定才有正受。「正定」不是糊裡糊塗的定,不要修無心定,縱得無想天的定,也是不究竟的。天福享盡仍然會墮落。

7. 正念覺知:入正定之後,能生出正確的念。有了正念,不會墮落,不會一天到晚打妄想。才能證得「念不退,位不退,行不退」的境界。

講到這「定」字,修行人都知道禪定,即是「禪那」,是梵語,此譯為「靜慮」,使妄想停止下來;又叫「思惟修」,思惟便是參,參話頭,參念佛是誰;或參悟父母未生以前的本來面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悲咒專弘平台 的精彩文章:

他太太是個很聰明的人,一句話就讓他開悟了
交個朋友也想在朋友身上得到利益,這是錯因果的

TAG:大悲咒專弘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