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闢謠】防癌抗癌,這八個說法別信!

【闢謠】防癌抗癌,這八個說法別信!

面對威脅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癌症,我們常會從各種渠道聽聞眾多的「抗癌知識」。但是,其中許多是危言聳聽、缺乏科學依據的。今天,我們整理了有關防癌抗癌的8個謠言,並請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幾位資深醫師對此逐一分析、擊破。

【闢謠】防癌抗癌,這八個說法別信!

謠言一:阿司匹林預防消化道腫瘤

大腸外科主任醫師徐燁:阿司匹林的確能夠預防胃癌、腸癌、胰腺癌等各種消化系統腫瘤的發生,還可以預防血栓以及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但它有很多副作用,最普遍也是最主要的就是引起出血,其次對消化系統也毒副作用,有些人服後會產生噁心、腹痛等,另外,阿司匹林對肝腎也有一定的毒副作用。所以,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服用阿司匹林。

謠言二:腫瘤治療康復期不能吃雞

綜合治療科主任醫師成文武:根據目前的研究和文獻資料顯示,這樣的說法沒有科學依據。實際上,在腫瘤治療的康復期,比如手術後或放化療後,多喝些雞湯,多吃些雞肉,補充足夠的營養,還能幫助腫瘤患者早日康復。而真正容易造成腫瘤複發和轉移的東西,比如煙和大量的烈性酒,或者一些霉變的、含有激素和添加劑的食物,是腫瘤患者需要忌口的。

謠言三:核磁共振有輻射,少做為妙

放射診斷科主任醫師彭衛軍:其實,核磁共振是沒有輻射的。CT是通過X線成像的,所以它有一定的輻射,醫生不建議進行頻繁的X線或CT檢查。但是,核磁共振是利用人體里的氫質子,通過共振來獲得人體信息而成像,是沒有輻射的,它是目前影像學裡最安全的檢查技術之一,擔心其輻射危險毫無科學依據。磁共振對軟組織的解析度非常高,非常適合做神經系統、骨關節以及腹部的檢查。

謠言四:食管癌高發都是飲食習慣造成

放射治療中心主任醫師趙快樂:中國是食管癌的高發地區之一,有人認為,這都是中國人的不良飲食習慣惹的禍。事實上,這種看法是片面的。食管癌分兩種,一種是鱗癌,一種是腺癌。在中國比較高發的是食管鱗癌,而鱗癌是內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內因和基因(遺傳)有關,外因則是與飲食習慣以及社會環境相關。因此,並不能「一刀切」地認為食管癌高發都是因為飲食習慣。

謠言五:油煙讓女性肺癌發病率升高

胸外科主任醫師陳海泉:吸煙與肺癌發病率有明顯相關性,但現在許多並不抽煙的女性也被查出肺癌,所以大家想當然地認為廚房裡的油煙是引起女性肺癌的最大殺手。然而實際上,在過去的幾十年里,我們的廚房早就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不再油煙熏人,而且很多現代女性並沒有長期下廚或長期進行高油煙烹飪。因此,貿然地將女性肺癌率高發和油煙聯繫在一起是不科學的。

謠言六:PD-1、PD-L1單抗藥是抗癌神器

腫瘤內科主任醫師胡夕春:人之所以會生腫瘤,是因為最後一個「剎車」剎住了,這個剎車就是指PD-1和PD-L1。PD-1即programmed death-1,就是程序性死亡1;PD-L1,是指PD-1的配體。兩者結合後可提供抑制性信號,把腫瘤細胞識別出來,並殺死它們。如果這樣一個剎車剎住以後,身體就不會就不能識別腫瘤細胞。在這個機理基礎上,阻斷PD-1和PD-L1發生作用的藥物就被發明出來了。但是,這類藥物並不是對所有腫瘤患者都有效,它只對那些腫瘤突變負荷較高、PD-L1表達、DNA損傷修復機制出問題的患者有效,而對其他腫瘤患者的療效不明顯。因此,這類葯並不是無所不能的神葯。

謠言七:酸性體質者更易罹患癌症

中西醫結合科主任醫師孟志強:我們平時說的「酸性體質」或者「鹼性體質」,檢測的主要是血液的pH值,它有一個標準範圍,人體的pH值必須在這個範圍內才是正常的,過酸或者過鹼都不好。我們再來看一下腫瘤的發病原理,從本質上來講,腫瘤是一種基因疾病,是由於身體細胞的基因發生了變化,導致細胞生長失去了控制,才會變成一個腫瘤。而目前為止並沒有直接的科學依據表明,酸性體質會使癌症的發生率增加。

謠言八:防癌篩查越貴效果越好

腫瘤預防部主任醫師鄭瑩:癌症篩查主要依靠三個方面的檢查:一是影像學,二是細胞學,三是生化學檢查(相關的癌症標誌物)。但這些檢查是不是都要做,該選擇哪些檢查,關鍵要在對癌症風險仔細評估的基礎上進行判斷。而一些很貴的檢查,如基因檢測,其實還並沒有在大規模的人群當中得到效果驗證,因此並不適合作為癌症篩查。因此,癌症篩查項目並不是越貴越好。

(本報綜合)

【我們只提供經專業記者編輯采編的靠譜內容,恭請您在此訂閱,或移步關注大眾衛生報微信公眾號「dzws001」,獲取更多實用健康衛生資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眾衛生報 的精彩文章:

春天養肝血喝點烏雞湯
近三成癌症患者存在抑鬱傾向,女性患者更要防抑鬱

TAG:大眾衛生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