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豌豆的栽培管理,這樣做超級實用!

豌豆的栽培管理,這樣做超級實用!

豌豆對土壤條件要求不嚴,各種土壤均可栽培,但強酸性土壤要施用石灰。豌豆最忌連作,至少要行4~5年的輪作。播種前要深翻土壤,每畝施有機土雜肥2500~3000kg、過磷酸鈣20~25kg、氯化鉀15~20kg,最好將化肥同有機肥混合施入。一般作平畦,低塵窪處可作高畦。播前種子可接種根瘤菌。

播種前用40%鹽水選種,除去上浮不充實的或遭蟲害的種子。播種前將種子催芽,當種子露芽時,將種子故在0~2℃的低溫中處理15天後再播種。豌豆用根瘤菌拌種,是增產的有效措施。用根瘤菌拌種後,根瘤增加,莖葉生長旺盛,結莢多,產量高。拌種方法:每畝用根瘤菌10~19g,加水少許與種子拌勻後便可播種。大田播種前施入充分腐熱的廄肥、堆肥和一定量的磷、鉀肥,尤其是施磷肥增產效果明顯,豌豆採用點播,行距10~20cm,行內株間距5cm,每穴播2~6粒種子,土壤濕潤時覆土5~6cm。土壤乾燥時覆土稍厚些。每畝用種10~15kg。

播種後要淺鬆土數次,以提高地溫促進根生長,苗健壯。秋播栽培的,越冬前進行一次培土,越冬保溫防凍,開春後及時鬆土除草,提高地溫。豌豆開花前,澆小水追速效性氮肥,加速植株生長,促進分技,隨後鬆土保墒。莖部開始坐莢時,澆水量稍加大,並追磷、鉀肥。結莢盛期土壤要經常保持潤濕。保證果莢發育所需水分。結莢後期,豆秧封壟,減少澆水。蔓性種植株高30cm時,開始支架。豌豆分批採收,每採收1次追1次肥。

越冬栽培是長江中下游地區最主要的栽培形式,一般利用冬閑地,特別是利用棉花收穫後的棉田,既可以棉花稈作天然支架,又可達到增收養地的目的。越冬栽培一般於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播種,露地越冬,次年4~5月採收。播種過早,冬前生長過旺,冬季寒潮來臨時容易凍死;播種過遲,在冬前植株根系沒有足夠的發育,次春抽蔓遲,產量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機靈講種植 的精彩文章:

TAG:小機靈講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