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彭蕾卸任後首亮相:自己的長處就是胸無大志

彭蕾卸任後首亮相:自己的長處就是胸無大志

剛剛卸任螞蟻金服董事長的彭蕾,今天(4月11日)在寧陝縣參加阿里巴巴脫貧基金會公益項目發布會的間隙,接受了《人民日報》的直播訪談,這也是她卸任之後,第一次在媒體前亮相。

除了是前螞蟻金服董事長,彭蕾還是阿里巴巴脫貧基金副主席、湖畔魔豆公益基金會創始人。在2018年初,彭蕾就走訪過寧陝縣,了解當地嬰幼兒的家庭教育情況。

在一個典型的秦嶺院落中,坐在一條長凳上,彭蕾分享了她對於脫貧、公益和女性社會角色的思考。

做公益:「我們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阿里巴巴一直非常強調公益事業,據說每個阿里人都有自己的「脫貧KPI」,而關於彭蕾的「脫貧KPI」, 彭蕾說,「我的KPI主要就是女性,我爺爺奶奶都是農村的,我對農村很有感情,也很關注農村女性的發展。會先選擇一些試點,再逐步去推進。」

彭蕾表示自己很希望能幫助農村的婦女和家庭,不單在經濟方面脫貧,在孩子教育方面也有機會脫貧。希望給他們帶來一些新的、更科學的幼兒養育方法。她會從寧陝縣開始,向更多的縣去推廣。

對「做公益,是否會有很大挑戰」這一問題,彭蕾表示挑戰也不會很大,「因為我們投入資源、精力,最重要的是投入團隊。這個0~3歲的養育項目背後就是有一個團隊在做,也有很多很好的合作夥伴,包括一些專業的教育研究機構。寧陝縣政府也很了不起,他們對教育的重視和投入是令人感動的。我們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彭蕾還透露,「我們(阿里巴巴)現在每人每年有3小時投入公益。跟錢沒關係,馬老師就希望他(員工)能花三小時投入公益。」

賽道轉換:「在阿里做人力,是邊做邊學」

從大學到企業,從人力資源到螞蟻金服董事長,再到現在做公益、帶隊東南亞電商隊伍......彭蕾好像一直在轉換賽道。對此,她也被問及是如何做好每一次賽道轉換的。

然而彭蕾卻說,自己好像沒有對哪個賽道特別熟悉過。「比如在阿里做人力,我之前沒做過,都是邊做邊學。從沒覺得過去的經歷對我來講是一種財富或負擔。做任何事情,我覺得首先要關注的是,你在這個領域要面對的對象是誰,他們的需求是什麼,要從這裡開始思考和著手。」

彭蕾十分「佛系」地直言自己沒有太多去想「賽道」這些事情,換賽道也好、挑戰也好,「我覺得生活、工作總是有很多變化的。結婚生子也是換賽道啊,對吧?不用刻意去界定,這個挑戰特別大,或者那個賽道特別新。事情來了你就響應,事情過去你就回到原點嘛。」

有趣的是,彭蕾表示自己每次被冠以「企業家」稱謂的時候,就覺得挺慚愧的,因為自己是個沒有上進心的人,事情做好做不好都不會太放在心上。對於獨角獸、估值之類的,自己也想的很少很少,而對於產品和團隊想的則更多一些。

對於「在探路性的工作中,怎麼能比較快地找到正確的方向?」這一問題,彭蕾笑稱可能是自己運氣好而已。

她說:「其實我也不知道。這個,可能運氣好嘛。不過任何東西都離不開人,所以你不能總是高屋建瓴地去談一些理念、戰略。我們梳理過『四大能力』,我提出的第一大能力就是能夠發現、識別並且滿足客戶需求。你有多大程度能夠了解你的客戶需求?這是最基本的,有這個點,你就不會走的太偏。

彭蕾特別在意用戶對產品的看法。她表示阿里的產品自己會用,也會「發動群眾的力量」,也經常上網去搜,前幾年團隊里最怕的就是「Lucy(彭蕾)又來信息,又有用戶指出了產品的問題」。

關於最近網上火爆的「被同齡人拋棄」的話題,彭蕾認為人最重要的是要有選擇的自由。她說:「這個聽上去是有點奢侈的事,其實本身也並不奢侈,有時候人會在壓力或者動力下做出選擇,但如果把一些得失看得相對沒有那麼重要的話,就會輕鬆一點。」

彭蕾卸任之際,馬雲在內部公開信中這樣評價彭蕾:「有著堅定的內心和傑出的領導力,用女性獨有的溫暖和洞察,讓一個支付工具充滿愛、信任和責任感。」對此,彭蕾笑稱這樣說太誇張。

談及自己的事業,彭蕾表示,經驗沒有,教訓有一籮筐。「越往專業里走、往深里走,對行業的洞察就越不是一天就能完成的。」她說自己知道自己的長處和短板,也得知道用戶的期待和需求。專業上的短板,遲早都是要面對的,要不斷學習。「螞蟻金服過去兩三年在業務上犯過很多錯誤,在選擇上也有過困惑的時候,要在困難當中去學習。」

在主持人的追問下,彭蕾說出在螞蟻金服面對的最困難的某件事中,外界當時對自己的解讀是「做圈子」,這讓她的價值觀很受傷。而對於談論價值觀這件事,彭蕾態度十分堅定地表示,「談論價值觀這件事,一點都不虛。」

在外界看來,被稱作「阿里巴巴背後的女人」的彭蕾,是商界的優秀女性,而對於自己的長處,彭蕾卻笑道:「可能就是胸無大志吧。可能放在其他地方是不好的事情,但我自己覺得挺好的。不用去考慮成功不成功,就是去滿足客戶的需求和價值。」

職場女性:「協調生活很難,但也並不矛盾」

在現在的互聯網界,女性相對還是很少。對此,「為數不多的女性領導之一」彭蕾表示,自己在工作的時候,不太考慮性別的問題。「我們18個創始人里,有6個是女性;現在36個合伙人,有12個女性,一直都是三分之一。」彭蕾說,「女性的直覺、畫面感,對互聯網、數字經濟是非常有價值的。我沒什麼評價,倒是有些建議:很多企業特別需要去發掘女性的力量,會讓他們枯燥的商業模式有更多的色彩和溫度。

彭蕾曾經講過女性的工作優勢,用過譬如小心眼、不講道理、耍賴、白日夢等不是很積極的辭彙。對此彭蕾今天解釋道,有時候做一些規劃,自己不喜歡看純數字的東西,喜歡一些demo、有畫面感的東西。「小心眼」等也可以解釋為是對細節的把握和不服輸的性格。

彭蕾表示女性在職場上的發揮空間會越來越大。

對於女性在職場中的生存狀況,主持人也提到了一個很現實的問題:經常有女性會被問到如何處理職場與家庭、社會角色的關係,但男性不太會被問到。

對此彭蕾先是強調了自己並不是女權主義者,她表示這是一個很有力量感的詞。但現狀就是,女性會被問到類似的問題,但男性通常不會被問到。彭蕾認為,要看這些角色對自己帶來的愉悅感是什麼,有多大程度可以決定自己的選擇,這對女性自己來講很重要。

彭蕾也聯繫了自己的經歷表示,對自己來講這也是比較難的,但也並不是矛盾的。尤其讓彭蕾自己比較「得意」的是,自己孩子的家長會,她基本都會參加,缺席的次數不算太多。「所以我說這是我比較幸運的地方。不希望錯過孩子的什麼,盡量去平衡(工作和生活)。」

還有一個很難避免的話題,就是職場中的女性天花板和性別歧視的問題,對於「女性想要踏入男性主導的世界,需要付出3倍的努力」這樣的觀點,彭蕾說:「我覺得也沒有那麼悲壯。我總用一個例子,阿里有個女合伙人,坐月子的時候被告知晉陞為副總裁。還有一些女性在面試後知道懷孕了,我們說沒關係,來啊。而且我們每年有集體婚禮,還允許有雙職工。」

在訪談的最後,面對主持人「向職場女性說幾句話」的邀約,彭蕾稱自己不習慣講「經驗之談」,但她還是分享了一句曾經對自己影響最大的一句話——

「Be Yourself(做自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虎嗅APP 的精彩文章:

「單身狗」背後的經濟風口
《絕地求生》接下來如何求生?

TAG:虎嗅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