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央行:採取措施強化對各類虛擬貨幣的監測監管

央行:採取措施強化對各類虛擬貨幣的監測監管

??央行官員:強化對各類虛擬貨幣的監測監管

??加密代幣易被用作投機炒作工具,不法分子自建交易場所或自稱代理境外交易場所投資、自創發行虛擬貨幣

??對於去年清退ICO後加密代幣行業出現的「境外發行、境內人員參與集資和交易」等新形態,央行貨幣金銀局局長王信4月10日在第一財經撰文划出「紅線」並強調,虛擬貨幣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貨幣,同時提出採取有效措施,切實強化對各類虛擬貨幣的監測監管,應進一步強化加密代幣監督管理和抓緊建立互聯網積分管理框架等措施。

??伴隨著世界各國開始對數字貨幣的探討和監管介入,以比特幣為代表的虛擬貨幣近期走入熊市。截至4月10日下午4:30左右,某行業App顯示,至少有30種代幣24小時內跌幅超過20%,而比特幣、以太坊分別報42578元、2509元,較此前的最高點均已跌去大半。

??「某些跨平台運作、在局部範圍內被普遍接受的互聯網積分,以及比特幣等去中心化加密代幣,脫離實體經濟獨立產生,借數字經濟、區塊鏈技術等名義,為洗錢、恐怖融資、規避外匯管制提供便利,甚至以『幣』之名、行非法集資及金融詐騙之實。」王信在文中說,「如果放任自流,將對國家貨幣流通秩序、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乃至金融穩定造成較大危害。」

??王信援引學者分析指出,近四分之一到一半的比特幣使用與非法活動有關。「去年爆發的病毒勒索就要求支付比特幣。」他寫道,「其次,加密代幣和互聯網積分成為非法集資、傳銷和詐騙的工具,已爆發案件的有萬福幣、克拉幣、五行幣等,涉案金額從數億元到數十億元不等。」

??去年以來,監管部門多次向消費者提示了相應的風險:如去年6月央行貨金局就曾發布提示稱,目前市場上所謂「數字貨幣」均非法定數字貨幣,所謂推廣央行發行數字貨幣的行為可能涉及傳銷和詐騙。

??值得留意的是,對於去年清退ICO後出現的新的涉嫌違法違規行為,王信也划出了「紅線」。他指出,目前,市場中出現不法人員在境外發行加密代幣,吸引境內人員參與集資和交易的行為。這類行為繞過境內監管開展離岸交易和非法集資,造成了極其惡劣的影響,應採取措施及時予以遏制。

??他還提到,加密代幣易被用作投機炒作工具,不法分子自建交易場所或自稱代理境外交易場所投資、自創發行虛擬貨幣,通過ICO、IFO(首次分叉發行)以及IMO(以礦機為核心發行代幣)、IEO(以交易所為核心發行代幣)、BCH(比特幣現金)等等缺乏實際應用場景的代幣募集,大搞虛擬貨幣融資和狂熱炒作。

??2018年1月,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曾發文並點名指出,以IMO模式發行的「虛擬數字資產」,包括鏈克、流量幣、BFC積分等。以迅雷「鏈克」為例,發行企業實際上是用「鏈克」代替了對參與者所貢獻服務的法幣付款義務,本質上是一種融資行為,是變相ICO。

??此外,對於互聯網積分,王信也提出了「禁止掛鉤人民幣,絕不能和人民幣進行雙向兌換」、「互聯網積分的使用範圍須在平台內部」、「消費者之間不能相互轉讓」等具體思路。 (記者宓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樂居瀋陽 的精彩文章:

遼寧水資源總量呈衰減趨勢 人均水資源量為全國三分之一

TAG:樂居瀋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