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舉三個例子,全面搞懂「加密經濟學」

舉三個例子,全面搞懂「加密經濟學」

鏈聞ChainNews

公眾號ID:chainnewscom

關注

作者:Josh Stark

編譯:詹涓

Ledger Labs 和 Blockgeeks Lab 成員 Josh Stark 去年撰寫了長文「Making Sense of Cryptoeconomics」,關於「加密經濟學」的開山神作。眾多加密貨幣投資基金、區塊鏈專家均推薦該文為更好理解加密貨幣和區塊鏈的經典作品。

鏈聞 ChainNews 今日分別推送的兩篇文章刊載該經典作品。

第一篇:入門必修課,「加密經濟學」到底是什麼…

第二篇:舉三個例子,全面搞懂「加密經濟學」

目前,至少有三種不同設計的系統可以被稱為「加密經濟」,讓我們通過三個例子,搞懂什麼是「加密經濟學」。

示例1:共識協議

區塊鏈能夠在不依賴位居核心的可信方的前提下,達成可靠的共識——這正是一個加密經濟設計的產物。最典型的例子是比特幣的解決方案,稱為「工作量證明 PoW」共識,因為礦工必須動用硬體和電力來挖礦,以此參與到網路中並獲得挖礦的獎勵。

在加密經濟研究和設計中,改進工作量證明系統和設計替代方案是一個較活躍的領域。以太坊目前的工作量證明共識機制納入了許多變化,改進了初始設計,可以實現更快的區塊時間,對由 ASIC 礦機導致的挖掘集中化更有抵禦能力。

在不久的將來,以太坊計劃遷移到一個名為 Casper 的「權益證明 PoS 」共識。這提供了工作量證明以外的另一種選項,而且不需要常規意義上的「挖礦」,不需要有專門的採礦硬體或巨大的電力支出。

請記住,要求礦工購買硬體和使用電力的目的就是要將成本強加給礦工,這種提高累積成本的方法,其用意是加大 51% 攻擊的成本,貴到一定程度時攻擊它就不划算了。權益證明系統背後的想法是,使用加密貨幣的存款來產生同樣的抑制作用,而不是使用硬體和電力這樣的現實投資。

為了能在一個權益證明系統中挖礦,你必須把一定數量的以太幣投入到智能合約中。就像在工作量證明中一樣,這增加了 51% 攻擊的成本——攻擊者必須投入大量的以太幣才能成功地攻破網路,而且投入的這筆以太幣再也不可能收回來。

Vlad Zamfir 與 Vitalik Buterin 提出了稱為 crypto-economics 的框架

Casper 的設計者包括了 Vlad Zamfir、Vitalik Buterin 和以太坊基金會的其他人士。Buterin 寫了一篇長文介紹 Casper 的設計哲學,GitHub 上有段問答也很有用。

關於 Casper 介紹的文章:

https://medium.com/@VitalikButerin/a-proof-of-stake-design-philosophy-506585978d51

GitHub 上關於 Casper 的問答:

https://github.com/ethereum/wiki/wiki/Proof-of-Stake-FAQ

示例2:加密經濟應用設計

一旦我們解決了區塊鏈共識機制的基本問題,我們就能夠構建一個在區塊鏈(如以太坊)之上的應用程序。底層的區塊鏈能給我們:

用來創建激勵和懲罰的價值單位;

以「智能合約代碼」的形式設計條件邏輯的工具包。

我們可以用這些工具構建的應用程序就是加密經濟設計的產物。

例如,Augur 預測市場平台需要加密經濟機制以發揮作用。通過使用它自己的代幣 REP,Augur 創建了一個激勵機制,獎勵用戶嚮應用程序報告「真相」,用於在預測市場中進行押注。這種創新將使得一個去中心化的預測市場成為可能。另一個預測市場 Gnosis 使用了類似的方法,不過它也允許用戶指定其他機制來確定真正的結果,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媒介 oracle」預言服務。

加密經濟學現在也應用於設計代幣銷售或 ICO。例如,Gnosis 用「荷蘭式拍賣」作為其代幣拍賣的模型,理論上說這將使得分配更加公平,不過實驗結果是好壞參半。

Gnosis 用「荷蘭式拍賣」作為代幣拍賣的模型

與構建底層共識協議相比,這是兩種不同的問題,但是兩者相似之處也頗多,因此都可以被看成是加密經濟。構建這些應用程序需要了解激勵如何塑造用戶的行為,以及精心設計的經濟機制何以能穩定地產生特定結果。此外你還需要了解構建應用程序的底層區塊鏈的功能和局限性。

有不少區塊鏈應用程序未必是加密經濟的產物,比如 Status 和 MetaMask,它們是讓用戶與以太坊區塊鏈進行交互的錢包或平台。除了底層區塊鏈部分外,它們不涉及任何額外的加密經濟機制。

示例3:狀態通道

加密經濟學還包括在個人之間設計更小的交互功能,其中最令人關注的是「狀態通道」。狀態通道不是應用程序,而是一項有價值的技術,大多數區塊鏈應用程序都可以使用它來提高效率。

區塊鏈應用程序遭遇的一個基本限制在於成本高昂。發起交易需要費用,相對於其他類型的計算,在以太坊上運行智能合約代碼成本也較高。狀態通道的基本設想是,通過使用加密經濟設計,我們可以通過將很多流程轉移到鏈下,來提升區塊鏈的效率,同時又不犧牲區塊鏈特有的可靠性。

我們假設 Alice 和 Bob 要多次小額交易加密貨幣。通常做法是將交易請求發送到區塊鏈。但這麼做非常低效,需要支付交易費用,同時等待新區塊確認。

相反,假設 Alice 和 Bob 簽署了本可提交到區塊鏈的交易,但事實上他們並沒這麼做,而是直接彼此來回迅速交易,想多快就能多快,是這麼操作不會產生任何費用,因為實際上交易並沒有經過鏈上。每次更新都「勝過」前一次,彼此間的餘額都在實時變化。

在 Alice 和 Bob 完成小額交易後,可以通過將最終狀態,即最近簽署的交易,提交給區塊鏈來「關閉」通道,雖然在他們之間可進行無限數量的交易,但只要支付一筆交易費即可。Alice 和 Bob 都知道,他們之間的每次狀態更新都可以發送到區塊鏈,所以他們完全能夠信任這個過程。如果狀態通道設計合理,這當中就不存在作弊的空間,比方說將此前更新當成最新更新來提交,因為無論何時你都可以要求區塊鏈仲裁。

Alice 和 Bob 完成小額交易時的狀態通道

為了便於理解,你可以把狀態通道看作於我們與其他可信源比如法律系統之間的交互行為。當雙方簽訂合同時,大多數時候他們完全不需要把合同呈交到庭上,要求法官解釋並執行。如果合同設計合理,那麼雙方只要履行事先的承諾就行了,並不需要法院出手。任何一方都可以到法院要求強制執行合同,這一點已經足以確保合同得到貫徹。

這種技術不僅對支付有用,而且對以太坊程序的狀態進行任何更新都行之有效,因此「狀態通道」這個表述更加有普遍意義,而「支付通道」顯得非常狹隘。我們不需要來回發送付款,而是可以來回發送更新的智能合約。我們甚至可以寄送整個以太坊的智能合約,在需要的時候發送給區塊鏈並執行。你並不需要通過執行這些程序來驗證它的有效性;只要背後有一個強大的保證,確保它們可以在必要的情況下得以執行即可。

大多數區塊鏈應用程序今後都將以各種方式使用狀態通道。目前有很多需要在鏈上完成的操作都可以轉移到狀態通道,同時仍可極大地保證其可用性,這種減少鏈上操作的思維將是一大堅實的進步。

上面的描述省略了諸多重要細節和狀態通道的具體運行方式。萊傑實驗室 Ledger Labs 在 2016 年夏天搭建了一個模擬項目,用以更詳致地呈現數字經濟的基本概念。

萊傑實驗室 Ledger Labs 模擬案例的鏈接:

https://github.com/ledgerlabs/state-channels/wiki/Example-State-Channel

用加密經濟學的視角重新理解區塊鏈

從加密經濟學的角度思考區塊鏈領域是有益的。一旦你理解了這個概念,就能看清業界的許多紛擾和爭論。

例如,私有鏈為中心化管理,並且不使用工作量證明,自從最初被提出以來一直存在著爭議。這一領域通常被稱為「分散式賬本技術」,主要集中在財務和企業用例上。區塊鏈技術的許多支持者都不喜歡它,從字面上來看許可鏈算是區塊鏈,但好像總有什麼地方不太對勁。私有鏈似乎與區塊鏈技術的整體思想相悖。

所以說,想要區分區塊鏈之間的差別,最簡單的辦法是看它們是否運用了加密經濟學。某些區塊鏈是簡單的分散式賬本,並不依賴於加密經濟設計來形成共識或一致的激勵措施,它們對於某些應用可能是有用的,但與設計用意就是運用密碼學和經濟激勵來達成共識的區塊鏈截然不同。運用密碼學和經濟激勵來達成共識的區塊鏈以比特幣和以太坊為代表,是革命性的新鮮事情。這兩種技術完全不同,只要看它們是否是加密經濟學的產物,結果一目了然。

其次,未來一定會出現表面上並不依賴於區塊鏈的加密經濟共識協議。很明顯,這種技術與我們現在所說的區塊鏈技術有一定的共同點,但是將它們打上區塊鏈的標籤並不準確。得再強調一遍,重點是看這樣的協議是否是加密經濟學的產物,而不在於它是否是區塊鏈。

ICO 的狂潮也將注意力集中在這一區別上,但是很少有人能清楚地表達出來。很多人指出,代幣價值最強大的標誌之一就是它是否構成了它所連接的應用程序的必要組件。說得再明白一點,我們要問的應該是:在某個應用程序中,代幣是加密經濟機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嗎?理解某個發幣項目的機制設計,是決定該代幣功能和可能價值的重要工具。

在過去的幾年裡,我們的視野在不斷擴大,從僅僅通過一個應用程序如比特幣的視角來思考這個新領域,發展到從更加底層的技術如區塊鏈來看待它。現在,我們可以再後退一步,用一種融會貫通的思路來看待這個行業:加密經濟。

「鏈聞社」活動預告

「鏈聞社」第六期嘉賓訪談

4 月 12 日

歡迎加入鏈聞社群。

具體安排屆時將提前通知大家。

報名方式:掃碼添加「鏈聞社」為好友

入群暗號:夜話區塊鏈

你可能還想看這些

鏈聞社 | 嘉賓訪談

ChainNews 招聘專場

鏈聞 ChainNews

Buy on the rumor, sell on the news.

有謠言買入,有新聞賣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鏈聞ChainNews 的精彩文章:

吳忌寒又挖了一個坑,看看誰會掉進去…
100 家強勢日企排隊殺入數字貨幣領域

TAG:鏈聞ChainNew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