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曼德拉:「沒有一個人是孤島」

曼德拉:「沒有一個人是孤島」

微信ID

EYEONHISTORY

在1990 年2 月11 日的這一天,在獄中度過27年零6個月的南非反種族隔離鬥士曼德拉獲得了自由。在南非陷入政治混亂、經濟困境的關頭,曼德拉重獲自由使南非一切困境有了新的希望。

慶祝曼德拉出獄的音樂會在溫布利體育館舉行,規模盛大,有國際明星助陣,曼德拉在開普敦市政廳前廣場上發表了影響南非發展進程的出獄演講。

和平與自由的名義

對於重獲自由的曼德拉而言,此時最重要的是儘快實現南非國內的穩定。

在演講中,他宣稱是以「和平、民主和全人類自由的名義」向大家致意,而不是以「勝利者」的姿態進行宣講。

近三十年的牢獄生活使這個曾經激進的領袖、「民族之矛」安靜了下來,獄中生活讓他學會從更加長遠的角度思考問題。

他矢志不渝鬥爭的目的是拆掉種族隔離的鐵壁,但此時他最大的敵人可能不是白人,而是飽受種族隔離之苦的黑人心中的仇恨。

是痛苦地寬恕,還是痛快地報復?

常人多會選擇後者,但若曼德拉也如此,南非將面臨一場種族浩劫,曼德拉及「非國大」(南非非洲人國民大會)不可能贏下在非洲所向披靡的政府軍。

只有寬恕,才能換來民主和平等。曼德拉在走出監獄大門的時候就決定犧牲他個人的感受,換取南非的安寧與和平。

他說:「在我走出囚室,邁向通往自由的大門時,我已經清楚,自己若不能把痛苦與怨恨留在身後,那麼我其實仍在獄中。」

曼德拉在獄中

曼德拉堅信「沒有人是一個孤島,我們不是鐵石心腸的人,我們會被愛、友誼和人類同情的高貴激情所打動」。

因此,他向許多人致敬,他的政黨、政黨領袖及黨員,也感激所有反種族隔離的同盟者的努力。曼德拉也沒有忘記他的家人,他們在他入獄期間承受著甚至比他更大的苦難。

曼德拉回溯了種族隔離制度給南非帶來的苦難,他所領導的「民族之矛」通過武裝鬥爭來爭取種族的平等。

現在,有機會通過談判解決複雜而危急的形式。為了給未來的談判打好基礎,他認同和肯定了時任南非總統的德克勒克的工作。

最後,曼德拉重申了他在1964 年受審時說過的話:「我為反對白人統治而鬥爭,也為反對黑人統治而鬥爭。」

他想要的是一個不分種族和統一的南非。

天生的鬥士

南非的種族隔離自17 世紀初荷蘭人在南非建立殖民地之時就開始了。

荷蘭人的後裔布爾人取得布爾戰爭的勝利,他們所代表的政黨南非國民黨上台後頒布了一整套的種族隔離的法律。

其中就包括種族隔離制度的三大基石——《人口登記法》、《原住民土地法》和《集團地區法》。

在這期間,南非黑人受到三百多項歧視性法律的限制,這些法律規定黑人應當在什麼地方居住、工作、吃飯和旅行,應當和什麼人結婚,規定年滿16 周歲的黑人必須攜帶身份證,天黑以後不準進入白人居住的城鎮。

雖然相對於其他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國家,南非黑人享受到了相對好的教育、更好的醫療條件及財富,但他們不平等的意識更加強烈。

當人們意識到不平等時,反抗便開始了。

青年時期的曼德拉

成立於1912 年的南非原住民國民大會是南非反種族隔離的第一個組織,拉開了反種族隔離的序幕。

六年後,南非特蘭斯凱的一個村莊里,曼德拉出生了。父親為他取名「羅利赫拉赫拉」,意為「節外生枝」,後來他的老師為他取英文名「納爾遜」。

科薩族有著重視法律、教育和禮儀的優良傳統,他父親是科薩族的一個分支——姆維索部落的首領。曼德拉的父親在他9 歲時去世,他被送到了滕布王朝的大王宮,由攝政王監護。

「節外生枝」的曼德拉雖然成長在部落體系中,但他是天生的革命者。少年曼德拉欺負他看不慣的人,因違反校規被退學,長大後拒絕了養父為他安排的婚姻,獨闖約翰內斯堡。

1944 年,他大學畢業僅一年後,加入南非非洲人國民大會,並建立了更為激進的青年組織聯盟,正式走上了反種族隔離制度的道路。

1963 年7 月,警察襲擊了「民族之矛」秘密會議機構,已被收監的曼德拉接受了審判,並發表了《我已做好犧牲的準備》的演講,漫長的監獄生活開始了。

營救曼德拉

隨著南非反種族隔離運動的深入發展,營救曼德拉的活動也在開展。

曼德拉和他的親密戰友在獄中進行了艱苦的鬥爭,「非國大」在外部的鬥爭也卓有成效。從20 世紀60 年代起,許多國際組織都在對南非政府施加壓力,促進其放棄種族隔離制度。

聯合國建議會員國不向南非投資及提供軍事裝備,並暫停了南非在聯合國的席位,實施武器禁運。不過,南非這個充滿鑽石的國度,卻沒有受到損失。

1978 年,南非爆發大規模黑人起義,但是政府迅速鎮壓了起義軍。進入80 年代,國際對南非政府的壓力逐步加強,西方國家開始對南非實施經濟制裁。

1985 年,時任南非總統博塔提出,只要曼德拉站出來宣稱反對暴動就可以獲得自由,遭到曼德拉拒絕,不過,曼德拉開始同政府的代表和情報部門進行秘密談判。

次年,南非全國進入緊急狀態,20 萬黑人礦工舉行總罷工,南非經濟支柱採礦業陷入困境,美國國會要求美國公司從南非撤資,南非徹底淪為孤家寡人。

曼德拉向主要由白人組成的南非橄欖球隊頒發冠軍獎盃

1986 年,58 位頂尖藝術家創作「太陽城」,呼籲釋放曼德拉。1988 年,倫敦舉辦了一場12 小時的全球電視音樂會,慶祝曼德拉生日。

終於,曼德拉同政府經過幾年的秘密談判,雙方在達成和解的基礎上,南非總統德克勒克宣布釋放曼德拉,南非即將迎來一場重大變革。

根據世界的經驗,破除種族隔離總會有戰爭爆發,此時的非洲和中東正在經歷戰爭的摧殘。然而,南非的變革只有激烈的談判,最終沒有爆發戰爭衝突。

曼德拉革命的激情已經在牢獄中化為理智的思考,他意識到面對強大的政府軍,戰爭將把南非變為廢墟。

正如南非第一位黑人大主教圖圖所說,曼德拉在成熟且思慮更周全的時候重返政壇,是南非的一種幸運。

曼德拉從囚徒到總統,最終成為一位世紀偉人,正如聆聽他出獄演講的人們發出的驚嘆「只要有足夠的耐心,就會看到奇蹟的發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歷史 的精彩文章:

古巴雪茄之所以名貴,也許因為它們是「讀出來」的
巴金「離家出走」以後

TAG:看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