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虎鎣今在英拍賣,還有多少國寶流落海外?又有多少國寶已經回來!

虎鎣今在英拍賣,還有多少國寶流落海外?又有多少國寶已經回來!

東方網4月11日消息:英國坎特伯雷拍賣行將於今天(當地時間4月11日),拍賣罕見的西周「青銅虎鎣(yíng)」,這是一件疑似圓明園的流失文物。

4月9日,坎特伯雷拍賣行明確表示,拒絕撤拍上述文物。

4月10日,國家文物局發出《關於英國坎特伯雷拍賣行拍賣疑似中國圓明園流失文物事的聲明》,聲明稱,國家文物局強烈反對並譴責坎特伯雷拍賣行不顧中方嚴正抗議,執意拍賣疑似非法流失文物,並以戰爭劫掠文物為名進行商業炒作的行為。國家文物局不贊成境內機構和個人參與上述文物的競拍活動,並呼籲國際友好人士本著人文主義精神,共同抵制疑似非法流失文物拍賣。

圖片說明:西周時期的稀有青銅器「虎鎣」

「鎣」類青銅器已知僅存世七件,除「虎鎣」和另一件「鎣」現身拍場,其餘五件均為博物館收藏。「虎鎣」因其器蓋和出水口的老虎造型而得名。「虎鎣」是西周青銅器,距今約3000年。

19世紀,英國海軍上校HarryLewisEvans參與了八國聯軍洗劫圓明園時,。「虎鎣」之前的擁有者HarryLewisEvans在和家人的信件中詳述了他參與洗劫圓明園獲得青銅器等珍貴文物的過程,這些信函與文物一起被發現。

據坎特伯雷拍賣行稱,此次被拍賣的「虎鎣」歷史可追溯至3000年前,估價約在12萬鎊至20萬英鎊之間(約合人民幣110萬至180萬)。

此次拍賣結果將如何,我們拭目以待!

由於歷史的原因和現實的誘惑中國文物流失的數量非常驚人。據中國文物學會統計,從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因戰爭、不正當貿易等原因,致使大批中國珍貴文物流失海外。在此期間,超過1000萬件中國文物流失到歐美、日本和東南亞等國家及地區,其中國家一、二級文物達100餘萬件。其中,僅在世界各大博物館展出的可以看到的中國文物就有448件(組),涉及書畫、青銅器、陶瓷器、玉器、金銀器等9大門類。(數據來源《海外館藏中國文物精萃》)

圖片說明:「虎食人卣」青銅器

如著名的「虎食人卣(yǒu)」青銅器,是中國商代晚期的青銅器珍品,是商代的盛酒器,共有兩件,一件藏於法國巴黎市立東方美術館,一件藏於日本泉屋博物館。其中以日本泉屋博物館所藏較著名,通高35.7厘米,重5.09千克。卣作為一件禮器,是貴族階層的標誌。商代以虎作為該器物的表面紋飾,是試圖顯示貴族權勢的威嚴。它把虎和人的造型及繁複的紋飾融為一體,這既需要制陶范時完美的設計、精細的雕刻,更需要高超的鑄造技術,充分體現了我國人民的聰明智慧。

圖片說明:宣德青花龍紋大罐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館藏的宣德御窯青花雲龍紋大罐,高48.3厘米,是目前所見宣德青花罐中尺寸最大者,堪稱宣德御窯青花瓷器中少見的珍品。

圖片說明:宣德青花龍紋大罐局部

此大罐制於十五世紀,描畫五爪龍回首之神態,四腳剛勁有力,生機勃勃,應為元朝(1271至1368年)青花瓷裝飾常見之龍首向前形態的早期變奏。此不同尋常的繪龍風格,或從南宋(1127至1279年)畫作中汲取靈感。

宣德瓷器的胎體透光性高。釉層盈潤,釉下青花以鈷料繪製,在多孔瓷胎上彰顯精湛技藝。宣窯青花運用濃淡青料的對比多見於盤、高足盌上的海水龍紋,而在大罐上運用如此細膩之技法則至為難得。

圖片說明:女史箴圖(提醒:請側頭欣賞全本)

現收藏於大英博物館的《女史箴圖》為中國東晉顧愷之創作的絹本繪畫作品。此圖原為清內府所藏,公元1900年庚子之役,八國聯軍入北京,為英軍所掠。原作已佚,現存有唐代摹本,原有12段,全卷長348.2cm,高24.8cm,因年代久遠,現存僅剩9段,為絹本設色。故宮博物院另藏有宋代摹本,紙本墨色,水平稍遜,而多出樊姬、衛女2段。

圖片說明:玉琥(漢代),高7.1厘米,寬19.0厘米,現存於法國巴黎居美藝術館。

圖片說明:搗練圖(唐代),縱37厘米,橫145.3厘米,現存於美國波士頓博物館。

圖片說明:曜變天目茶碗(南宋),現存於日本東京靜嘉堂文庫。

圖片說明:表|流失海外文物分布

一、日本各地大大小小的博物館藏有數目驚人的中國文物

日本現今有1000多座公私博物館,幾乎無一例外地都收藏有中國歷史文物,數量總計在七八十萬件左右。

如此驚人數量的文物,都是日本通過偷盜搶劫所得,八國聯軍時期盜掠一部分、上世紀初在西北及敦煌地區盜掠一部分、其中絕大部分是日軍侵華期間盜掠所得。

二、英國大英博物館

英國大英博物館中收藏的中國歷史文物總數多達2.3萬餘件,絕大多數為稀世珍品。其中,中國歷代古畫就有數百件之多。被八國聯軍從圓明園掠走的《永樂大典》、《女史箴圖》、中國波羅蜜佛經最早版本和所謂科學「考察隊」竊取的敦煌畫卷就收藏於此。

三、法國博物館

法國楓丹白露宮中的中國館收藏了中國歷代名畫、金玉首飾、瓷器、香爐、編鐘、寶石和金銀器等3萬多件;巴黎盧浮宮國立博物館的分館吉美博物館之藏品的一半以上都是中國歷史文物,總數達到3萬多件。法國巴黎國立圖書館藏有敦煌文物6000餘件。

四、美國大型博物館

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是美國專門以收藏中國歷史文物為主的一家博物館。在該館的陶瓷部就收藏中國歷代名貴陶瓷和其他珍貴文物2000多件;該館玉器部有中國古玉文物1200多件,為當今世界上收藏中國玉器最豐富的博物館。除此,該館青銅器部還收藏中國古代青銅器約有800件。

美國國會圖書館收藏有中國各地編纂編修的歷代地方志4000多種,古籍善本3000多種,私人家譜2000多種。

五、俄羅斯各大博物館

俄羅斯各大博物館除了館藏有八國聯軍時期從中國盜竊去的珍貴文物外,因為地緣關係,上世紀初以探險為名的俄國探險家在我國西北地區盜掠了大量文物,尤其是在敦煌和黑水城一代。

俄國探險家科茲洛夫自1901年至1926年,三次在哈日浩特盜去我國西夏文刊本和寫本總計數千種,其編號達八千號,其中百分之八十是佛經。此外,還有漢文、藏文、回鶻文、突厥文、敘利亞文、女真文、蒙文書籍和文稿等文物不計其數。這些寶貴的西夏文物分藏在俄羅斯的幾大博物館中。敦煌遺書在中國僅存2萬件,藏於俄羅斯聖彼得堡亞洲民族研究所的則多達1.2萬件。

這些已經回到祖國的「國寶」,每一件都是傳世藝術珍品,每一件背後都有說不完的傳奇故事。

「二希帖」《伯遠帖》、《中秋帖》

圖片說明:伯遠帖

圖片說明:中秋帖

《伯遠帖》是東晉著名書法家王珣書寫的一封信,行書,共5行47字。它和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王獻之的《中秋帖》被乾隆皇帝收藏於「三希堂」並稱為「三希帖」。辛亥革命後,「三希帖」中除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仍被收藏於故宮博物院之外,王珣的《伯遠帖》和王獻之的《中秋帖》流出了宮外。1951年11月5日,周恩來給馬敘倫(時任政務院文化教育委員會副主任)等人寫信,指示「同意購回王獻之《中秋帖》及王珣《伯遠帖》」,此二帖成功回購成為了建國初期回購珍貴文物的一件大事。

「鎮國之寶」《五牛圖》

圖片說明:《五牛圖》

《五牛圖》是唐朝韓滉創作的黃麻紙本中國畫,又名《唐韓滉五牛圖》。《五牛圖》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是少數幾件唐代傳世紙絹畫作品真跡之一,也是現存最古的紙本中國畫。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這件稀世珍寶從此落入外國人手中。1950年,在香港被拍賣,底價10萬港幣。一番波折後,新華社駐香港分社社長黃作梅以6萬港幣從吳蘅孫手中賣得,經廣州運回了北京,如今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國寶青銅器皿方罍「蓋身合一」

圖片說明:皿天全方罍

皿天全方罍(léi),商代晚期鑄造,屬酒器中的盛酒器一類,因器口銘文為「皿天全作父己尊彝」而得名,被稱為「方罍之王」。該器於1922年被發現,器蓋於1956年由湖南省博物館保存至今,器身流至國外。2014年3月19日經多方溝通和協議,這件分離了近一個世紀的青銅重器,終於「身首合一,完罍歸湘」,現藏於湖南省博物館。皿天全方罍原器身通高63.6厘米,器蓋通高21.5厘米。該器形體高大、富麗堂皇,是迄今為止出土的方罍中最大、最精美的一件,堪稱「方罍之王」。

(來源:東方網)

(作者:周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翱翔新聞 的精彩文章:

3萬株蘭花盛開第四屆國際蘭展 堪比國寶的瀕危蘭花露面
十年前,她是學生也是江太太十年後,她已工作還是江太太

TAG:翱翔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