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晉朝草原移民的影響

晉朝草原移民的影響

原標題:晉朝草原移民的影響


晉朝草原移民的影響:晉朝人口數目恢復,但是對異族仍沒有絕對優勢,中原仍有內遷的大量異族,關中異族佔半數,民族危機的隱患嚴重,採取的應對策略中,發揮影響最大的就是移民草原。這是在當時民族大遷徙浪潮中,漢族僅有的向北遷徙,沒有這次移民,那未來漢族有生存危機。司馬炎派衛操首先進入拓跋部,當時猗迆、猗盧兄弟都僅十歲左右,衛操名義為輔相,實際治理拓跋部,大量漢族移民開始進入草原。這就像後來毛主席在面臨核戰爭威脅時採取的戰略,就是向邊疆移民,宣布要是本土遭到核攻擊就向蘇聯等國家移民,首先抵消了異族向中原移民對漢族的居住壓力,其次是加強了和鮮卑的友好關係,晉人不是去屠殺、壓迫拓跋部,移民草原的衛雄和姬澹帥晉軍替拓跋部守邊,共同西征開拓領土,不僅消除晉朝邊疆威脅,也幫助拓跋部領土擴大,變相為晉朝擴展了領土,在草原也訓練出一支忠於晉朝的強大軍隊,駐軍在草原也防止了其他各異族南侵。司馬炎讓衛操輔佐年幼的猗迆和猗盧把兩人培養成效忠晉朝的晉臣,不僅增強了民族團結,也對未來晉朝有益。司馬衷時代拓跋部更是樹碑效忠,司馬騰和猗迆也舉行了古代首個重要的民族會盟。司馬騰堅守并州三年,劉琨堅守十年,都得到草原晉軍有力的支持。司馬騰堅守晉陽抵抗匈奴的首次戰役,援救的草原晉軍就完全是移民部隊,主要由壺倫、衛謨、中行嘉等指揮。後來的多次同匈奴戰役,晉軍移民都參加了,成為有名將領的包括衛雄、姬澹、衛勤衛崇、衛清衛沈、段繁、王發、范班、賈慶、賈循李壹郭乳等,都被晉朝中央封為將軍和列侯。晉朝在民族戰爭爆發後,人口不佔絕對優勢,同時面臨三股民族分裂割據,沒有陷入內外夾攻,草原地區不僅沒有南侵,反而成為抗擊異族分裂的大後方,可以說移民駐軍發揮了決定性作用。晉朝在草原的移民和駐軍數量有多少呢?在劉琨堅守并州後期,他身邊幾乎沒有軍隊的情況下,從草原調回三萬軍隊,當時拓跋部內亂,猗盧遇害沒能親自南征,但劉琨仍然能從草原調出三萬人,可見晉朝在草原的駐軍人數不少,這三萬人中,僅重騎兵鎧馬軍就有萬人,後來在同羯族的交戰中,這支重騎兵被誘入峽谷消耗了,可以判斷在草原的晉軍以前能多次戰勝匈奴,主要依靠強大的重騎兵。劉琨從草原調出三萬晉軍,留在草原的晉軍人數仍不少,否則也不能繼續控制和影響拓跋部繼續效忠晉朝稱代王,莫含留在草原就證明劉琨當時仍能對拓跋部影響,莫含是不願意去草原,被劉琨勸說去的,顯然他沒回來是繼續按劉琨的命令留在拓跋部,那裡仍有很多晉軍和晉人移民。要是晉軍駐防草原的兵力有數萬,那晉人依據草原的總數是十萬,否則也不會有衛雄、姬澹、衛勤衛崇、衛清衛沈、段繁、王發、范班、賈慶、賈循李壹郭乳、壺倫、衛謨、中行嘉等那麼多將軍、列侯,每位將軍都能指揮近萬的軍隊,在古代是中原的漢族朝廷在草原地區最大的一直漢族武裝力量。司馬衷在匈奴、羯族、氐族起兵分裂叛亂的時候,仍能讓草原鮮卑樹碑效忠,聯合支援漢族共同反分裂,在草原的移民和駐軍是發揮了關鍵作用,要是沒有移民草原,那裡沒有晉朝的駐軍,即使拓跋部中有忠於晉朝的,也難以保證整個草原地區仍效忠晉朝。晉朝移民和駐軍長期和拓跋部打擊草原其他各部,平定三十多國,仍沒能解決全部反對力量,在後來猗盧準備聯合劉琨攻打匈奴的時候,在北方草原仍發生了上萬家雜胡叛亂,猗盧被迫終止南下先去平叛,直接延緩了南征。晉朝的草原軍的戰鬥力很強,重騎兵在草原和平原所向無敵,戰鬥經驗豐富,衛雄和姬澹經常參加猗迆的征戰,衛雄和姬澹都很有謀略,曾勸諫劉琨不要急於同羯族交戰,先讓草原軍修養解除疲勞,逐漸穩定後再戰,這個戰略是正確的。儘管草原晉軍消耗了部分兵力,但是仍能在草原地區發揮影響力,讓拓跋部繼續稱代王當晉藩六十年,對晉朝仍是發揮了重要作用,這也是晉朝能晉帝獨尊保持中央地位,割據多稱晉藩天王,漢民族能生存發展的原因之一。晉朝移民草原的影響力不僅體現在晉朝,也對後世有影響,可惜漢族以後沒有再向草原移民,倒是異族學著向漢族地區移民,南北朝時異族向遼東地區移民,五代時期契丹和沙陀都向中原大量移民,晉朝以後的歷史,多數都是異族向中原地區大量移民,很長時期原本的漢族聚居區都淪為異族控制,直到近現代左宗棠平新疆才恢復漢族移民邊疆,尤其是解放後對邊疆地區的移民鞏固了民族團結,保衛了領土完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4sjs4軍史 的精彩文章:

司馬炎民族團結的成功
司馬炎開疆的歷史教訓

TAG:4sjs4軍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