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融貫古今的奇門冷兵器-拐子

融貫古今的奇門冷兵器-拐子

拐在我國武術系統中,據說是十八般兵器中的一種,根據長度分長拐和短拐,根據外形分為二字拐、十字拐、卜字拐、上下拐、鉤鐮拐、原樣拐等等,可謂分類繁雜。相 傳在明清時期,拐在我國南部拳法中曾盛行,民國時期依然有大量國術家習練此種武器,然而由於歷史原因,許多拐術已失傳或者即將失傳,保護我國的拐術勢在必行。

為了更好地介紹「拐」這種兵器,又迫於我國資料稀缺,只能以沖繩古武道為主,結合日本、菲律賓的拐棍資料,將其特點、實用方法、歷史和發展等方面分享給大家。 中國的拐,在沖繩又叫做トンファー(Tonfaa或Tonfa,有時也叫做Tuifa),沖繩等地流傳的拐主要是中國的「卜形拐」,大致形狀是一根長棍上橫 向伸出一個手柄,形成一個「卜」字,也叫「浮萍拐」。

這種拐一般長40厘米到50厘米左右,由紅橡木製成。拐一般是成對使用的,雙手各持一拐進行攻防,這 種拐不僅流傳於中國和沖繩,菲律賓和泰國都有其成體系的拐術。

電影《拳霸》中托尼賈在山洞戰中使用了拐,《拳霸2·冬陰功》中,托尼賈又以大象腿骨代替木 拐對泰國拐術做了闡釋,其攻防一體、大幅度增加拳法威力的功效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拐 的起源眾說紛紜,但是歷史學家們認為拐起源於中國或東南亞。拐在中國和東南亞曾被廣為流傳,很有可能由此傳播到了沖繩等地。中國人認為這種武器的確是 起源於拐杖,因此起名為「拐」,並且中國的拐和沖繩的拐有一定的差異,常見呈「L」形,沖繩拐在中國則被稱為「卜形拐」,而卜形拐也是影響最深遠的拐形,而沖繩傳說則是在禁武期間人們根據日常使用的農具改造而來。

根據沖繩的說法,拐的原型應該是石磨的把手,如下圖中的石磨把手,的確有幾分相似,因而沖繩的拐(Tonfa)幾乎都是呈「卜」形的。

圖右日本的拐

到了現代,拐這種兵器依然沒有被淘汰,而是成為了J用設備。我們通常所說的美式J棍、J用浮萍拐、J拐等J械就是這裡所說的拐。雖然外形沒有多少變化,但使用方法卻和古流不同。

當代警方使用的拐大多數用金屬(鋁、不鏽鋼等)以及塑膠、人造纖維作為材料,有些裝有特別設備,例如胡椒噴霧發射裝置、電筒等,有的直接是在J棍、 手電筒之類器具上添加一個手柄形成一個拐,也有的甚至是與伸縮J棍二合為一的混合體。著名的PR-24式J棍就是典型的現代J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