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何中國史上禪讓得來的政權都很短命?這個謎題終於揭曉了……

為何中國史上禪讓得來的政權都很短命?這個謎題終於揭曉了……

話說在中國歷史上,有一個獨特的怪象,就是但凡禪讓得來的政權,一般都很短命。

比如王莽的新朝國祚僅16年,是接受自漢朝孺子劉嬰的禪讓;曹魏國祚僅46年,是接受自漢獻帝的禪讓;西晉國祚僅51年,接受自曹魏的禪讓。隋朝國祚38年,是接受自北周靜帝的禪讓。

「得到禪讓的政權=短命政權」?許多熟知歷史的人們不禁會產生這個疑問。而事實上,這個怪圈也一直在歷史上不斷輪迴上演。要究其原因,還請聽小編我細細道來。

其實,禪讓是一種最溫和的改朝換代的方式,無論是古代人或者現代人都會覺得,能夠不流血甚至少流血的實現政權的過渡,這無疑是一種雙贏的絕佳模式。

但實際上,對於那些受禪讓的朝代而言,卻恐怕並不美妙了。因為禪讓雖使得新舊政權得以平穩交接,社會受到的破壞遠比正常的兵變戰爭來得要少得多,但也正如此,也就意味著受禪讓的新政權將舊政權的種種沉痾舊疾也一併繼承了過來,在新政權的體制內繼續惡化,然後這些沉痾舊疾就會不斷侵蝕新政權的統治基礎,直至大廈崩塌。

此外,禪讓的本身就是上層社會的一場巨大的利益交換,皇帝得益於這種利益交換,開創王朝,但也同樣,會受到利益方的無數掣肘。屆時,皇帝想要從根本上進行任何基礎性改革都將會受到難以想像的阻力。

拿西晉來舉例,司馬炎的西晉是通過曹魏的禪讓得來的,因此他對世家門閥做出大量的妥協與讓步,他看似完美的改革中同時也有著大量的後門。比如前面提到的土地和稅收政策僅僅針對百姓,王公大臣卻無需遵守。

眾所周知,西晉政治的核心制度沿襲並完善了曹丕時代的「九品中正制」,將官員按職位和考核分為九品。這些官員都擁有經濟特權,第一品官員能佔地50頃,也就是5000畝。以後每品官員遞減5頃,最末第九品的官員也能佔有土地10頃,也就是1000畝。這些官員都佔據普通人數十倍的土地,還是免稅的。這還沒有完,他們親屬的土地也是免稅的,最少3代,最多九族。除了親屬免稅外,官員按照品級還有數量不等的免稅名額,他們能將這些名額分給自己的傭人和農戶。

如果僅此而已,那麼西晉政府還是能收到足夠多賦稅的,畢竟龐大的人口基數在那裡。但是事實上,西晉只能對曹魏故地的土地進行分配,這裡是晉朝的基本盤,政府統治較為有力,而且這個區域因為自漢末以來經歷的戰亂最多,無主的耕地也最多。

但是在蜀漢和東吳故地,因為繼承了東漢的土地權屬關係,每一片土地都是有主的,如果晉朝強行將土地重新分配,一定會引起蜀漢世家和江東世家強力反彈,統一的西晉將新分裂,迎來戰火。在這個人心求定的時候,司馬炎承擔不起重燃戰火的後果,心有餘而力不足。因此,西晉在江東和巴蜀等地的土改都不了了之,並最終導致西晉成了中國歷史上又一個短命王朝。

所以,禪讓是一柄雙刃劍。表面上看,那些得到禪讓的政權是一個新興政權,實則內部早已暮氣沉沉,盤根錯節,反倒是在血與火之中誕生的政權能輕裝上陣,擁有更長的壽命,這正是「打破舊世界,才能建立新世界」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