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Facebook不一定非死不可,但是我們的個人信息誰來守護?

Facebook不一定非死不可,但是我們的個人信息誰來守護?

GIF

15

剛消停兩天的Facebook泄密門再度引發社會關注,上周末,臉書首席運營官雪莉·桑德伯格在接受NBC採訪時表示,Facebook的營收幾乎完全源自對用戶興趣和行為的監控,如果想要完全阻止社交媒體平台通過個人數據創收,那用戶就需要為這種特權付費。

這位大姐你的意思就是隱私泄露怪我們沒付費嘍,這個邏輯真的十分「感人」。

敢這麼說,很難讓人不恨你

1

深陷泥沼的臉書

正所謂福無雙至禍不單行,這邊首席運營官剛做完適得其反的「辯解」,那邊泄密醜聞揭發者又捅了Facebook一刀。他透露給媒體說,本次泄密的用戶數量可能高達8700萬。

按照國聯邦貿易委員會2011年與臉書達成的和解的協議,今後每有一個用戶信息被泄露或盜用,罰款4萬美金。

如果按照現在的數據推斷,此前傳聞的2萬億美元罰款這下可能漲到3萬億了。

昨天,臉書首席執行官馬克·扎克伯格要參加美國參議院司法與商業委員會。他承認了用戶信息泄露的事實並接收更嚴格的監管,同時臉書的股價大漲4.5%。

所以說,危機公關有多麼的重要啊朋友們!

昨天意氣風發,今天疲憊憔悴

今天他還參加了一場美國眾議院能源與商業委員會的聽證會,這不僅僅事關臉書的未來,同時也涉及到小扎在臉書的未來。現在已經有投資人團隊呼籲讓小扎徹底辭去Facebook的所有職務,但是從周二小扎的表現來看,老薛還是看好他和臉書的未來的。

Facebook,也並非「非死不可」。

2

某度,我們真的很在乎個人信息的安全

馬克·扎克伯格還是知錯就改的好青年,雖然反應還是慢了些,但在泄密門之後趕緊在九家著名媒體上刊登道歉書,在昨天的聽證會上也進行了反覆地道歉。

反觀國內某位互聯網巨頭創始人,堂而皇之表態認為中國人對隱私不敏感,在很多情況下願意用隱私交換便捷性和效率。

也就這位互聯網大佬的股票沒在國內上市,不然憤怒的用戶也讓他感受下身價一天縮水10%是什麼感覺,他應該就知道今後該怎麼說話了。

某度一下,各種廣告了解一下

現如今我們生活大數據信息時代,好處是信息獲取效率大大提高,壞處就是互聯網壟斷巨頭陰影之下難保個人隱私不被泄露

比如上文中堂而皇之稱「中國人不介意信息安全」的那位大佬創辦的搜索引擎,經常偷偷記錄下我們的上網偏好,然後各種狗皮膏藥般的廣告推送無孔不入。有一次,我就搜了搜銀行貸款利息的信息,然後手機就收到了某互聯網巨頭旗下網路金融公司的貸款服務信息。

其效率之高,令人咋舌,如果幹正事的時候也有這種效率,那我們的生活幸福指數一定能再上一個台階。

時下的互聯網公司,尤其是那幾家「巨頭」,在如何利用用戶數據盈利方面可謂花盡了心思。產品體驗越來越差,廣告推送越來越多,想不受打擾只能交費充VIP,但是個人隱私還是難保不被泄露——不然成天推銷電話那些人咋知道的我的各種信息!

同時,想要註銷那些賬號卻又談何容易。咱們就拿常用的微信賬號來說:微信賬號的註銷窗口在一個連二級菜單都不是的子菜單里,而且註銷要求堪稱「豐富多彩」。

現在你知道為什麼QQ推出個註銷功能,都值得各大媒體拿來大書特書一番了吧。

微信賬號的註銷流程和要求堪稱「反人類」

3

免費的才是最貴的,信息安全需要我們大家共同守護

正所謂「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讓用戶免費體驗產品的優秀功能,等用戶習慣並對產品產生依賴性後開始要求付費,這麼做已經是互聯網公司的「潛規則」,而有償提供信息產品服務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方向。

但是對於個人隱私安全的漠視,以及獲取流量壟斷後對信息輿論的刻意導向卻嚴重侵害使用者權利。

試想如果你每天上網瀏覽的是它們想讓你看的信息、買的東西是它們想讓你買的商品,你的一切都被人家控制,這不禁讓我想到了喬治·奧威爾所著的《1984》中那句「老大哥在看著你」,這種時刻被人監視的感覺,真是讓人頭皮發麻。

目前,隱私安全缺乏重視導致我們的個人信息很容易被不法分子得到,情節輕的可能是各種推銷電話,嚴重的可能就是各種形式的詐騙蜂擁而至。

在此,老薛奉勸各位朋友,如果別人不能對我們的個人信息安全負責,我們就要自己重視起來。不然,為了一些微小的便利卻要付出更高的代價,那麼網路給我們帶來的優勢,將在巨大的安全隱患面前蕩然無存。

老薛對你說

如果你對於投資理財有什麼想要了解的,歡迎你給老薛留言,老薛將儘快為你帶來最專業的回答,期待在這裡與你相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聚合外匯 的精彩文章:

TAG:聚合外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