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至味在人間,吃喝共白丁

至味在人間,吃喝共白丁

人生在世吃喝二字。往大了說這是活下去的根本,當然這等大事只在窮的時候大家才有意識,現如今為了生命成了小事,吃出生意,吃出情誼,也可吃出回憶,吃出品味……已然是更重要的大事。吃,一方面是個被大家描繪成非常高深的藝術,有著複雜的理論體系,但好好人人又都是自己舌頭的專家,經常是一句「就好這口」就可以讓所有理論面壁,就這麼簡單蠻橫,就這麼個性。隨著吃越來越易得,越來越豐富,吃也成為一個朋友圈裡的技能,「吃貨」也日益成為一個中性,甚至開始越發有些褒義的詞了。

對於吃每個人都有自己味蕾的回憶所形成的頑固勢力。在我小時候,媽媽是家裡的大廚,當然不可否認爸爸經常拿著本菜譜在媽媽後面指導對於媽媽的廚藝的提升功不可沒。可那時候我們幾個孩子對媽媽的手藝並沒什麼太多感覺,後來又得到姐夫、嫂子們、鄰居們的一再證明,我才知道媽媽原來真是燒得一手好菜,原來他們的讚賞都不是敷衍。不過說來奇怪,姐姐們一直在母親的熏陶、教誨之下學習了好多菜,但是每次吃了總是感覺哪裡差那麼一點,但又說不清這一點是什麼。單拿一碗蒸條子肉來說,姐姐蒸了一二十年了,只這兩年才終於和母親的口味很像了,終於得到了眾人的一致讚賞,但中間差的那點是什麼怕是她自己也不太能說清楚。不過大白菜炒蘑菇,還有油炸面葉子,到現在我也是覺得還是老媽做的好。只可惜老媽年紀越來越大,已很少下廚了,有時我竟然會擔心哪一天會再也吃不到自己那喜歡的味道了。

作者在書中無數次提到人的味覺的固執,而我就是這樣一個頑固的喜歡家常菜的人。在我眼裡,那種天天需要出去吃飯的人是生活中最不幸的人,而且浪費了太多時間。年青時,尤其是剛工作的那些年,吃的心特別野,什麼都想嘗試一下。在這種好奇心的勾引下,有機會就會去大大小小的餐館獵奇,也借著單位的光去了很多自己不捨得花錢的地方。開始還覺得舌頭也開了眼界了,饕餮甚歡,可隨著年紀增長,這點野心變得越來越微弱,也越來越懶得出去吃飯,那種跑100多公里只為吃個火鍋的事情怕是再也不會發生,而那種動輒人均好幾大百的地方,除了應酬,我更是不會去吃。(當然,現在的通貨膨脹已經弄得100多好像這一兩年成了隨隨便便的事。)在我的舌尖,精美的大餐廳里程式化的味道總有種說不出的隔閡,有時也說不上哪裡不對,但就是讓人歡喜不起來。

雖然現如今不怎麼吃飯,但有一個例外,那就是出差或旅遊。一到這個時候,我的味蕾的野性在離開了北京就迅速狂躁起來,非常喜歡作者在書中所提的地道口味菜或者風味小吃,在我的意識里,這絕對是對一個城市的認識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也在在中國所有城市逐漸成為一個城市的新時代,還算是僅存的城市特徵。

現在年紀越來越大了,在健康的要求下經常擔心吃多了消耗不掉,於是吃得越來越少了,對吃的熱情也越來越低,而且慢慢發現就連味蕾也大大退化了。小時候我不吃香菜、不吃小白菜、不吃香油、不吃胡麻油、不吃蝦皮……經常愁得老媽為我吃飯多費好多事,包個三鮮餡的餃子都要先包夠了我吃了再放蝦皮繼續包。可這幾年,不僅不喜歡吃的東西越來越少了,而且就算是不喜歡的東西也不像以前根本不吃了,別人如果點了,我也照吃不誤。看了作者的吃貨經歷,我不禁羨慕不已。剛開始以為這位大哥怎麼還不得是個腦滿肥腸的胖子,可在網上看了幾張照片才發現除了個別照片真是有了危險的發福跡象外,整體上竟然還算是個比較壯實的漢子。看來真是深得老天厚愛,才能有如此口福,而且味蕾好像也還在不停的成長過程當中,

作者愛吃,但吃得並不矯情,可謂是「談笑有鴻濡,吃喝共白丁」,這又是怎麼的一個境界!正如書中沈宏非在序中所說,這本書最大的特點就是接地氣,隨性且隨和。不過與梁實秋的《雅舍談吃》相比,這本書在文采上還是差了一些,差了點梁實秋那種在從容的字裡行間勾人的勁。作者說汪曾祺的《人間有至味》是他的最愛,書我已經一同買了,回頭定會帶著陳曉卿的舌尖細細品味一下。

說到陳曉卿與吃自然就會想到《舌尖上的中國》。拋卻第一部的巨大成功會讓觀眾對第二、三部產生較高的期望不說,僅從情感、文化與吃之間的關係來講,我覺得從以吃為主角,情感、文化為配角,轉化成情感、文化為主角,吃僅是線索來說,在《舌尖上的中國》這頂帽子下想成功著實太難,甚至不太可能,因為受眾可能完全不同。其實第一部雖然以吃為主角,但它所融入其中的感情、文化是個中國人都能感受出來,而且感受更深,更自我。而這種自我捕捉、生成的情感和對文化的理解,我覺得比你牽著鼻子的告知恐怕要高明了不知多少。這同樣也是作者所說的「始知鎖向金籠聽,不及林間自在啼。」

有人說這紀錄片又不是廚藝培訓,但其實也真沒必要這麼想,因為本身看這節目的人也沒幾個要下廚房,只是我要的情感和文化不是你所給的,至少給的不是我想要的方式!講吃的,即使你談得是我不喜歡的食物,但我可能並不排斥看它,因為它說不定與我有著什麼值得回憶的橋段,而且對於一個吃貨來講,知曉後廚和廚藝的秘密,知道哪裡有好吃的,這好吃的又為什麼好吃,這無疑有著極大的興趣,這是吃貨的必修課。相反,如果你講的故事,甚至只是故事裡的主人公不是我所喜歡的,那好我也會立刻與你說再見。由此可見,在吃上面人們很容易達到共識,就算達不成共識也容易求同存異,但是想要在情感上做到這一點,那可絕非易事。所以說,《舌尖上的中國》後兩部以故事為主角是冒了多麼大的風險。話又說回來,你又看到哪個好的小說那麼赤裸裸的說愛情,是情緒,還不都是用一個一個情節,一個一個故事鋪陳開來,讓觀眾自己個去品。而這些結情節、故事其實就是這部紀錄片中的食物,你只管說食物,說與食物最相關的事情,情感留給觀眾去品才會更有味道。可能就是矯情和真情的區別吧。

說實話,雖然吃是個藝術,但這藝術外延並沒有那麼大,而且一旦外延就會發現那外延出的圈子極個性。同一道美食,我感受到的是傷感,可你的故事裡也許就是喜悅;同樣是早餐,你給我講我一個將死之人的故事,我只覺得這早飯我都不想吃了,哪還有什麼力氣去同情和感動。說到底不就吃個飯嗎?生活已不容易,看個紀錄片就別讓我背負什麼情感包袱了,況且吃飯原本就應該是個快樂的事兒,幹嘛非要那麼事事兒的。

另外,第三部還給人的另一個感覺就是太過龐雜。雖然有些段落不錯,可是如果在一集中加入太多的素材,只會成為簡單堆砌,堆砌的越多,就會離吃越遠,就會越不好看。經常看著看著就會發現這根本不是一部給吃貨們看的紀錄片,改個題目也許更好,比如鍋的那集就不要叫《舌尖上的中國-器》,而應該叫《中國廚房-器》,然後多拍幾集。對了,如果真這麼拍,還請挖掘一下開篇的石板鍋到底對食物的味道有什麼關係,告訴我魯朗的石鍋雞為什麼那麼好吃,而不是讓它的出現不只是去完成鍋的歷史鏈條。

越說越遠,還是回到《至味在人間》吧。個人覺得這是一本值得閱讀的書,尤其對於吃貨。另外,補充一下,我在寫這個讀後感時才了解到《舌尖上的中國》第三部已經與陳曉卿無關了。

文字:GEO

排版:GEO

圖片:NET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字 的精彩文章:

給時光以生命《三體-黑暗森林》

TAG:生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