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阿郎,不說再見

阿郎,不說再見

阿郎,是一個角色名,是我最愛的發哥經典角色之一。

阿郎不是殺手,不是賭神,不是江湖大佬。是一個過氣了的瘸腿車手,是一個曾經的混子,一個後來的建築民工,一個香港底層市井百姓,一個單親爸爸。

這是一部文藝電影。這有什麼值得喜愛?

對這種文藝電影,在大學畢業之前,我都是拒絕的,看不下去!沒有刀光劍影,沒有江湖恩仇,看什麼呢?看它草長鶯飛,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嗎?

後來,不知為何,偶然我看了。才覺,原來拋去叮叮咣咣的快意恩仇,凡人的情感訴說,點點滴滴,竟也有另一種讓人為之側隱的美。「醉酒春睡莫驚,賭書潑茶,當時只道是尋常」!

阿郎做為一個社會浪子,與大家閨秀戀愛。承受重量的不是他,是他的戀人「波波」。就這麼不管不顧、草長鶯飛、恁地肆意快活的日子,總是倏忽即逝的。

難逃窠臼。波波懷孕了。阿郎去找了「馬路天使」,被波波撞見了,激烈爭吵下打了大肚子的波波。阿郎後面更甚至因為非法賽車撞死警察,入獄了。

心傷了,感情沒了,兒子波仔出生了,家缺了。波波被騙說兒子夭折了,悲痛中轉頭而去,去了美國。

影片開頭,兒子波仔已經十歲了。阿郎與波仔的感情很好,有父子深沉的愛,也有朋友哥們的融洽,這大概是眾多中國人可望不可及的。日子清貧卻也快樂,買不起沙皮狗Dodo,吃不起法國餐,玩不起遊樂場,波仔身上卻有一股樂觀自我的精神,和阿郎相似。他們物質窮,卻堆壘出自己獨有的精神空間,在這個空間里他們是富裕的。比如阿郎是隱世賽車手,波仔高超的單車技藝;比如擁有可以託付的朋友。

在阿郎朋友的引領下,波仔報名參加了一項單車比賽,並贏了拍廣告的機會。最巧的是,廣告項目的負責人是波波。她回來了。簽約前阿郎問這個朋友:「簽約,你直接簽了不就行了,還為什麼讓我去?」 朋友說「簽約要直系親屬,直系親屬呢,要麼就是老爸,要麼就是老媽!」

相見了。阿郎激動欣喜,波波激動複雜。一口一個「楊先生」的稱謂,就讓阿郎蔫了。阿郎姓楊。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波波很喜歡波仔,一個媽媽很喜歡她的孩子,但使人痛的是媽媽並不知情。她總歸是有疑惑的。

攤牌。去十年前的餐館,坐十年前的位置,點十年前的菜。波波驚喜欲狂。

愛可以分,家可以裂。然而孩子,是無法割裂的。阿郎依舊深愛波波,可他沒有資本。波仔愛阿郎,也喜歡媽媽,要被帶去美國。阿郎痛打波仔,希望他走。可母愛、美國夢也抵不過十年父子情。

回頭浪子,隱世高手。情知所起,而一往情深;愛知所依,而至死不渝。最後一搏,往往是飛蛾撲火。阿郎也不例外,再次走上賽道,為的是贏。

阿郎贏了。接著失控撞向護欄,人車翻飛,爆炸,毀滅。波波、波仔歇斯底里的哀吼。

「不明白的是為何你情願,讓風塵刻畫你的樣子,就像早已忘情的世界,曾經擁有你的名字我的聲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柏思島 的精彩文章:

薦讀:極簡歐洲史

TAG:柏思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