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胰島素注射常見副作用及應對方法

胰島素注射常見副作用及應對方法

糖尿病患者都知道,外源性胰島素注射是降低血糖的有效手段,可是胰島素注射需要涉及到多種操作細節,如果操作不當還可能會出現一些副作用。您在胰島素使用過程中,是否出現過這些問題,您知道該如何應對這些問題嗎?


 


皮下脂肪增生



皮下脂肪增生是在使用胰島素注射的患者中比較常見的一種副作用。許多糖尿病患者長期注射胰島素後,注射部位的皮下組織出現增厚的「橡皮樣」病變,質地硬,或呈瘢痕樣改變,這些病變稱為皮下脂肪增生。糖尿病患者會出現這種皮膚病變是因為皮下的脂肪細胞增大或脂肪組織腫脹和/或硬結。




皮下脂肪增生的不利影響  


在脂肪增生部位注射胰島素,會使胰島素吸收緩慢,胰島素吸收波動性增大,胰島素峰值水平降低,血糖控制效果下降。若患者的注射部位由正常組織變為脂肪增生部位,通常會觀察到其血糖升高,波動性增加及不穩定。




定期切換注射部位是預防胰島素注射部位脂肪增生的有效措施,如果發現一些部位出現皮下脂肪增生,應切換到其他注射部位。如果糖尿病患者沒有及時發現皮下脂肪增生,也就是說患者在皮下脂肪增生部位注射胰島素了一段時間後才發現該部位已經出現了皮下脂肪增生,不僅需要停止在脂肪增生部位注射胰島素,還要注意當注射部位由脂肪增生處變為正常組織時,需要降低注射劑量,否則容易造成低血糖。



皮下脂肪增生的防治  


停止在皮下脂肪增生部位注射可減少皮下脂肪增生產生的影響,同時皮下脂肪增生一般會在停止胰島素注射後不久後消退,無需特殊治療。


 


皮下脂肪萎縮




胰島素注射會容易導致皮下脂肪萎縮,脂肪萎縮為脂肪細胞缺失,臨床表現為皮膚不同程度的凹陷;相比脂肪增生,脂肪萎縮相對少見。《中國糖尿病藥物注射技術指南(2016年版)》指出,注射胰島素出現脂肪萎縮是由胰島素結晶引發的機體對脂肪細胞產生的局部免疫反應,現在低純度胰島素的使用越來越少,脂肪萎縮已較為罕見,但在使用短效和長效胰島素類似物的患者中還可發現脂肪萎縮。當在脂肪萎縮部位注射時,胰島素的吸收發生顯著波動。脂肪萎縮可能隨時間而消退,胰島素萎縮的出現可能與沒有進行注射部位輪換和針頭重複使用相關。



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島素,一定要注意定期更換注射部位,注射針頭為一次性使用用品,切忌不可重複使用。


 


疼痛




胰島素注射應為無痛或輕微疼痛,如果糖友在胰島素注射過程中感到不適,要考慮這幾方面的原因:(1)針頭長度(及被穿透的組織層),針頭越長,疼痛感可能越明顯;(2)針頭直徑,針頭直徑越大,疼痛感可能越明顯;(3)注射環境,注射環境包括周圍環境、針頭外觀以及情緒等。胰島素注射盡量選擇舒緩的環境,如果是給孩子注射胰島素,一定要先穩定孩子的情緒,待情緒穩定後再注射,可以通過聽音樂、講笑話等方式來安撫情緒。如果注射時患者的不安情緒越明顯,焦慮及所感受到的疼痛越嚴重。發生疼痛的原因還有針尖觸及肌肉或筋膜、捏皮導致皮膚夾得過緊、重複使用針頭。




一些有經驗的患者可能會發現,當胰島素注射在脂肪增生部位可減輕疼痛,從而為了避免疼痛選擇脂肪增生部位,但是把胰島素注射在脂肪增生部位帶來的不利影響遠大於其帶來的舒適感。



緩解注射疼痛的方法


(1)室溫保存正在使用的胰島素,如果是從冰箱中取出的胰島素,需要待胰島素恢復到常溫狀態再進行注射。《中國糖尿病藥物注射技術指南(2016)》建議,已開封的瓶裝胰島素或胰島素筆芯可在室溫下保存(保存期為開啟後1個月內,且不能超過保質期)。正在使用的胰島素不建議冷藏保存,這是由於室溫時胰島素產品的穩定性更好,更容易混勻,也使得胰島素注射更加舒適,而反覆的溫度高低變化會影響胰島素的效能。




(2)如果使用酒精對注射部位進行消毒,應於酒精徹底揮發後注射;避免在體毛根部注射(體毛根部附近常有豐富的神經末梢)。




(3)盡量使用更短的針頭(4 毫米或可用的最短長度),更小的直徑,及最小穿透力的針頭可使疼痛最小化。每次注射均使用無菌的新針頭,不要重複使用針頭。



(4)合理選擇針管類型,與錐形針管設計相比,柱形針管設計,顯著降低穿刺操作對皮膚組織的損傷。




(5)掌握正確的穿刺方法,針頭刺入皮膚應平滑前進,而非猛戳。皮膚中含有疼痛纖維,針在皮膚中穿行速度太慢或者太過用力都可能加重疼痛。




(6)注射的胰島素劑量較大會造成疼痛,這時可將胰島素劑量拆分或提高胰島素濃度。




(7)若患者在注射時偶然感受到銳痛,應確認是否由於針觸碰到了神經末梢,這種情況是隨機的,並且無害。如果疼痛持續發生,那麼則需要諮詢醫生。


 


出血或瘀血




胰島素注射過程中會出血,是因為針頭碰到了血管或毛細血管床,產生局部出血或淤青。針頭直徑越小,發生出血的可能性就越小,因此建議糖友盡量選擇更短更細的針頭。如果注射過程中發生出血,在在出血部位按壓5~10 秒,可止血。




雖然胰島素注射過程中出血並不會影響胰島素吸收,但對於害怕出血或者害怕針頭的患者,可以選擇無針注射器,它通過高壓射流將藥液以霧狀形式注射到皮下組織,不會造成疼痛或者很輕微,而且注射部位容易產生淤青(可能與傷及毛細血管有關),價格較貴,糖友可根據自身情況作出選擇。


 


水腫



注射胰島素引起水腫並不是操作問題導致的,糖尿病未控制前常有失水失鈉,細胞中葡萄糖減少,控制後可發生水鈉滯留而水腫,可能與胰島素促進腎小管回吸收鈉有關,稱為胰島素水腫。胰島素水腫多見於首次使用胰島素的糖尿病患者,尤其是劑量偏大時,一部分患者注射胰島素後可表現為下肢凹陷性水腫。胰島素水腫一般無須特殊處理。


 




如果您覺得本文內容對糖尿病患者有所幫助,可以轉到朋友圈或轉給需要的人。

長按下方二維碼,識別圖中二維碼,即可關注本微信公眾號。





本微信平台文字內容版權歸《糖尿病天地》雜誌社,轉發請明確註明出處——

微信號:tnbtd365

,未經允許,不得用於任何商業用途。


「糖尿病天地」感謝您的關注,更多內容敬請關注「天地」雜誌。


《糖尿病天地》郵發代號80-225


詳情請諮詢010-51260912

諮詢時間周一-周五9:00~12:00,13:00~16:30


《糖尿病天地》雜誌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糖尿病天地 的精彩文章:

細數各種運動類型對糖尿病的影響
「糖尿病痛苦」是什麼?患者和家屬都可能要面對

TAG:糖尿病天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