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羅思義:華爾街可能成為特朗普對華貿易戰的軟肋

羅思義:華爾街可能成為特朗普對華貿易戰的軟肋

本文大概6100字,讀完共需8分鐘

作者羅思義(John Ross)系英國倫敦經濟與商業政策署前署長、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本文刊於4月10日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

自特朗普挑起對華貿易戰以來,其每走一步棋幾乎都要令華爾街投資者損失數百億美元。正如《金融時報》一篇文章的標題明確指出:「美中貿易戰陰影籠罩資產管理行業。」

特朗普政府宣布對中國輸美500億商品加征關稅數天來的反響證明,華爾街、美國製造商以及農民可能是特朗普的致命弱點。自特朗普挑起對華貿易戰以來,其每走一步棋幾乎都要令華爾街投資者損失數百億美元。正如《金融時報》一篇文章的標題明確指出:「美中貿易戰陰影籠罩資產管理行業。」

要準確評估特朗普對華產品加征關稅對華爾街的影響,就應當實事求是,既不誇大,也不低估。但中國的一些評論與西方的一些分析,未免有些危言聳聽的誇張之嫌。比如,法國巴黎銀行資產管理公司(BNP Paribas Asset Management)聲稱,華盛頓與北京之間的全面貿易戰可能導致美國股市暴跌50%左右、美國國債市場動蕩。

但3月份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和納斯達克(NASDAQ)總市值加起來為27.7萬億美元=NYSE市值19.6萬億美元+ NASDQ市值8.1萬億美元。如果美國股市下跌50%,那麼意味著其市值將蒸發近14萬億美元。如果真如此,這樣的崩潰將令世界陷入嚴重的金融危機,但中國加征關稅只佔美國GDP的0.3%,美國加征關稅佔中國GDP的0.5%都不到。換句話說,法國巴黎銀行資產管理公司的說法不夠嚴謹。

撇開誇張的說法不談,現實數據清楚地表明,美國真要將對華貿易戰從打嘴仗階段到付諸實施,華爾街將是美國政府邁不過的一道大坎。要準確評估中美貿易戰對華爾街的影響,就有必要指出,美國股市下跌1%約等於損失2700億美元。也即是說,繼特朗普宣布對中國輸美500億商品加征關稅,中國對美國產品採取同等力度、同等規模的對等措施後,4月4日早晨美國股市下跌1.6% ,等於華爾街投資者損失超過4000億美元。華爾街投資者會為讓特朗普對華貿易戰付諸實施而樂呵呵地承擔4000億美元,甚至更大的損失?筆者對此深表懷疑。

特朗普政府對華爾街傳來的警報心知肚明。4月4日,美國商務部長羅斯(Wilbur Ross)與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庫德洛(Larry Kudlow)相繼出面安撫人心,對媒體稱「懲罰關稅不會引發中美貿易戰,最終會談判收場」。

羅斯稱,他對華爾街的反應感到「有點吃驚」,並表示「中美貿易問題最終可能會通過協商解決」。他還稱,中國加征關稅只佔美國GDP的0.3%。 因此,這並不會帶來致命打擊。他還就中國的快速應對指出「任何人都可以預見中國會對美國關稅行動做出反擊」。

庫德洛則稱:「關稅政策可能不會付諸實施,它主要是向中國傳遞一個信號。兩國間的關稅提議只是第一步,在採取任何行動以前至少還要兩個月。我們不應反應過度,且讓我們拭目以待。我相信,到整個過程結束,在彩虹的盡頭會有大筆黃金。」

由此帶來的結果是,羅斯和庫德洛講話後,美國股市出現大幅反彈,從低點上漲2.8%,當天收盤時漲幅超過1%。正如亨利·布拉吉(Henry Blodget)在接受美國全國廣播公司財經頻道(CNBC)採訪時指出:「庫德洛昨天拯救了美國股市。」他還接著指出:「庫德洛的說話,事實上意味著特朗普並不真正想和中國打貿易戰。」

但令特朗普震驚的是,繼美國宣布對華產品清單後,中國也隨即宣布對美500億產品加征關稅。因此,特朗普再次發推特向中國施壓,宣布將考慮對從中國進口的額外1000億美元商品加征關稅。

中國對此的應對非常具有靈活性。中國商務部發言人高峰表示,如果美方公布新增1000億美元的徵稅產品清單,中方將毫不猶豫立刻進行大力度的反擊。尤其關鍵的是,高峰說,一段時間以來,中美雙方的財經官員並沒有就經貿問題進行任何談判,在目前情況下,雙方更不可能就此問題進行任何的談判。這說明,中國深知庫德洛的講話只是穩定市場的空口白話,並不具有實際意義。高峰發表講話後,4月6日美國股市應聲下跌2.2%——華爾街投資者損失超過5000億美元。

總之,中國有的放矢的應對與特朗普魯莽的發推特威脅的疊加效應,導致華爾街投資者損失超過5000億美元。這不能不令華爾街感到疼痛。這些事實顯示,美國股市在中美貿易戰表現出來的敏感性有助於中國佔據主動地位。它說明,中國與特朗普均能在極短時間內,僅僅通過講話就令華爾街損失數百億美元,更不用說採取實際行動了。

4月6日周五美國投資者損失慘重,這也解釋了為何特朗普在4月8日周日,即周一股市開盤之前再次發推特穩定股市的原因。他在推特稱「中國應取消貿易壁壘,因為這是正確的做法。稅收將會變成互惠,中美將會在知識產權上達成協議。兩國都會有偉大未來!」他還強調:「習近平主席和我將永遠是朋友,無論我們的貿易爭端如何。」

即使特朗普成功地使市場穩定下來,但數百億美元的強勁震蕩也給市場注入了重大的不穩定因素。雖然美國股市中長期趨勢是否轉弱還有待觀察,但這種動蕩對投資者來說是非常不利的。

華爾街的反應反過來體現了特朗普挑起對華貿易戰對美國內和國際兩個層面的影響,而且兩者密不可分。下文將首先談對美國內的影響,然後再談對國際層面的影響。希望這些分析,有助於大家了解特朗普政府的軟肋是什麼。

美國嚴重誤判中國的決心和反應

華爾街遭受嚴重損失的第一個原因,是美國嚴重誤判中國對加征關稅的反應。美國原本認為,只要美國調門高一點,加上適度的威脅,中國就會接受美國的要求。正如《華盛頓郵報》指出:「北京的反應在意料之中,但其反擊的速度令人吃驚。」

瑞銀投資銀行高級經濟顧問、《金融時報》頂級中國問題專家喬治·馬格納斯(George Magnus)就中國的快速應對發推特指出:「中國對貿易關稅的應對比人們預料的更具侵略性,主要集中在大豆、飛機、汽車和化工品,產品價值500億美元,佔美國對華出口的38%。」

極度反華的彭博社知名中國問題專家、北京大學滙豐商學院副教授克里斯托弗·鮑爾丁(Christopher Balding)稱,對中美關稅清單進行比較後可以看出,中國對大豆、汽車以及飛機等產品加征關稅可能給川普帶來政治問題。

「雖然中美雙方加征關稅金額對等,但顯然中國正試圖『往美國身上扎刀子』,」他稱,「中國這是在警告美國『我們不介意扎得更狠,讓你更痛』。」

《金融時報》也就此報道:「北京報復的第一輪目標是針對威斯康星州等美國重要的出口州政府,星期三(4月4日)宣布的第二輪打擊範圍更為廣泛,位於華盛頓的布魯金斯學會大都會政策項目調研主管Marc Muro(馬克·穆羅)稱。

『從實際效果看,中國選擇的打擊範圍更精準,因為這都是支持特朗普的州,』穆羅先生稱,『這將對美國的重要產業區產生重大影響。』」

中國具有針對性且強硬的對等反擊效果顯著,使美國投資者遭受重創。

特朗普對華產品加稅清單不敢不顧慮美國消費者的影響

現在談中國的應對所產生的普遍性影響。首先要談的是特朗普政府對華500億美元商品加征關稅,對特朗普政府最敏感的問題——美國消費者的影響。

特朗普政府在起草對華500億美元商品加征關稅清單時,為避免加征關稅給美國民眾日常生活帶來重大負面影響,很多日用品不在清單上。彭博社(Bloomberg Gadfly)專欄作者大衛·菲克林(David Fickling)正確地指出:「對華產品加稅清單似乎是精心挑選出來的。官員們剔除了從中國的產業政策中獲益的所有產品,可能會對美國經濟與消費者的口袋造成最大傷害的產品,以及那些因法律或行政原因而無法徵稅的產品。

保護好個人錢包是重中之重……在這場貿易戰中,中國有相當大的優勢,因為它對美國的大部分出口都是消費品,其購買者往往是對價格敏感的選民。相反,中國企業進口的往往都是符合中國產業政策的中間產品。美國貿易代表羅伯特·萊特希澤向節儉的消費者發出了一個強烈的信號,他不會因為國內的不滿就停止這場貿易戰。

這就是為何關稅代碼82涵蓋的數百項電器機械設備及其零部件產品將加征25%的關稅,而關稅代碼8517涵蓋的產品——美國自中國進口總額的近40%的手機——沒有受到一丁點影響的原因。」

特朗普關稅違背保護美國製造商的初衷

儘管特朗普擔心價格上漲打擊美國消費者,但這樣的結果不可避免。根據許多美國媒體報道,除許多不在清單的消費品與符合特朗普政府500億美元徵稅目標行業外,特朗普政府所採取的行動還對更廣範圍的非消費品產生影響,特別是美國製造商和農民。正如大衛·菲克林就美國對華產品加征關稅的影響撰文指出,此舉將使特朗普政府近來給美國製造企業減稅的好處減半。該文標題為「特朗普關稅損害了美國製造商:美國製造企業一年減稅所得的260億美元不見一半」。文章指出:「首先,該計劃很可能會損害其聲稱要幫助的部分經濟行業。從另一個角度看,美國製造企業一年減稅所得的260億美元實質上等於要上交政府一半。

一旦你考慮到國內供應商為了應對來自中國的競爭而提高價格的方式(就像鋼鐵和鋁一樣),製成品製造商的成本可能會更高。該行業的生產者價格指數已經以近6年來最快的速度增長;利潤擠壓現象加劇應是在生產者價格指數增長減緩之前就已發生。

美國2月生產者價格指數同比增長2.8%,而對鋼鐵和鋁加征關稅意味著生產者物價指數將面臨進一步上行壓力。由此帶來的結果是,企業投入面臨上行壓力。因此,美國製造商強烈反對特朗普加征關稅的舉動。

對華關稅清單公示時間延長至60天可能會對美國經濟有利,雖然在當前的小衝突爆發之前,美國經濟表現良好。但這將削弱華盛頓在未來幾個月的影響力。全國製造商協會已經在呼籲達成一項貿易協定,而不是當前的衝突之路。」

菲克林最後得出總體結論:「特朗普總統現在必須作出選擇,他的主要目的到底是幫助美國製造商,還是跟中國斗到底?他只能兩者選一,不能兩者都選。」毫無疑問,他的這一結論是完全正確的。

特朗普關稅坑慘美國農民

除對美國製造商的影響外,特朗普提議的關稅對美國農民的影響尤為嚴重。農場主支持自由貿易組織聯合主席、前蒙大拿州參議員、前美國駐華大使馬克斯·鮑克斯稱,「特朗普政府對華產品加征關稅將榨乾美國農民。

『首先,美國今天宣布的對華關稅政策將使農業設備價格上漲。然後他們擔心中國採取對等報復,對美國更多農產品加征關稅。』鮑克斯先生稱,`美國農民每天密切關注著中美間的貿易升級,他們感到很擔心。』

中國現已宣布,將對美國大豆加征關稅。這意味著,大選時投票支持特朗普的美國農民將成為特朗普對華貿易戰的最大輸家!據《金融時報》最新報道,美國大豆協會主席約翰·海斯多夫(John Heisdorffer)警告稱,「中國對美國大豆加征關稅將給全美豆農帶來毀滅性的影響。」他還敦促特朗普「試著以建設性而非懲罰性的方式與中國人進行溝通」。

《紐約時報》就中國的應對指出:「如果說此前的問題是美國加華產品加征關稅會否導致報復,那麼現在問題的答案是中國宣布將對更多美國商品加征關稅。 美國農業團體組織的遊說團體Americans For Farmers & Families在一份聲明中稱,『正如特朗普總統的內閣成員所警告的那樣,美國食品和農產品行業現正受到直接傷害——我們的農民和家庭正為此付出代價。』」

但因為美國是世界上農業機械化水平最高的國家,打擊美國農業,必然將令美國主要製造商損失慘重。正如《華盛頓郵報》引述:「美國的農業組織星期三和美國商會以及美國製造業協會一起反對總統把關稅作為工具試圖改變中國的產業政策……『中國對美國商品加征關稅會損害收割者、加工者、卡車司機、鐵路工作人員以及依賴農業經濟的主要街道企業。我們敦促政府重新考慮這一關稅計劃。』前美國駐華大使馬克斯·鮑克斯稱。

特朗普關稅對國際的影響

就美國內經濟而言,華爾街投資者因美國對華產品加征關稅受到的影響最大;就國際層面而言,一些外國企業也因特朗普關稅面臨額外的壓力。現代全球化經濟價值鏈,即生產過程橫跨多個國家的事實,必然意味著要實現大規模且高效的生產,拓展海外市場就必不可少。《金融時報》點出了中美貿易戰對歐盟最重要的經濟體——德國的重大影響:

「德國企業擔心美國總統特朗普對華產品加征關稅,也會導致他們的產品如所有中國產品一樣遭受連帶打擊,因為他們的機器和汽車是由其在華子公司生產,然後出口到美國。

德國機械設備製造業聯合會(VDMA)對對外貿易部負責人烏爾里克阿克曼Ulrich Ackermann表示, 他在過去一周不停地接到來自企業的電話,他們都對美國對華關稅未來可能帶來的影響憂心忡忡。

作為一個嚴重依賴於開放邊界和自由貿易的出口驅動型經濟體,德國一直關注著華盛頓和北京之間爆發的針鋒相對且愈演愈烈的衝突。

他們擔心的是,一旦中美兩國政府將加征關稅付諸實施,將對整個全球價值鏈的複雜網路產生巨大的破壞性影響,損害間接參與貿易戰的其他國家。

『德國的發展模式依賴於貿易自由化』,Kiel世界經濟研究所負責人丹尼斯斯諾威(Dennis Snower)稱,『如果貿易流通遭到衝擊,德國也將受到傷害。』

德國企業擔心他們會捲入兩個經濟超級大國之間的衝突。一個特別脆弱的行業是德國經濟的支柱產業——汽車。比如,寶馬和賓士母公司戴姆勒將因中國對美國進口汽車加征關稅遭受重大損失。因為從汽車出口價值來看, 寶馬和賓士佔據美國對華汽車出口的最大份額,而中國也正是他們的第一大出口目的地。

這兩大豪華汽車製造商每年從美國向中國出口11.5萬輛汽車,而菲亞特克萊斯勒、福特和通用出口到中國的汽車加起來不到3萬輛……

Evercore分析師Arndt Ellinghors稱,相比美國競爭者損失7.37億美元相比,德國汽車製造商將因中國對美國進口汽車加征關稅損失17億美元。位於德國南部的汽車行業遭受的損失將最大。不管德國想或不想,他都將遭受衝擊。

『但其他國家也難免會受到影響,』德國工商總會董事總經理Martin Wansleben稱,『德國高度融入世界經濟,我們非常依賴全球價值鏈。』

Wansleben先生還稱,德國企業關心的另一個問題是,如果中國企業不再被允許出口到美國市場,那麼中國對德國製造的零件、機器和其他設備的需求將會下降。

『德國有一句名言:兩人相爭,第三人得利。』他稱,『但這句話不適用於這種情況,這裡應改為:兩人相爭,第三方也遭殃。』」

或者更概括地說,正如美國前財政部長薩默斯( Larry Summers)指出:「雙邊貿易對美國來說並非最佳戰略。近幾個月來美國貿易政策的『不朽成就』是,雖然大多數國家對中國的貿易和商業慣例感受到一定程度的威脅,但因為我們無視世界貿易組織 (WTO)和全球體系,世界大多數國家選擇站到中國一邊……像20世紀90年代野蠻對付日本那樣幾乎不付出代價就贏得貿易戰的歷史,顯然不會重來。」

結論

綜上所述,中國就美國對華產品加征關稅的應對非常高效。正如西方評論員指出,中國是按照對等報復原則對美國商品加征關稅,既沒有多加,也沒有少減,因此被視為負責任的一方。西方媒體,甚至包括美國媒體,幾乎一致指責美國而非中國是貿易戰的威脅方。因為特朗普政府提議的關稅不合理,違背了美國乃至經濟經濟的利益,給美國金融市場帶來的負面影響遠遠大於正面影響。正如上文分析所示,特朗普提議的關稅將使美國製造商和農民遭受重創。但首當其衝受到實質性影響的則是華爾街投資者,正如4月6日一天他們就損失5000多億美元。所以,從他們利益角度來看,特朗普對華500億商品加征關稅是完全不合理的。

中國的應對則有理有據有節,即表明了與美國鬥爭的決心,但也一直表示願意在任何時間進行談判。正如中國商務部副部長王受文說道:「如果有人堅持要打貿易戰,我們奉陪到底,如果有人願意談,大門是敞開的。」華爾街的反應清楚地證明,中國的應對已收到成效。

美國前總統西奧多·羅斯福有一句名言:「手持大棒說話溫和,你才能走得更遠。」中國的應對方案,用這句美國名言也解釋得通,所以才效果顯著。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陽)成立於2013年1月19日,是重陽投資董事長裘國根先生向母校捐贈並設立教育基金運營的主要資助項目。

作為中國特色新型智庫,人大重陽聘請了全球數十位前政要、銀行家、知名學者為高級研究員,旨在關注現實、建言國家、服務人民。目前,人大重陽下設7個部門、運營管理3個中心(生態金融研究中心、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近年來,人大重陽在金融發展、全球治理、大國關係、宏觀政策等研究領域在國內外均具有較高認可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大重陽 的精彩文章:

《看好中國》獲評書香羊城十大好書
黃震:賦能金融幫助中國金融走出新路

TAG:人大重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