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早期紅軍的武器從哪裡來?子彈頭只能用地主家的這種東西來做!

早期紅軍的武器從哪裡來?子彈頭只能用地主家的這種東西來做!

從1927年南昌起義到1930年,先後建立大小十幾塊革命根據地,遍布江西、福建、湖南、湖北、廣東、廣西、河南、安徽、浙江、陝西、四川等10多個省300多個縣,約有紅軍10萬人。

長期革命戰爭、人民武裝力量的擴大、武器彈藥的大量消耗,迫使紅軍必須建立自己的兵工廠,以便對損壞的武器的維修、子彈的復裝以至武器的製造等。

紅軍的武器來源有三條途徑:一是自製,也就是在起義前紅湘戰士自己動手製造刀、矛、梭標等;二是取之於敵,也就是奪取軍閥部隊手中的槍炮;三是奪取之槍械,由於長期使用易損壞,又需補充彈藥,這也就是紅軍建立兵工廠的主要目的。

我軍最早的兵工廠是1927年5月,中共東江特委創立的設在廣東惠陽縣高潭洞鄉周圍山區的兵工廠。

為了解決武器彈藥問題,東江特委決定招集農民自衛軍中會打鐵的工匠,成立一個修械組。最初,修械組只能生產子彈。子彈的來源是戰士們作戰用過的廢彈殼和撿取敵人的廢彈殼。

不管生產何種武器,都得從尋找原材料入手。在那戰火紛飛的年代裡,尋找原材料談何容易。當時只好把地主豪坤家沒收來的錫鉛壺等熔化後,鑄造成子彈頭。

火藥也是從敵人那裡繳來的,經浸洗、去銹、整形等工序,裝上火藥和彈頭,再配上底火,子彈就製成了。

1927年0月,一部分南昌起義軍來到中洞鄉一帶,與東江農民自衛軍合編為中國工農革命軍第二師。於是,在原修械組的基礎上擴大規模為兵工廠,廠址設在中洞鄉大半坑和炮台山東的山腳下,有工人100多人。

當時使用的工具主要有手搖台鑽、大老虎鉗、咬鉗、剪鐵鉗等。為了加強火力,工人們研製成土槍和鑄鐵炮等武器。鑄鐵炮發射球形生鐵彈,裡面裝有炸藥,外形與古炮的炮彈相類似,雖然威力遠遜於現代火炮,但敵人卻很害怕它。

1927年農曆年底,工農革命軍和新組建的農民自衛軍圍攻反動頭子江達三的石樓,初攻不下,後來搬去了鐵炮,幾炮便把它攻下來了。

最大的紅軍兵工廠是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箭河地區的總部兵工廠。

1930年6月,經鄂豫皖革命軍事委員會決定,把各地區白手起家建立的修械所集中在箭河地區組建成總部兵工廠,從部隊選調稍有文化的年輕戰士充實力量。

到1932年已具有一定規模,擁有工人1400餘人,20餘部機器,配有小型發電機組。不僅能修配繳獲的槍械,而且可以修配迫擊炮,大量復裝槍彈,生產不同類型的手榴彈,有瓜型的「金瓜彈」,有帶尾巴的「馬尾巴彈」,還有「烏龜彈」等。

他們還千方百計就地取材,利用楓樹自製大炮,其製法是先把楓樹榦掏空,外加鐵箍裝上10斤黑火藥,12發射發1束的迫擊炮彈。

1932年6月,蔣介石調集30萬兵力向鄂豫皖革命根據地進犯,這就是所謂的「第四次圍剿」。紅軍兵工廠除留下一少部分就地堅持鬥爭外,組成一支精悍小分隊轉移到四川,於1933年春抵達川北、組建了通江兵工廠。

1934年紅軍攻克綏定府,擊潰軍閥劉存原,繳獲了他經營多年的兵工廠和造幣廠。這個兵工廠有機器多台,包括製造全新槍彈的設備,以及一大批原材料。

紅軍還動員了一批技術工人,大大地武裝了通江兵工廠,人數增加到1500人,還有火力發電做動力。

為了擊退四川「剿總」劉湘20萬軍隊的「圍剿」,紅軍總部命令兵工廠在5個月內製造出10萬枚手榴彈和10萬發槍彈的緊急任務。

兵工廠戰士日以繼夜,加緊戰備生產。材料不夠,他們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發動群眾收集破銅爛鐵,僅用了兩個半月的時間,提前完成了這一艱巨的任務。同時還修復了20門山炮、200門迫擊炮、20挺機槍和2萬支步槍。

距前兩座紅軍兵工廠建廠稍晚的是井崗山革命根據地的兵工廠。井崗山革命根據地的兵工廠創始於1931年9月,即第三次反「圍剿」的最後一個戰役。

紅軍在江西興國縣殲滅敵韓德勤部隊,激獲了大批槍支。為了儘快修復這些槍支,壯大紅軍力量,中央軍委決定在白石籌建一個七、八個人組成的修械所。

同年10月,中央軍委決定,把紅三軍團修械所、江西省蘇維埃政府平田修械所和白石修械所合併,在興國縣蓮塘區官田成立中央軍委兵工廠,准屬總供給部,廠長是紅一軍團後勤供給處副處長吳漢傑,全廠有工人20名。

當時生產條件非常簡陋,全廠僅有200多把銼刀、100多台虎鉗、4座打鐵爐。廠里工人來源都是附近農村的木匠和鐵匠,從來都沒有摸過槍,困難是相當大的。其生產方式完全靠手工操作。

1932年4月,紅軍在福建漳州繳獲了敵張貞部隊的一個修械廠,動員了20餘名工人運來兩部車床,一台30馬力的發電機,一台鼓風機,還有汽油等原料,這些機器充實了兵工廠。

後來又從奉天兵工廠調來了地下黨員韓日升等3名技術骨幹,以後官田兵工廠的人員也逐步擴大到450多人,擁有兩個分廠:一個是雜械廠,一個是造彈廠。

該廠先後裝配和製造魂萬多支步槍、40多萬發子彈、6萬多枚手雷、5千多個地雷,還修理了2000多挺機槍、10多門追擊炮、兩門山炮以及大量刺刀、鐵鎬、鐵鍬,為保衛這塊紅色革命根據地立下了不朽的功勛。

我軍早期的兵工廠創始於戰火紛飛的年代裡,在物質條件和技術條件十分困苦的條件下,不怕犧牲,排除萬難,修復和製造了大量的槍支彈藥、手榴彈、迫擊炮和山炮等,成功地保衛了早期的紅色政權。不僅有力地打擊敵人,還培養了一大批兵工人才,為保存各個紅色革命根據地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說新域 的精彩文章:

她是曾國藩的後代,丈夫是開國元帥,開國大典上站在周總理身後

TAG:史說新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