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80後,你到底在焦慮什麼?

80後,你到底在焦慮什麼?

文/洛水鐘鳴

(識局微信公共賬號zhijuzk)

以前,80後從未迎來屬於自己的時代,以後也不會。

我早就想寫這個東西了。以前之所以不寫,是因為擔心它的觀點太偏激。

可是現在,我決定不再擔心這個問題。因為我發現,只要它偏激到一定程度,就沒什麼可擔心的了。

當然,親愛的讀者,既然我不再擔心,那說明你需要擔心。你得時刻提醒自己:每個「×0後」都是一個龐大的群體,什麼樣的人都有,並不是所有人都像我說的這樣。

特別是,如果你自己就是一名80後,我希望它不要引起你太多共鳴。

畢竟,給自己貼上「×0後」的標籤、並認為自己擁有「×0後應該有」的特點,是愚蠢的行為。如果你這樣做,就真的被胡煒煒拋下了。

前幾天,在我某篇拙作的留言區,一位朋友寫了這麼一句話:我們即將成為孝順父母的最後一代人,被子女拋棄的第一代人。

我把這句話念給愛人聽,她感慨萬千。母親卻在一旁說,你放屁,我一點也沒覺得你孝順我。

我忽然一愣:我不孝順嗎?我覺得我挺孝順呀。

不過仔細想想,這個問題的判斷權好像還真不在我。

之前我說過,「孝」跟「愛」的區別就在於,「愛」是權利,「孝」是義務。愛不愛,是我自己的選擇,我說了算;孝不孝,不是我自己的選擇,我說了不算。

誰說了算呢?父母長輩。他們覺得我孝,我才是真·孝。

換句話說,「我愛你」,和「你不覺得我愛你」,是可以同時成立的。但「我孝順你」,和「你不覺得我孝順你」,不可以同時成立。

這是個挺有意思的事兒。

我母親是60後,外公外婆是40後。母親覺得自己很孝順外公外婆,外公外婆也認為她很孝順。

我姨父姨媽是70後,表妹是90後。表妹覺得自己不必孝順姨夫姨媽,姨夫姨媽也認為她不必孝順。

他們都很和諧。唯獨80後的我,在這一點上跟60後的母親存在嚴重分歧。

後來我總結了一下分歧產生的原因,得出的結論是:母親和外公外婆都認為「愛」就是「孝」,表妹和姨父姨媽都認為「愛」不是「孝」,一致的三觀讓他們溝通起來不費勁。

可我和母親恰好處在了三觀轉變的「斷層」上。

這麼說來,姨媽和外公外婆之間應該也有「斷層」才對。我把這個問題拋給姨媽,對方回復了言簡意賅的四個大字:習慣就好。

姨媽說得沒錯。

當一個社會從舊的時代邁進新的時代,總會有那麼一兩代人生活在兩個時代的夾縫中。80後就屬於這個情況。

所以這個事,沒別的辦法,只能習慣。誰讓他們趕上了呢。

當然,他們「趕上」的事有點多。比如課改開始深入推進,比如分房和分配工作開始取消,比如計劃生育開始嚴抓嚴打,等等,他們都趕上了。

但這也沒辦法,畢竟他們是在改開的春天裡長起來的人。春天嘛,希望大大滴有,風雨也大大滴有,一切看上去都不那麼確定。

「不確定」意味著風險,也意味著機會。然而這一切跟80後的關係又不大,因為那時他們還太小,既扛不了風險,也抓不住機會。

他們只是接受了這種氣候的熏染。

等他們長到二三十歲,真需要機會的時候,機會好像又不那麼多了。只剩下那被「不確定」塑造的思維習慣,改不了。

這獨特的氣候,造就了80後獨特的孤獨。無論向前向後,他們都找不到共同語言。

80後有一種60後和00後都不能理解的糾結。

「你怎麼能做這樣的事呢,這讓別人怎麼想?」60後往往這樣說。

「你想做什麼事就去做,管別人怎麼想幹嗎?」00後往往這樣說。

他們都不理解,80後恰恰是一群「我想做自己願意做的事,但我又在乎別人怎麼想」的人。這群人開始有了「遵從自己內心」的想法,卻又拋不開「追求外界認同」的慾望。

這是擁有集體回憶、又渴望與眾不同的一代。

你看,90後、00後們很少有普遍性的集體回憶,但80後有。比方說,90後完全可以做到你看你的海賊王、我看我的喜羊羊,而80後雖然也看這些,但他們小時候基本是男生都看《聖鬥士》,女生都看《美少女戰士》。

因為沒得選啊。

可能他們自己都沒意識到,恰恰是這「沒得選」的回憶和「選擇做自己」的願望交織在一起,讓他們對「出類拔萃」的渴望尤其強烈。

「我要超過我的同齡人」。

每一代人中,總有那麼一些人渴望超過自己的同齡人。只是「超過」的標準不同而已。

60後的標準相對比較簡單:錢比別人多,權比別人大,開的車比別人好,生的孩子比別人有出息,就算「超過」了。

00後的標準則更加多元:我會彈的琴你不會,我看過的動漫比你多,我的貼吧賬號比你等級高,我有的手辦你沒有,我去過南極你沒去過,都算「超過」。

80後呢,他既不簡單,也不多元,而是兩種標準的糾結體。一方面,他們很為自己的優點驕傲,比如那些三十多歲還保持著健美身材的男士,多半有點瞧不起那些大腹便便的油膩同齡人;另一方面,他們的眼光又很世俗,比如那些三十多歲還保持著健美身材卻只能開奧拓的男士,多半有點嫉妒那些大腹便便卻開奧迪的油膩同齡人。

他們當然知道,如果希望堅守自己的內心,就不要指望別人認可,要是希望得到別人認可,就只能回到「大眾點評」的軌道上來。但他們又總是下意識地希望自己小眾的優越感能得到大眾的讚賞。

拜託,如果你用自己的標準要求別人的眼光,又用別人的眼光衡量自己的標準,你不焦慮,誰焦慮?

這次「胡煒煒套現事件」之所以引起80後的廣泛焦慮,既不是因為胡煒煒本人是80後,也不是因為80後到了應該焦慮的年紀,更不是因為80後無知到連什麼叫「套現」都搞不清。

只是因為,這個事件觸碰了大部分80後的痛點:他們不想過一眼望到盡頭的生活,但當他們抬頭望去,又分明望到了生活的盡頭。

就這樣毫無光彩地老去嗎?他們總是問自己。

所以,與其怪那些「無知炒作」的文章不道德地消費了80後的焦慮,不如說80後借那些文章主動宣洩了自己的焦慮。

不信你看,我爺爺看到李嘉誠,他不焦慮,我母親看到馬雲,她也不焦慮。唯獨我看到胡煒煒,焦慮。

他們早就認定,自己成不了李嘉誠、馬雲,所以壓根不關心自己是不是被「拋下」了。但我會問,我為什麼不能成為胡煒煒呢?我被她「拋下」了嗎?

當然不可能所有人都成為胡煒煒啊,要真那樣,誰來騎摩拜單車?這個道理我懂。

可我的內心還不夠強大,我需要一個胡煒煒來提醒自己,即使在這樣的大環境中,夢想仍有可能,奮鬥仍有希望。

這當然會產生焦慮。但如果非要從焦慮和麻木之間選一個的話,我還是選焦慮吧。

焦慮不完全是壞事。

因為焦慮的背後,是掙扎,是野望,是不肯「知天命」的倔強。

所以,如果我有什麼要祝福那些生活在三觀夾縫之中的80後的話,我只想祝他們,永遠不要到達「知天命」的年紀。

這可不是詛咒。我只是說,世上沒有天命,只有人命。

幹了這碗雞湯,去拚命吧。活出個樣來,給自己看看。

您可以同步在新華網、搜狐、今日頭條、騰訊網、天天快報、和訊等11個知名平台查閱和識局微信同步推出的內容。

zhijujk | 識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識局 的精彩文章:

教育不是不該減負,但問題是減什麼負

TAG:識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