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美國1周20次地震,環太平洋火圈今年格外活躍?專家:一切正常!

美國1周20次地震,環太平洋火圈今年格外活躍?專家:一切正常!

最近一周的時間裡,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和俄克拉荷馬州的居民過的真是提心弔膽。

據英國《每日快報》報道,俄克拉何馬州自上周五以來,共發生16次震感明顯的地震,4月9日發生在佩里的地震更是達到4.3級。

而過去的24小時內,加州共發生3次地震。上周四,5.3級地震襲擊洛杉磯以西145公里的海域,是2014年以來南加州發生的最強地震。雖然沒有造成人員傷亡和重大財產損失,但在聖克魯茲島造成了輕微的山體滑坡。

南加州地震中心主任維達爾警告說,5.3級地震如果發生在市區,破壞力將非常驚人。預計未來幾周內,有1/20的概率發生更強烈的地震。

而美國兩州最近遭遇的20次地震僅僅是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日趨活躍的冰山一角。這條「馬蹄形」地帶彙集了全球90%的地震,七級以上的強震比例更是佔全球的80%,全世界每4座活火山中,就有3座處於這片區域。

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的全面蘇醒開始於今年初。

1月份,4次重大地質災害降臨環太平洋地帶——分別是發生在美國阿拉斯加科迪亞克島的7.9級地震,印度尼西亞6.4級地震;日本草津白根山和菲律賓馬榮火山爆發。

聯合國國際減災署當天專門發推文警告,「環太平洋火圈」異常活躍!

進入2月份,環太平洋火圈「熱度不減」——2月6日,台灣東海岸發生6.4級地震。日本在2月11日以來共發生3次地震,分別是八條町以西103公里的4.8級地震;距離根室55公里的4.5級地震;距離德之島町103公里的4.5級地震。美國關島也發生群震,震級最高為5.7級。

有科學家表示,最近發生的一連串地質構造活動彼此之間沒有必然聯繫,不會引發「多米諾骨牌」效應。

美國西弗吉尼亞康科德大學的火山學家克里普納博士稱,這片區域發生地質活動實屬正常,否則就不叫「環太平洋火圈」了!

澳大利亞珀斯科廷大學的地質學家艾德思教授也表示,環太平洋地帶本身就是孕育地質構造和火山活動的溫床,最近密集爆發的地質災害只是時間上的巧合而已。

日本東京東海大學地震預測研究中心主任長尾壽康發表了類似觀點,他認為,環太平洋地帶確實處於地質活躍期,但就火山活動的歷史而言,這些地質活動屬於正常範圍之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氪眼看世界 的精彩文章:

如果人類滅亡,地球需要多久才能抹去人類存在的全部痕迹?

TAG:氪眼看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