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療愈原生家庭的影響是有階段的,你在哪個階段?

療愈原生家庭的影響是有階段的,你在哪個階段?

學會溝通 | 學會成長 | 學會愛

作者:周賢

· 格外導師團 ·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系統排列導師

薩提亞家庭治療師

親子關係導師

正文共: 3456字

預計閱讀時間: 9分鐘

前幾天我有一個當事人,她來訪的困難在於自己經過了一年多的學習和成長,本來覺得自己無論在與孩子的相處、還是與父母的關係上都已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最近一次不知道為什麼在與媽媽的衝突卻感到自己依然被與母親的關係困擾,依然容易傷心失望心痛,感覺無助,不知道該怎麼辦。

我們經過一系列的工作,使得我的當事人看到自己屬於內在小孩的那部分靈魂(我知道許多科學粉不喜歡「靈魂」這個詞,那就請你自動替換成「人格」,謝謝~)它的傷痕修復需要時間,這個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

我們聰明的大腦學習知識,讓我們能從記憶系統提取經驗,幫助我們形成方法進行對事件的應激產生應對,但大腦有個特徵,它傾向於提取我們最熟悉的那個應對方式(因為這條神經元鏈迴路最通暢運行速度最快),而這個最熟悉的應對機制,卻往往不是最有效的那個。

這樣一來就會帶來一個結果:你重複過去舊的應對方法,便只能得到舊的結果。因此,並非學習成長無效,也並非自己不夠努力,而是要形成一個大腦新的自動化鏈接反應,它需要時間。也正因為如此,我們常常說的原生家庭對我們那些影響,「修復」起來需要時間,它是有階段的。

第一階段:無明

不知道有原生家庭的問題

這個階段的人大致分成兩種。一種大家比較熟悉,就是常與父母相愛相殺、然後結婚後與伴侶相愛相殺、生了孩子後繼續與孩子相愛相殺……所謂相愛相殺,其實就是見不到想念,但見到了沒過多久就開始爭吵衝突,無法和睦相處,這些人並不知道這背後有原生家庭和童年經歷的影響,只是覺得痛苦。

另一種跟上一種相反,他們可能顯得平靜理性,有些看上去還挺友好,他們與家人或者大多數人都保持著「淺層」的交流,無法建立深層次的關係,他們大多數的人際關係都是相敬如賓(冰)。你若問這些人「原生家庭」,他們可能覺得荒謬、他們會答「一切不是挺好么」。

前幾天《南方周末》評論版「正本清源」系列之二發表了一篇文章《原生家庭不是各種心理問題的根源》,標題倒是挺好的,因為事實確實如此,我個人非常贊成原生家庭並不是各種問題的根源,我們提這個名詞,做這些工作,從來都不是讓人拿它背黑鍋或者甩鍋用的。

但是,南方這篇文章在我看來,這麼好的立意寫的卻挺糟糕,硬生生的論述成了「心理學的遺傳和環境決定論之爭、原生家庭對個人心理的影響遠沒那麼大」,這就真的需要正本清源一下了。

破一個作者使用的看起來最有利的論據:「根據RobertPlomin主編的經典教科書《行為遺傳學》,我們所具有的主要特質(比如智力、情緒、性格和健康),要麼受先天影響最大,要麼受非共享環境影響最大,而受共享環境影響常常很小。只有少數具體的特質(比如依戀)主要受共享環境的影響。」原意應該是要證明原生家庭屬於「共享環境」,所以對個體的主要特質影響非常小。但是——讓我們看看「非共享環境」的概念吧?

「非共享環境」最初是由弗吉尼亞大學的心理學家桑德拉·斯卡爾和賓夕法尼亞大學的行為遺傳學家羅伯特·普洛敏提出的,他們用此概念來說明在相同環境條件成長的兒童的個體差異。

所謂「非共享環境」就是針對個體的特殊環境,它可能是僅僅被一個孩子經歷的事情或條件,例如長期的疾病或被父母粗暴地對待,以及最小的孩子受到的特別對待;也可能是孕期事件——缺氧或缺乏營養、細菌感染、各種非遺傳的意外事件等等。

兒童的差異主要是由非共享環境引起的。這種非共享環境既包括兒童塑造的個體環境又包括源於父母的基因型環境。讓我們想一想,這樣的「非共享環境」難道能撇除原生家庭?

事實上,對於所有的人,家庭都是我們最早開始建構信念的地方。信念是指由想法、圖像和感覺所構成的東西。家庭也是我們最早開始感受情緒的地方。我們的無意識就像一片無邊無際的大海,充滿了能量、符號、原型和感覺。我們的心會對這些無意識的感覺產生反應,因而出現負如悲傷、恐懼和憤怒等,這種反應就是情緒。這些情緒基本都是你在小時候跟家人互動時產生的。

家人中最具重要性的是照顧我們的人(通常是媽媽,有時候是爸爸或親戚),其次是掌大權的人(通常是爸爸,有時候是媽媽或親戚),最後是兄弟姐妹及其他親戚。我們的生命早期在跟這些人的互動中,可能會感受到強烈的情緒,有正面的,也有負面的。這在我們建立起對自己的想法和信念系統的過程中,有關鍵性的影響力。

而人的信念系統有什麼用呢?

有句話說——種下想法,就得到行動;種下行動,就得到習慣;種下習慣,就得到人格;種下人格,就得到命運。這就是原生家庭能對我們產生的影響。

處在第一階段的人,是不知道自己深受影響的。

第二階段:嘗試

開始明白原生家庭有問題

開始重建自己的界限

當我們開始意識到有原生家庭的問題,大多數人就會嘗試和原生家庭進行一些分離,開始重建自己的界限,但是這個過程通常會遇到家庭的激烈反對和攻擊,會比第一個階段更加痛苦,因為暫時還沒有辦法,也沒有那樣的能量提升「自我分化水平」,有的人就會退縮回去以前的互動模式,因為「熟悉的痛苦」反而比較好受。

就是我們常說的:受苦受難永遠比行動來得容易。

(註:個體發生自我分化的程度反映一個人區分他所體驗到的情緒與認知的能力。可以表現為個人的行為不受情感影響的程度。換言之,不論家庭的焦慮程度如何,個人的行為能夠遵循其原則的程度也就是他的分化程度。自我分化程度高的個體能夠平衡情感與認知的關係,既有強力的情感體驗和自發性的行為,也能夠自我控制,客觀地看待事物,抵制外來影響。因此,分化就是個體將自己從家庭的情感混亂中部分解放出來的過程。)

也有的人會選擇繼續走下去。開始可以劃界限,可以離開原生家庭環境,找一個相對安全的環境開始改變自己,開始找到相對安全的「代父母」來得到滋潤,但是還沒有勇氣嘗試回家。在這個階段的末期,開始能夠認識到原生家庭不僅有傷害的一面,也有好的一面,開始對原生家庭這4個字「去妖魔化」。

第三階段:反覆

在反覆中不斷修復內在的創傷

進展到了一個程度的時候,個體覺得自己有了一點力量,情緒相對比較穩定平靜,可以重新面對家庭環境中的家人了。但是回到家,往往很快就會「敗下陣來」,受到新的傷害,有時也會反擊,也會造成家人新的傷害。不得不再次逃離。經過一段時間的醫治,再回去,再逃離,如此反覆。我文章開始所提到的當事人大致就處於這個階段,所以我們在一起看清楚許多模式和情結之後,我們重點商量了如何應對「敗下陣來」的情景新的行動和方法。

這個階段會持續一個很長的時間,因為它需要長時間的練習和覺察。真正的療愈是包括安全感、情緒按鈕、內在誓言、自我認知、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界限感的把握及其他人生的方方面面的,一直到在所有的這些問題上,我們都已經有了比較成熟穩定的認知,我們才能不那麼容易地被「戳破」,不再那麼輕易地潰不成軍。

第四階段:穩定

形成對自己的保護

基本可以和家人穩定的相處

在這個階段,經過「千錘百鍊」後,雖然偶爾還是有「戳破」的時候,但是對自己可以不再回到原來原生家庭的循環模式已經有了相當的信心,可以允許自己有被「戳破」的時候,也可以迅速的調整回來。

因此可以做到對自己的保護,可以和家人穩定的相處,至少可以做到當受到家人攻擊的時候,可以不攻擊回去,不造成新的傷害。

第五階段:凈化

在愛的關係中自由

在前面的階段裡面,我們都是防護的狀態,我們和家人之間的關係,就好像隔了一層膜,風和日麗的時候,我們就出來承受一點天倫之樂,天氣一變,我們就趕緊把自己保護起來了。有緊張,有防護。

到了最後階段,我們好像變成了一個「凈化機」,可以將所有好的寶貴的情感、愛、經驗留下,將有毒有害的部分濾除,那些再不會對我們有什麼影響。即使是在有人暴跳如雷的時候,依然可以將對方的動機細分開來,學會了站在不同人的角度用不同的視角去看問題。

我們知道人和人太不一樣了。我們照顧不到所有人的視角,因此每個人也只能去做自己,每一個人也都是他們自己,不必為了取悅任何人而放棄自己的原則以及內心真正覺得是對的東西。

於是我們可以很放鬆的享受家人的愛意和關懷,也可以很自在的在他們需要的時候給他們一些愛的澆灌。

在這樣的關係裡面,我們變得溫暖、滋養和自由。

結語

沒有一條河流

是筆直地流向大海

只要它的目標和方向不變

它的枯水期,暫時的停滯

它所走的所有彎路

遭遇的坎坷和挫折

都是在

流向大海

(註:這篇文章我參考了網路文《原生家庭的七個階段》,如有侵權,請作者隨時聯繫,我將予以署名更正,謝謝!)

END

一站式

身心靈成長平台

幸福從心 悄然綻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悄然文化 的精彩文章:

「不知死,焉知生」:當我真正懂得清明

TAG:悄然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