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被普京拉斷門把手的軍車服役了 負責保衛鎮國重器

被普京拉斷門把手的軍車服役了 負責保衛鎮國重器

龐大的「白楊」M導彈與身邊的「愛國者」皮卡顯得很不協調。

1個月後,舉世矚目的俄羅斯勝利日閱兵就要開始了。日前,俄羅斯在莫斯科近郊阿拉比諾訓練場進行了閱兵綵排。相比高大威武的坦克、導彈,跟隨在「白楊」M旁邊的一款武裝皮卡顯得格格不入,而這款綽號「愛國者」的俄制皮卡還曾令俄總統普京手足無措。

圖為「愛國者」皮卡與五十鈴D-MX與美國福特「猛禽」F-150皮卡數據對比。

2016年5月12日,俄總統普京在索契參觀俄軍新型「愛國者」越野皮卡時,打開車門時竟將車門把手拽下,場面一度相當尷尬,隨後國防部長紹伊古嘗試打開門鎖按鈕也以失敗告終。這款令普京手足無措的皮卡,正是俄羅斯國產的UAZ-3163「愛國者」皮卡車。這款「愛國者」皮卡由俄羅斯最大的越野車廠商UAZ研發製造。從俄羅斯公布的外形尺寸來看,「愛國者」皮卡明顯小於福特「猛禽」等全尺寸皮卡,與五十鈴D-MX皮卡相似。

「愛國者」被拉壯丁,很大程度上源於「虎」式裝甲車難以過關的國產動力。

閱兵圖片顯示,「愛國者」皮卡配備了1挺12.7mm機槍與1門30mm榴彈發射器。該皮卡出現在俄軍中,很可能源於俄國防部長紹伊古在2016年提出的「超輕型旅」。儘管該部隊中配屬了裝備BTR-82A裝甲車的摩步營,以及裝備迫擊炮、速射炮、火箭炮與反坦克火力的支援部隊,但裝備「愛國者」皮卡的輕裝機動摩步營卻是整支部隊的核心。但「愛國者」作為民用車輛卻並不適應軍用用途,之所以被「拉壯丁」還是因為瘸腿的「虎」式裝甲車。

「虎」式裝甲車的俄制動力體積大、可靠性差,與國外發動機差距明顯。

1997年,俄羅斯著手研發一款類似美國「悍馬」的高機動輕型裝甲車,直接產品就是在2000年試裝部隊的GAZ-233036 型裝甲車,綽號「虎」式。儘管「虎」式裝甲車從提出需求到試裝部隊僅用了3年時間,但對隨後的發展卻相當曲折。「虎」式裝甲車早期採用美國康明斯公司的B214型6缸增壓柴油機(180千瓦),但隨後受制於美國禁運,不得不換裝國產的GAZ562型柴油機,不僅最大功率降低33千瓦,而且體積更大,可靠性始終難以過關。

面對B+與A級越野路面,即使經過魔改的皮卡也會望而卻步。

正是源於「虎」式裝甲車的動力局限,使得俄羅斯不得不選擇民用底盤裝備「超輕型旅」。甚至是「白楊」M導彈的護衛部隊也配備了不少「愛國者」這樣的「民轉軍」的車輛。但「白楊」M作為俄羅斯在西伯利亞荒原機動的重型導彈,大多的道路條件類似國內的B+甚至是A級的越野道路。對於強調運貨與非鋪裝路面長途穿越的皮卡而言,即使經過深度改裝,這種路面也堪稱禁區。而且從車輛核心技術上講,「愛國者」也與純軍用車輛相差甚遠。

軍用高機動車的剎車裝置(紅圈處)與民用車輛完全不同,可靠性要高得多。

以「悍馬」為代表的軍用高機動車通常使用雙叉臂的前後懸掛,懸臂擺幅很長,使輪胎具有很長的上下行程。同時結合門式車橋、連接在輪胎中心上方的半軸,以及設置在輪轂上輪邊減速器,使底盤的離地間隙進一步加大。更重要的是,這類車輛的剎車盤並不是位於常規車輛的輪轂中心,而是位於半軸靠近主減速器的位置。這種布置通過輪邊減速器進行減速,這種設計能通過減速增大扭矩,儘管使車輛在剎車時前後擺動較大,但可靠性更高。

中央充放氣系統是軍用車輛的標配,中國直到上世紀90年代才全完掌握該項技術。

另外,軍用高機動車的另一關鍵設備就是輪胎的中央充放氣系統。該系統能在車輛行駛在沙灘、稻田等鬆軟地面時為輪胎放氣,增加輪胎附著力。當車輛行駛在公路等堅硬路面時,再為車輪充氣以便降低油耗。但更重要的還是在實戰環境中,當單個車輪中彈或爆胎時,能為破損輪胎充氣,保證車輛能繼續行駛,脫離戰場。從目前掌握的資料來看,不僅是「愛國者」皮卡,幾乎所有民用越野車都不具備中央充放氣系統,而且加裝難度很大。

有鑒於此,「愛國者」皮卡出現在「白楊」M導彈旁邊實屬無奈,這不僅體現了俄羅斯在新一代軍車研發領域未解決核心技術瓶頸,更體現了俄羅斯軍工體系難以支撐新技術理念的建立,更令最精銳的部隊陷入「縫縫補補」的窘境。通過一款皮卡管中窺豹,俄羅斯現階段的軍工狀況令人擔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鳳凰網軍事頻道 的精彩文章:

聯參:印度五代機關鍵性能超越中美 缺點令人無語

TAG:鳳凰網軍事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