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何指導學生讀好一首古詩詞!

如何指導學生讀好一首古詩詞!

當我們聆聽名家朗讀古詩詞時,聲情並茂、波瀾起伏、感人肺腑、鏗鏘有力等詞便會一股腦在我們腦海中盤旋。我們也特別希望自己也能這樣去讀一首古詩詞。我個人認為要想讀好一首古詩詞,單憑好嗓音是遠遠不夠的,古詩詞朗讀技巧不容忽視。多年的小學語文教學,我摸索出一些朗讀古詩詞的技巧,寫出來與諸位分享。

一、了解創作背景,走入作者思想情感

古詩詞是有情感的。朗讀古詩詞,把握情感是最重要的一環。古詩詞的內容一般簡單,概括性強。僅僅幾句話,幾個字,再加上小學生文學修養不深,理解能力不強,這樣就很難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至於作者的寫作意圖,更是一頭霧水了。而當把一首古詩詞的寫作背景呈現給學生面前時,這些摸不著頭腦的東西便明朗起來,學生便可放聲朗讀了。比如唐代詩人王之渙寫的《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僅僅只有20個字。作者寫這首詩究竟是為了表現什麼,恐怕學生讀一百遍也悟不出來。這時不妨呈現它的創作背景:正值盛唐時期,詩人登上該樓。看到了此景,在詩人登高望遠中,廣闊的場景使其胸懷開闊這與盛唐人們昂揚向上的進取精神不謀而合。後兩句與『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有異曲同工之妙。分析背景資料,學生很容易得出這樣的結論,詩人所描繪的場景是遼闊無邊的,人物的精神風貌是積極向上的。詩歌的感情基調很容易就找准了。

知道了一首詩詞的感情基調後,還得清楚什麼樣的感情,用怎樣的語氣和怎樣的語速去讀。詩歌朗讀的語速,有一定的規律可循。如果表現的情感是歡快的、激動的或緊張的,速度要快一些;表現的情感是悲痛的、低沉的或抒情的,速度要慢一些;表現的情感是平鋪直敘的,速度採取中等為宜。還拿《登鸛雀樓》來說,它抒發了昂揚向上的情懷,語速就要緩慢些,語氣高昂些。

二、細品意境,讀出抑揚頓挫

古詩詞是有韻味的,怎樣把古詩詞耐人尋味讀出來,必須得根據詩歌的意境,讀出詩歌的抑揚頓挫。而古詩詞的抑揚頓挫要藉助字詞句的輕重及音長音短來完成。要想讀好字詞句的輕重及音長音短,離不開古詩詞意境的準確把握。比如《登鸛雀樓》這首詩意境壯闊,通過重讀「欲窮」、「更上」和拉長「山」「黃河」、「海」、「千里目」、「一層樓」來實現。其他的字可讀得輕一些,字音短些。一首古詩詞,在意境的指引下,重讀輕讀與音長音短有機融合,在錯落有致的變化中,古詩詞的韻味便在朗朗誦讀中淋漓盡致的表現了出來。

三、想像畫面,共鳴情感

古詩詞是形象的,是富有畫面感的。聯想畫面,很容易讓讀者身臨其境,激發讀者類似的情感,在不知不覺中與作者產生思想共鳴。《登鸛雀樓》這首詩,畫面感特彆強,徐徐西沉的夕陽,巍峨的高山,滾滾的黃河,一望無際的大海,一位站在山頂的登山者,壯觀的黃鶴樓。讀者把這些畫面組合在自己的頭腦中,會很自然的把自己想像成那位詩人,與此類似的生活場景便會觸景生情,積極進取的精神風貌油然迸發。再讀這首詩,詩人與讀者便合二為一,思想共鳴了。

四、把握節奏停頓,讀出詩歌情感

古詩詞是有節奏的。古詩詞的節奏停頓賦予它韻律美和變化美。古詩詞的節奏停頓劃分可按音節劃分和意義劃分。按音節劃分五言、七言,一般是二二一和上四下三或上二中二下三的。舉例說明,五言詩句「離離/原上/草」,七言詩句「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按意義劃分,可以下三種分法:1、根據詞或片語劃分。 一般來說,一個單個的詞或意思緊密的片語就是一個節奏,所謂意思緊密就是不能拆開來讀,如果拆開讀聽起來就會顯得不連貫,缺乏詩的韻律。

如:一歲/一/枯榮。「一歲」是一個節奏,「一」是一個音節,「一枯榮」又是一個音節。(白居易的《草》)2、根據意思劃分。 一般來說,一個意思相對獨立的詞或片語就是一個節奏。所謂相對獨立,是指在詩句中可以單獨拿出來,表示一個意思。如:好雨/知時節 。(杜甫的《春夜喜雨》)3、綜合詞、片語和意思來劃分。 這種方法是上述兩種方法的綜合,也最實用。因為在具體的詩句中,各種情形都會碰到,因此,只有把三種方法結合起來,劃分節奏才能得心應手。

指導學生朗讀古詩詞時,如果注意了以上幾點技巧,就會朗讀的很到位了。在朗讀中只要不斷加強訓練,就一定會把一首古詩詞朗誦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