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數據時代的隱私保護

數據時代的隱私保護

基於大數據為消費者精準畫像,是互聯網經濟的突出特徵。在這個數據海量更新的時代,沒人知道哪些數據會成為未來商業發展的重點,擁有足夠多的數據才是重點,搜集的數據越多,營銷價值就越大。所以,用戶信息被大量挖掘,暴露在陽光之下。3月份,Facebook泄露用戶信息的醜聞霸屏全球社交媒體,上周,我國工信部通報「WiFi萬能鑰匙」和「WiFi鑰匙」侵犯用戶隱私。

用戶信息安全一時成為熱門話題,百度總裁李彥宏公開發表言論:中國人對隱私不敏感,願意用隱私換取便利。眾多知識分子奔走呼號:隱私已死。大數據時代的隱私還能被保護嗎?下面就讓我們來探究一下這個問題。

國內APP獲取隱私信息現狀

調查表明,為了收集用戶信息,在大數據時代佔據市場先機,一些APP過度索取消費者許可權的情況近乎「瘋狂」。據《2017年中國手機隱私安全報告》,近九成APP有讀取用戶信息的許可權,其中27.8%的安卓軟體有越界獲取隱私許可權,用戶信息安全岌岌可危。

這些越界獲取隱私許可權中,包含眾多敏感許可權,比如越界讀取通話記錄、監聽手機通話、撥打電話,極大地削弱了了用戶的使用安全感。

同時,和國外對比,同一app,國內版軟體竟會要求更多許可權,我們是被蒙上了歧視濾鏡嗎?以亞馬遜為例,亞馬遜官方商城app在google play上架的版本僅申請了21個許可權,而在中國發行版本所申請的許可權卻有41個之多。

造成這種情況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比如google存在隱私保護政策,而國內沒有涉及;又如google自有服務框架來實現推送和記錄,國內app大多只能利用三方API實現這些功能,而三方API通常要申請額外的許可權。種種因素,無疑加大了用戶隱私泄露的風險。

此外,用戶對於自己信息的知悉情況也讓人擔憂。據記者走訪調查100餘位手機用戶,超過20人在下載安裝App時不會注意看授權許可權條款,便直接同意安裝, 「字太小了,而且都是一長篇,所以基本不看。」在注意到「授權條款」的80人中,有8層人表示,儘管認為條款中包含了不必要並可能對自己產生威脅的授權,還是必須允許這些許可權,否則將無法使用APP。

問題總結

首先是強橫的許可權捆綁,平台方野蠻設置,禁止許可權,便無法繼續使用軟體。這種情況下,侵犯用戶權益的事件一旦發生,平台方的責任不可推卸。第三方通過你的平台竊取用戶信息、推送不良信息,平台是無法置身事外的。淘寶賣假阿里難脫干係,這次信息泄露臉書也難脫責任。今後,企業應該明白,個人信息收集得越多,安全隱患就越大,肩負安全管理的責任也就越重。即便是平台方使用數據,也得與用戶簽訂認可協議,否則也不能隨意推送宣傳信息。隱私保護應當成為企業發展立足的一個商業倫理。

其次是淡薄的隱私意識,用戶未意識到或已經意識到而不重視可能產生的信息安全問題。正如李彥宏說的那樣:願意用隱私換取便利。公平公正不會自動生成,這需要每位用戶權利意識的覺醒和積極勇敢地維權。

最後是我國目前個人數據信息保護立法方面的缺位。利用大數據營銷是否合法,這方面國內的法律監管是嚴重滯後的。繼去年出台《網路安全法》後,公安部日前又發布了《公安機關互聯網安全監督檢查規定(徵求意見稿)》。關於隱私保護,國內法律可以說剛剛起步,路漫漫其修遠,建立一套合理的保護和使用個人數據的機制尤未可期。

數據掘金時代,告別信息「裸奔」,構建隱私和商業的平衡,需要各方合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潤普達大數據 的精彩文章:

中潤普達新聞快報

TAG:中潤普達大數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