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增加獻血頻率未致重大副作用

增加獻血頻率未致重大副作用

增加獻血頻率未致重大副作用

英國劍橋大學的Di Angelantonio E等人發現,男性每8周獻血一次,女性每12周獻血一次,沒有任何重大副作用,並可能有助於增加血液庫存。

研究人員將英國的標準實踐與其他國家使用的更短的獻血間隔進行了比較。

在男性中,與獻血間隔12周組(標準)相比,8周組每個捐獻者2年間平均血液量增加了1.69個單位(約795 mL)。在女性中,與16周組(標準)相比,12周組增加了0.84個單位(395 mL)。各組在生活質量、體力活動或認知功能方面沒有顯著差異。然而,與標準頻率組相比,更頻繁的獻血會導致更多的與獻血有關的癥狀(如疲勞、呼吸困難、昏厥、頭暈和不寧腿,尤其是在男性中),更低的平均血紅蛋白和鐵蛋白濃度,以及更多的因低血紅蛋白而推遲獻血。

Lancet 2017;390:2360-2371

ACS後現有篩查工具可準確識別抑鬱患者

美國杜克大學的Nieuwsma等人發現,在急性冠脈綜合征(ACS)患者中,用抑鬱症篩查工具進行抑鬱篩查是準確的;認知行為療法(CBT)聯合抗抑鬱藥物可以適度改善心理社會結局。

ACS患者具有抑鬱風險。為評估抑鬱症篩查工具的診斷準確性,及對成人ACS事件3個月內抑鬱症多種治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進行比較,研究人員開展了一項系統綜述。

在10項研究中,6項研究的證據表明,一系列的抑鬱症篩查工具具有可接受的診斷靈敏度性、特異度和陰性預測值(70%~100%),但陽性預測值低於50%。貝克抑鬱量表第2版(BDI-II)是使用最多研究工具。一項大型研究發現,與常規治療相比,CBT和抗抑鬱藥物的組合改善了抑鬱癥狀、心理健康相關的功能及總體生活滿意度。

Ann Intern Med 2017;167:725-735

新化合物阻止漸進性腎病進展

美國哈佛醫學院附屬布萊根婦女醫院的Zhou等人發現了一種阻止腎濾過細胞丟失並恢復腎功能新化合物——AC1903。

目前對局灶節段性腎小球硬化症(FSGS)的治療包括非特異性藥物的超適應症用藥,這些藥物不會改變疾病的進展,並與毒性產生有關。遺傳性FSGS由激活Rac1的突變引起,並且Rac1誘導足細胞中TRPC5離子通道活性激活和骨架重塑。然而,TRPC5激活是否介導FSGS的發生和進展,目前尚不清楚。

研究人員發現一種小分子——AC1903,其可特異性阻斷蛋白尿大鼠腎小球中的TRPC5通道活性。AC1903的長期給葯在FSGS轉基因大鼠模型中能夠抑制重度蛋白尿,並可防止足細胞喪失。這些數據表明,TRPC5激活導致了FSGS,並且TRPC5抑製劑可能對治療該病具有一定價值。

Science 2017;358:1332-1336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命新知 的精彩文章:

你的身體里藏了一個鍾
WHO公布耐葯菌排名

TAG:生命新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