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家教中的心理撫養

家教中的心理撫養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研究生導師李玖瑾說:父母是子女在生活中一切言行舉止的最早啟蒙老師,對孩子來說,家庭環境類似母親的子宮。母親的子宮是孩子的第一宮殿,家庭環境是孩子的第二宮殿。孩子沒有好壞之分,只有進步快慢不同。

聽完李教授在網路上關於教育孩子的一些有效方法,心裡感觸頗深。每個孩子的家庭教育真的非常重要,許多有問題的孩子都是在小時候錯過了那一段黃金教育時期。從小讓孩子學會心中有他人,遠離自私;學會忍耐,學會挫折教育等等。這些都是非常有用的家庭教育理念。年輕的父母們真的應該好好補一補這節課。

李老師說,在孩子18歲之前,父母仍然有很多機會。無論什麼教育,情感都是第一位的,然後,規矩才能立下來。很多家庭有一種寵溺,但沒有情感。寵溺是什麼?把孩子當成一個可愛的動物來養,當孩子一旦達不到自己的目的以後,就開始責怪。真正好的情感應該是一種陪伴。你成功的時候,我為你高興,你失敗的時候,我在你身邊。如果早期錯過了陪伴孩子,只要在孩子還沒有離開你,單獨走上社會之前,還能補救。你只要做到:第一,真的做他的陪伴者。第二,要堅持原則。她非常贊成美國一位教育家「和善而堅定」這樣的教育理念。

面對「在撫養孩子的過程中,父母應該如何分工?」這個問題,李老師這樣回答:傳統的慈母嚴父、棍棒下出孝子,我不太贊同。我比較主張的是嚴母慈父。父親恰恰是因為你有力量,而不要輕易使用暴力。最有力量的應該是心力,也就是說你能讓孩子在心裡尊重你、佩服你。你要在孩子最為難的時候、他不知道該怎麼做的時候告訴他怎麼做:第一,這個事眼前是大事,但回過頭看就不大了,要給孩子一種胸襟。第二,告訴孩子,我有力量,但我不隨便濫用,而是給你一種朋友的感覺,給你建議,告訴你該怎麼做。父親,要理性和善。母親,要堅定不寵溺。

面對「有些學生因為學習壓力大等問題」李教授說:家長要善於細心地觀察孩子,從孩子的一舉一動和支言片語中去發現孩子的求知慾。孩子的理性是不斷成長的,不要餵養他們,而要引導他們。孩子的身上存在缺點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作為孩子人生領路人的父母缺乏正確的家教觀念和教子方法。她認為孩子在初中這個階段,父母要關注的是孩子的學習樂趣在哪裡,以及未來想做什麼。父母要幫助孩子找到他自己的價值,而不是簡單地逼迫他達到一個怎麼樣的高度。當孩子找到自己的價值後,就會知道能做什麼,能夠感受快樂和成功,就不會和父母發生勢不兩立的情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為好家風點贊 的精彩文章:

【親子教育】父親箴言

TAG:為好家風點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