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遵化麒麟山樑老道其人其事

遵化麒麟山樑老道其人其事

梁老道,本名不詳,道號靜虛,同治七年(1868年)生於家鄉西營。因出家在麒麟山(也叫平山頂,以下同),家鄉父老尊稱為「梁當家的」。梁老道自小便出家,當了道士,在山上潛心修行,很有些功夫。梁當家的「身高一米八,體重近二百,白髮披肩,慈眉善目,活像南極仙翁」。

梁老道修行的地方叫麒麟山,為當年康熙皇帝所賜名。山上有廟宇,有石碾,有水井,地勢險要,風光優美。麒麟山上有個「白毛洞」,洞內,為規規整整的石屋,長約4米,寬約3米,高約2.5米。洞內四壁、頂棚非常光滑、平整,靠北面,為5尺高、二尺寬石台。洞外,是千仭石崖,一條崖間小路曲曲折折通向山頂。其實,這根本不能算路,只是一個一個腳窩,或深或淺,點綴其間。梁老道非常喜歡到這裡參禪打坐,尤其是夜深人靜之時,月明星稀,萬籟俱寂,老人家便從崖間穿行,如履平地般來到「白毛洞」,端坐台上,手捻佛珠,面壁思過,那是何等的境界!

梁老道是出家人,以慈悲為懷,常常下山助人。他助人方式有兩種:一是做法事。這大部分是有錢人家,老人去世,進行超度;二是把脈看病。不管是誰,有錢沒錢,只要求他,從不拒絕。他看病,總是眯著眼,一聲不吭,把左右二脈先後把過,然後再畫符念咒。那符是黃裱紙做成,上面畫滿各種符號,既像人,也像字,曲里拐彎,十分神秘。根據病的不同,符的處理方式也不同,有的貼在牆上,有的壓在桌案,有的當場燒成灰燼,用溫水沖服。當然,他也用藥,如活絡丹、敗毒丸、清心丸、解毒丸等,放在肩上的褡褳(俗稱雙馬子)里,方便取用。

梁老道醫術高明,許多疑難雜症經他手一治,頓時藥到病除。更重要的是,他從不收費,只在飯點時,吃點粗茶淡飯而已。錢財於他,只是身外之物,聚的再多,也沒有任何意義。

梁老道從不在山下過夜,給人看病就是再晚,也決然而然回到麒麟山,回到偏殿居住。這個規矩堅持了幾十年,從不破例。到晚年,老人家已是九十高齡,雖然步履瞞珊,仍不改初衷。麒麟山山高路險,年輕人上山都要氣喘吁吁,老人家是如何上去的呢!後來,傳說有好事者,為解開這個謎,利用夜色,偷偷跟在老人身後,欲探個究竟。只見老人來到山下,看看四周無人,即在懷中掏出一方手帕,平鋪地下,然後盤膝打坐,雙手合十,口中念念有詞。須臾,手帕飄起,托著老人,直上山頂。直看的來人目瞪口呆,大氣也不敢出。

人終有一死,梁老道也不例外。老人家羽化時,非常安詳,就像熟睡一般。按照遺囑,人們將其安葬在麒麟山頂,一處早已開鑿好的花崗岩石穴,並將生前所誦經卷、醫書及道教用品盡數入棺,然後用條石密封,並在其上堆起寶頂,以成為永久的紀念。然而,遺憾的是,文革中,有紅衛兵上山,以破四舊為名,掘開了墳墓,撕毀了經書,並將老人家遺骸扔到山下,給梁當家的身後留下了一個悲慘的結局。

嗚呼哀哉!

【遵化文史總第206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遵化文史 的精彩文章:

探尋遵化史家大墓,尋找遵化大清二品頂戴史朴的史家後人
探尋遵化天上人間——萬佛園

TAG:遵化文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