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宋徽宗輸了帝國 卻贏了美

宋徽宗輸了帝國 卻贏了美

越簡單,越難

宋是一個文明高峰。宋汝窯,是一千年了不起的大名牌!唐三彩都是花花綠綠的,但宋敢在花花綠綠中提出素樸風格。

像水仙盆做到那麼素,霧面、亮都不亮,卻很美,沒有一點花邊、沒一點火氣,完全不表現,這是很難的。就像我畫畫,還是希望別人看到後,覺得我的技巧很好,就做不到「不表現」。

南宋至元 哥窯 青瓷葵花式碗

北宋 汝窯 青瓷蓮花式紋碗

全世界至今還在仿宋瓷。冰裂紋,本來是燒壞了,但宋人覺得裡面有種滄桑美,經歷時間後,叫開片,他們用不同火溫去燒出開片。本來是敗筆、損壞卻變成美,這是很特別的宋代美學。

北宋定窯 白瓷 劃花蓮塘雙鳧紋碗

宋 景德鎮窯 清白瓷菊瓣盒 底印 段家盒子

宋 建窯 黑釉兔毫茶盞

南宋 吉州窯 黑釉葉紋碗

北宋 耀州窯 青瓷劃花牡丹紋碗

北宋 汝窯 青瓷橢圓洗

北宋 汝窯 青瓷盤

南宋 官窯 青瓷尊

南宋 官窯 青瓷棕式瓶

南宋 官窯 青瓷貫耳瓶

南宋 官窯 青瓷葵花式洗

北宋 汝窯 青瓷奉華紙槌瓶

南宋 龍泉窯 青瓷鳳耳瓶

宋 定窯 白瓷鋪首龍耳方壺

宋至元 玉鴨

宋至元 玉鳳柄洗

宋遼 玉龍紋盤

南宋至元 玉荷葉洗

宋真宗祥符元年 禪地玉冊 附玉匱部分嵌片

宋 青銅鎏金菩薩坐像

宋 張栻寫經澄泥抄手硯

宋至元 松下弈棋圖玉版

宋的版書,是全世界最珍貴的文化,我覺得它的排版印刷方式,是世界上最美的。在拍賣市場,宋版書是一頁頁賣的。十一世紀宋朝的活字排版印刷術,讓當時的知識、教育普及,造就庶民文化。還影響到十五世紀德國古騰堡聖經(第一部用活字印刷術印刷的聖經)的印刷。

世界上最昂貴的書籍,並非金箔、銀箔甚至鑲嵌珠寶的印刷品,而是中國的久負盛名的「宋版書」,這種珍奇的版本幾乎可以用「價值連城」來形容。

過雲樓藏書之 《錦繡萬花谷》前集四十卷24冊後集四十卷16冊

過雲樓由清代蘇州籍官員顧文彬建於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用來珍藏書畫圖籍,享有「江南收藏甲天下,過雲樓收藏甲江南」美譽,是中國傳統藏書文化的代表之一。

版式

從版式看,北宋刻本大都是白口,左右雙欄或四周雙欄,也有一些早期刻本採用四周單欄。南宋中葉開始流行黑口,多見於建本。版心中往往標出書名、卷次、頁碼及刻工姓名,有的還標出字數。官刻本卷末一般鐫刻有校勘人銜名,坊刻本則多有書耳和牌記。

傳世宋刻本有不少講究字大悅目,行格疏朗,如南宋兩浙東路茶鹽司刻《周易註疏》《尚書正義》《周禮註疏》《禮記正義》和紹興府刻《春秋左傳正義》等,均止八行款式。也有些宋刻本行格較密。清人江標著有《宋元行格表》,可為鑒定時參考。

書法字體

宋人工書法,崇尚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的字體,風氣所尚,也影響到版刻事業。北宋早期盛行歐體,後期逐漸滸顏體和柳體,但各地區刻書又有分別。川本顏體居多,間架開闊,字形豐滿,建本柳體居多,筆畫剛勁,字硬如骨;浙本則多歐體,纖細秀雅,字形略瘦;江西刻本既有柳體,又有歐體。明人謝肇曾說:"宋刻有肥瘦兩種,肥者學顏,瘦者學歐。"這是前人的經驗之談。

用紙

宋代造紙技術較為發達,印刷用紙品類繁多,大致有竹紙和皮紙兩類,建本多用竹紙,色黃而薄,時間長了還會變黑變脆;浙本、川本多用皮約紙,即以桑樹皮和楮樹皮為原料製成的紙張,色白而厚,兩面光潔。此外,不少地方還用麻紙印書。宋代刻本中還有用公文紙背面印書的,如黃丕烈《菱圃題跋》所記,《北山小集》用乾道六年簿籍印成,《蘆川詞》用收糧案牘印成。這種"公文紙本"流傳較少,但較易鑒別。

越困頓,越美

宋的書法我會選蘇東坡的寒食帖。他四十三歲因烏台詩獄被抓,寫了一首絕命詩,請獄卒帶給弟弟,經歐陽修等極力搶救,才下放黃州。黃州時期是蘇東坡寫《赤壁賦》《大江東去》《念奴嬌》《寒食帖》的年代,唯一留下的手稿是《寒食帖》。

我二十幾歲看到這作品時,覺得字顛顛倒倒的,有什麼好?那時我的老師說:「你將來就懂!」蘇東坡年輕時,字寫得很漂亮,《寒食帖》是在人生摔一大跤後出來的,此時的他就不在意美,而是寫得很自然。別人說這字好醜,蘇東坡自嘲這是「石壓蛤蟆體」。

這是人生最高境界,別人笑有何關係?因為我知道自己存在的意義和價值。很多東西必須在生命不同階段去領悟,我四十幾歲時看懂了《寒食帖》。現在我帶學生去看《寒食帖》,他們和我當年一樣,也說醜死了。

越溫柔,越強

我常說,故宮第一任院長是宋徽宗。一千年前他就有文物收藏的專業。他編了《宣和書譜》和《宣和畫譜》,完整整理收藏的書法和繪畫。

宋徽宗的詩帖(穠芳依翠萼,煥爛一庭中,零露沾如醉,殘霞照似融。丹青難下筆,造化獨留功,舞蝶迷香徑,翩翩逐晚風),會讓你驚訝,一個帝王可以愛美到這種程度!

宋徽宗輸了帝國,卻贏了美,他建立統治者的另一種品格,從不會蠻橫粗暴,不炫耀權力和財富。宋有一種「柔的文化」,當時西夏遼金都比宋強,但宋比他們晚滅亡,南北宋三百多年,比唐朝的二百六十年還長。

畫方面,范寬《溪山行旅圖》、郭熙《早春圖》、李唐《萬壑松風》,以前我隨故宮的老師讀書時,很「奢侈」地把這三張畫掛在一起看,現在是不可能的,因為太珍貴。

《溪山行旅圖》里一座大山,人只是走在大山大水裡一個小小的存在,這是很了不起的天人合一觀點,也是後來歐洲人談的環保觀念。宋朝人知道,人不能自大到認為可以征服宇宙,我們只是宇宙的過客,所以,用「行旅」,不是「旅行」。人要尊敬自然,要留下謙卑。

范寬的大山中峰鼎立,是穩定、不動的。到神宗時想變法,就特別喜歡郭熙的畫。因為郭熙畫早春,代表變化、解凍,線條是流動輕鬆空靈的,構圖出現S型,抓住剎那間光的變化,在雲煙蒙蒙、有與無之間的美。

到李唐的《萬壑松風》,山卻像毛筆、手指一樣細。那山峰像夢境,是非寫實的山水,他從范寬的寫實主義,轉成浪漫主義,也是北宋跨越南宋的重要橋樑,他帶動南宋畫的留白、文人詩意。《萬壑松風》是他總結北宋的一幅畫。

至今宋的書法山水畫仍是世界公認最高的品格和風格,美學影響力都沒有消失。唐朝的美是大紅大綠,到宋朝竟敢用墨來畫畫,但墨分五彩,墨比彩色還要高,淡雅反而更形成高貴。

宋 楊無咎 雪梅圖

宋朝歌頌梅花、枯木,他們含蓄內斂包容,尊重每個生命存在的意義價值,把缺陷變美,花很美,枯木也美,裂紋也可以構成美,鷓鴣斑、兔毫、窯變都是缺陷之美,美無所不在,就看你如何去發現!

| 圖片來源:閑人集 |

| 微信編輯:姚一舟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藝市縱橫 的精彩文章:

還攜筆墨向高丘——歐豪年八十回顧展
啟功和他的「黑老虎」

TAG:藝市縱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