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主機玩家準備

主機玩家準備

還記得上一部讓我如此感動的電影是《將愛情進行到底》。

就電影本身來說《將愛》算不上特別精彩,它的人物關係和眾多梗明顯的是將受眾鎖定在了伴隨劇集成長的群體。因此只有在青春期里剛好看過這部劇集的群體,才有可能對這部電影有著特殊的情感。

而《頭號玩家》不一樣,就電影本身來說,人物設定,以及情節的緊湊發展,都是成功的商業片的固定模式,這點來說斯皮爾伯格還是十分老道的。因此就算不是宅男/女,也會認可這部電影。

我個人認為對於將這部《Ready player one》翻譯為《頭號玩家》有點怪怪的,英文名的字面翻譯應該就是《主機玩家準備》。對於所有經歷過任天堂紅白機甚至更早的主機設備人都會對這句話會心一笑。「Ready player one」本身就是遊戲開始前,手握主機遙控器的玩家最熟悉的畫面。作為討好遊戲玩家的電影來說,這個名字就已經讓資深遊戲迷顫抖不已。

當然,這部電影如果僅僅只是電子遊戲的梗,那他的受眾及格局就太小了,就不會達到經典的高度,畢竟遊戲玩家再愛,也只是小眾群體。電影裡面眾多80年代經典的電影、音樂、動漫、流行元素的包袱甩個不停,可以說整部電影是對80年代流行文化的集中致敬。幾乎每一個角色都可以看出很多經典電影或動漫形象,每一段配樂都是精選的經典流行音樂,每一幀畫面都可以解讀出經典流行元素。但電影節奏有時候非常快,很多畫面一閃即過,來不及細看,於是就有很多好事者專門來發掘這些「彩蛋」,據說多達119個。我想這也正是導演的用意,即電影的主題與電影本身都將這種娛樂行為強化到最大程度。

電影的主題除了讓「玩家們」享受娛樂化本身,最終主題依然上了價值,即虛擬世界再好,也還是應該明白活在現實的美好意義。就這一點來說,電影中遊戲設計者對於戀愛沒有邁出一步和失去最好的朋友的這些現實中的遺憾的怨念,透過劇中的玩家一步步通關發現這些秘密,從而讓他們做出正確的選擇,其實這才是遊戲的真正價值,也是電影所要傳達的意思。就像電影有好壞,成功的電影不一定是好的,它可能僅僅是娛樂化商業化的成功,但好的電影卻一定成功,導演透過電影的表達形式讓人有思考,對人生有新的認知。遊戲也是這樣,不僅僅是娛樂,很多遊戲的人物製作劇情設定是製作者傳達著對人性對生活的思考與感悟,這也是遊戲被稱為第九藝術的原因。

再者,其實「Ready player one」所謂的「主機玩家準備」,對應的是「Ready player two」即「副機玩家準備」。立馬讓我回想起在那個童年暑假的某個午後,沒有現代那麼多豐富的娛樂,喝著汽水,和幾個小夥伴一起來坦克大戰,魂斗羅……

你是主人,當仁不讓的霸著主機,讓小夥伴輪流使用副機。抑或你一個人玩著主機,副機空蕩蕩的放在一邊。哪一種更快樂?

PS:電影與紅燥一時的美劇《生活大爆炸》的受眾群體高度重合。簡直就是用這部電影來鑒別爆炸粉。

再PS:這兩年上的火爆美劇《驚奇物語》也是80年代致敬劇,似乎大陸憶青春,老美戀80』s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橡皮人群落 的精彩文章:

TAG:橡皮人群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