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誦讀課》讀書筆記

《誦讀課》讀書筆記

三年級

大塊吃肉——90頁,大篇引用誦讀原文,詳細記錄誦讀過程。18課,其中,3課《西遊記》,1課《季扎贈劍》(文言文),1課《一片葉子落下來》(繪本),10課《道德經》,3課誦讀課程化的思考。按照主題分為:教學體驗和思考、誦讀內容與分析。

一、教學記錄和思考

7到14歲的兒童需要權威,7到14歲的兒童學習以記憶為主。沒有比過早喚醒孩子理性思維更壞的事情了。

寬鬆的環境、適宜的材料、謙卑的老師,這是優質教育的三個前提。

孩子的學習狀態是一波一波的,著急上火沒用。

那種看起來很美的深刻,恰似玩弄詞語與概念的輕浮與油滑!

每新學段之前,都要回顧:前一天的通三遍,更前的誦一遍。這叫「溫書」。溫書又往往伴著「講書」:有時重複舊講,有時分享新見,更多的是就某層或某句「接著上講」往深里說,而這「深一層」是老師有意留下的。貪多嚼不爛。涼水泡茶慢慢濃。一次「滿講」二十分鐘不如分兩次講。這裡有韻律,也就是道。

孩子學習不只靠大腦和積累,也靠權威的有力幫助。即便面對「又短又淺」,他們也須藉助老師的講解與范讀,才能、才樂意進入新段落。孩子對於《道德經》的喜歡,多半出於「愛屋及烏」,是對老師熱愛、信賴的一種延展。

面對孩子,老師要毫不猶豫的跟他們談偉大理想。隨著年級的升高,同一個班級、同一位老師應該就同一話題再次探討、交流。當那時,對於共同生活的回味和領悟,將令孩子獲得道德、情感、理性、意志多方面的可靠收穫。連續性是第一重要的教育原則。

小心克制自己的貪婪,自覺限制自己的權利。

孩子們大約在八九歲時開始獲得一種提高了的自我感。他感到個人的體驗增加了,而對環境的同感減少了—這是從技術意義上來說的,他和周圍環境融為體的感覺減弱了,反感增加了。因此,孩子的自我意識增加了,看問題更加客觀,領會概念的智力增強了。所以,孩子在八歲或九歲最適合於開始學習閱讀。(《做適合人的教育》第94頁)

有思考才能閱讀,能閱讀必有思考。這就是「讀書會」值得討論的地方。組織起來的討論未必不是一種扼殺和限制。原本懵懂的感悟,經過精心組織y循循善誘,成功演變為「看」起來很美的讀書課。對孩子來說,這中間的損失大於收穫:對「表面化」收穫的追求,勢必將親切、朦朧、私密的閱讀體驗固化、顯化、概念化。

當今社會及教育迫切需要的不是戰鬥,而是尊重、溝通、理解。

聆聽別人是相當重要的社交能力。為了弄明白別人所說的話而進行聆聽,實際上也不完全是一種聆聽,真正的聆聽不是被動的,而是主動跟隨另一個人的說話,或者他想要說的。一個人應該有意識地實踐和培養主動地聆聽,通過聽別人說話來洞悉他的心靈。在回應之前斯坦納提醒我們,應當仔細考慮別人的意見和感情,甚至別人的偏見。從斯坦納所關注的事情中可以看到,為什麼他堅持教師們要給學生們講故事,是為了增強他們的聆聽能力;為什麼他強調概念要滲透生活,應當真正充滿生機,他強調我們不能用僵硬的概念來理解別人。我們只能通過下述途徑才能真正理解別人,即他們成為打動我們內心的一種體驗,這種體驗是我們自己內在生命的某種東西。經常出現的情況是我們不能真正發現別人,而總是發現我們自己。這樣的考慮對人際交往具有重要的含義,應當培養最大限度地去體諒別人,要為之努力,以便在我們聆聽別人談話時能夠更好地理解別人的意思,免得互相「擦肩而過」。斯坦納之所以提出這樣的規勸,是為了教師們確實要教育孩子增強意志力,以便他們長大後具備內在的剛毅和自立自強的精神,而不是軟弱和優柔寡斷,這是斯坦納的用意所在。如果某個人的意志力過於薄弱,沒有足夠的剛強或自我的力量,他就不願意深入體察別人的思想和感受,因為他們擔心會失去自己。首先,這樣的人不會正確地聆聽別人;其次,他們會有意無意地排斥別人身上的與自己的氣質不協調的東西。(《做適合人的教育》第112頁)

可以提問,但不可以「帶著問題讀書」。

可以質疑,但絕不可以鼓勵質疑。

相信故事的力量,相信孩子的吸收力;尊重故事的力量,尊重孩子的真實需要。不要帶著解剖刀去了解生命。這是看雲對自己的希望。遙想來路,幸虧我的閱讀史都是沒有導師、導讀的野遊。儘管兒時的讀物質量不高,然而恰是自由和「缺乏」引導,我可以充分、真實地吸收——長成自己。

真實地了解孩子,從而為他們的成長服務。

一切知識都必須攜帶感情的暖流進入課堂。

實現兒童閱讀課程化,繼而推廣課程化的兒童閱讀。這是看雲在這一屆為自己定下的目標。「課程化」首先讓人聯想到課程表,這個聯想是自然的,也是正確的。

1.以《日有所誦》為材料的每天早讀的日有所誦。

2.以圖畫書為主的班級書庫保證孩子每天能夠借閱一本書。

3.以「中國老故事」為主要內容的每周固定時間的講述。

4.以《我愛吟誦》為教材的「每周一歌」。

感謝華德福理念的啟迪!這使得看雲在努力實現課程化的同時葆有如下警醒:1.四年級之前以講述、誦讀、圖畫書涵養孩子的自主閱讀力,警惕自主閱讀的求早、求深、求多、求快。而這,正是我在宣講「課程化」的時候較少提及《全閱讀》的原因。2.保持講述的單純性,警惕圖畫對兒童想像力的局限。凡圖畫書講述,都在次日重講時才出示畫面。總之一句話:萬物皆有時,閱讀應當符合兒童身、心、靈均衡發展的韻律。兒童閱讀也不能走火入魔。

二、誦讀內容與分析

三打白骨精,這樣的內容、這樣的節奏契合了「這樣的年齡」的——生理、情感與認知的需求。

出家人行善,如春園之草,不見其長,日有所增;行惡之人,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

耐性和毅力,是比本事更大的本事。

第一篇文言文:史記,季札贈劍。

一片葉子落下來,看時間也看狀態,有時一段,有時兩段,有時三段——從容不迫,慢慢讀來。整堂課地讀,邊讀邊討論。說討論其實不太合適,因為斯坦納的提醒,也因為面對的是這樣的生命詠嘆,老師一直警惕思維竄入討論。

一定要有足夠多的時日!一定要有足夠多的遍數!大致一個星期,才能緩慢醞釀出這種感覺。

老實讀書。

個人感覺孩子喜歡的原因有三:

《道德經》有韻。作為格言,《道德經》的韻不像詩那樣嚴密,是一種若無還有,存乎音更存乎氣的渾融、疏闊、富有彈性的廣韻、寬韻。這樣的氣韻賦予《道德經》深廣的回味空間。涼水泡茶慢慢濃,這種味道很難一次品出,需要你慢慢咀嚼,也誘惑你慢慢咀嚼。《道德經》所傳的難以明言更難言盡的道,一半在文,一半在韻——如生命起伏律動在字裡行間的氣韻。

《道德經》理深。《三字經》所說無非孝悌為本、刻苦自勵;懸樑刺股、光宗耀祖那點人際關係(其實是宗法血緣關係)的破事,而《道德經》所揭示者則恢宏、深邃,不離人世又超越人世。而這,恰是《道德經》比《三字經》適宜兒童的原因。兒童天生都是宗教家、哲學家,然後是藝術家,然後是科學家。來自靈界的孩子需要慢慢長入人間,相又對於兒童稚嫩夢幻的心靈來說,人間尤其是老大中國的那點瑣事破理太冷酷、太堅硬、太狹隘,也太勢利。兒童渴望對於宇宙有完整的感知(而不是知識),這種感知必定朦朧也應該朦朧,只有這種朦朧然而完整的精神需要得到滿足,將來他們行在堅硬大地上的步伐才會踏實有力。《三字經》哪裡算「經」!《日有所誦》二年級附有《三字經》,是讓學生知道古代孩子讀些什麼。

適度講解。下文收錄的是最近三天的講解。準確說,這是對「適度講解」的嘗試。感謝學生,讓我再一次深入學習《道德經》比起從前的獨學,教學相長的這一路,真是愉快的精神之旅。

教師第一重要的職業境界是什麼?是學習,是永保孜孜不倦的學習狀態。

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做人的根本是什麼?善良,安靜,勤奮。

四年級

詩歌、寫作。66頁,14課。其中,4課《沙與沫》,4課其它文(詩歌為主),2課寫作,1課詩歌教學,1課主題閱讀(「存在著」的橫向聯繫),1課愛情(彼得潘),1課回顧展望(綠姆指)。分為:教師戒律、誦讀內容、寫作指導三個部分。

一、教師戒律

忘記和放鬆,是放假的意義所在。

不能奢望教過的孩子都能記得。不能催逼孩子!奢望導致失望,而逼迫催促的結果是讓孩子心情更加緊張,思路更加堵塞——而欲速不達的老師呢,只能自食其果地大失風度。

看雲無比重視朗讀,最靈醒的課堂時間從來都用於朗讀。看雲反對無指導地呆讀。遇到要求背誦的內容,必劃分層次、弄清結構。如此做不僅讓背誦變得輕鬆,還能通過朗讀以感性方式涵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

王小波:對於偉大的作家我們能做的,就是安靜地閱讀他的作品。有些文章是不能討論的。老師只該和孩子一起將經典完整地吃進身體,完整地沉在心底。大道無言。低到塵埃,然後開出花來。安靜吸收的狀態最美,也最養人。

「真實」比「正確」重要。真實的解釋如同種子,隨著年齡、經歷的增長,孩子可以豐富之、更新之。這樣的解釋往往顯得不夠嚴謹——然而種子的生長空間正在於此。光是從縫隙進來的。

你們必須竭盡全力培養在孩子面前做正確的事的習慣;你們所信奉的教育格言必須成為你們的第二天性。(《斯坦納給教師的實踐建議》第48頁)

二、誦讀內容

他們那些修長的枝柯互相附魔,像盲人一樣,以確信大家都在。每當狂風勁吹,想把他們連根拔起,他們就張拳怒目,揮動手臂。平時他們只是和睦地輕輕細語。(《一個樹木的家》)

我永遠在沙岸上行走,在沙土和泡沫的中間。

高潮會抹去我的腳印,風也會從此把泡沫吹走。但是海洋和沙岸,卻將永遠存在。(《沙與沫》)

僅僅在昨天,我認為自己只是一個碎片,無韻律地在生命的蒼穹中顫抖。

現在我曉得,我就是那蒼穹,一切生命都是在我裡面有韻律地轉動的碎片。(《沙與沫》)

他們在覺醒的時候對我說:「你和你所居住的世界,不過是無邊海洋的無邊沙岸上的一粒沙子。」

在夢裡我對他們說:「我就是那無邊的海洋,大千世界只不過是我的沙岸上的沙粒。」 (《沙與沫》)

只有一次把我窘得啞口無言,就是當一個人問我「你是誰?」的時候。(《沙與沫》)

《佛羅倫薩的小抄寫匠》,親情之所以真實和永恆,恰在於它能夠承受生活的磨礪。

我的房子對我說:「不要離開我,因為你的過去住在這裡。」

道路對我說:「跟我來吧,因為我是你的將來。」

我對我的房子和道路說:「我沒有過去,也沒有將來。如果我住下來,的住中就有去;如果我去,我的去中就有住。只有愛和死才能夠改變一切。」 (《沙與沫》)

一粒珍珠是痛苦圍繞這一粒沙子所建造起來的廟宇。

是什麼願望圍繞著什麼樣的沙粒,建造起我們軀體呢?(《沙與沫》)

原本不能句解的《沙與沫》,當非解不可時——不妨繞過去,道出心中的聯想和感動。這也許是更靈活、更具生長力的事。

有主題的誦讀,體現並滿足了生命的完整性,而完整連續的生命力又會在誦讀的過程中——於無意識或潛意識間,深層次地、真實有力地促進孩子對於是個的吸收和理解。

如果生命的春天重到,

古舊的凝冰都嘩嘩地解凍,

那時我會再看見燦爛的微笑,

再聽見明朗的呼喚——

這些迢遙的夢。

這些好東西都決不會消失,

因為一切好東西都永遠存在,

它們只是像冰一樣凝結,

而有一天會像花一樣重開。(《偶成》,戴望舒)

在藍天深處

就像在海底的小石子

日間的星星

沉落地等著夜晚的來臨

——在我們眼裡是看不見的

雖然我們看不見

但它們存在著

有些事物看不見

但存在著

枯萎散落的蒲公英

靜靜地藏在屋瓦的縫隙里

它堅強的芽根

等待著春天的到來

——在我們眼裡是看不見的

雖然我們看不見

但它們存在著

有些事物看不見

但存在著

(《星星和蒲公英》,金子美鈴)

你最華麗的衣袍是別人織造的;你的最可口的一餐是在別人的桌上吃的;你的最舒適的床鋪是在別人的房子里的。那麼請告訴我,你怎能把自己同別人分開呢?(《沙與沫》)

詩歌的構思完全來自靈魂的孤獨,並由社會當中的人們所理解。可以說一個人通過詩歌來展示他的內在另一個人讀到他的作品,就等於在自己同樣深邃的內在當中與詩歌的作者相遇,這樣說是完全精確的,一點也不抽象。出於這個原因,應該鼓勵孩子們對音樂和詩歌的悅納與嚮往。

孩子們很小的時候就應該知道什麼是真正的詩歌。如今我們成人的社會充滿了白話的言語,不計其數的朗誦者強調詩歌中的白話元素,也就是說,只是把實際意思直白地說出來,這是胡說。一首詩歌必須能夠通過某種方式突出地表達微感受才行,然而,真正完美的詩歌強調的是音樂的元素。(《斯坦納給教師的實踐建議》第38頁)

三、寫作指導

不願弟子敷衍。

如何做到這一點呢?找到自己的心愿,講述自己的心愿,從而引導孩子周到心愿,表達心愿。

作文一定要教!作文課同時也應當是閱讀指導課。這是四年級第一次命題作文知道,和三年級不同,講述的目的不在於提供殼子模仿的範本,而在激發情感、激活思維。至於各自心愿為何,語言怎樣組織,那是他們的事情。畢竟四年級了。為了這次知道,我已準備好久了!除了幫助孩子有質量的完成習作之外,還有三個期待:第一,用真實心愿引出真實心愿,培養孩子嚴肅內省的習作態度、生活態度;第二,展示教師的深度,為教師權威保鮮;第三,展示朗讀美麗,微閱讀激情保鮮。

行你所願:但問耕耘,莫問收穫。

結尾

到處都有種子,不光土裡有,而且屋頂、窗戶邊人行道、柵欄上、牆頭上也有。然而成千上萬顆種子毫無用處。它們在那些地方默默地等待著,期盼風把自己刮向田野、刮向花園。許多種子沒有發芽,就被石頭擠壓而死。這種情況時有發生。可是,如果綠拇指碰了這些種子,不管它們待在何處,都會馬上開花。

朗讀正式我們擁有的綠拇指。只要綠拇指碰到了這些種子,不管它們待在何處,都馬上開花。這是一場漫長而持久的戰鬥。我們都是鮮花戰士。憑藉鮮花,我們將無往而不勝!

此外,音樂也是誦讀不可缺少的部分,《竹笛·蓼藍·琴簫佛曲》、《學唱》、《花兒為什麼這樣紅》,都或多或少提到音樂、韻律與誦讀的聯繫。

閱讀感受:

我開始有點懵,不知道這本書在說什麼。大致翻看以後,找出核心詞,查閱了「點燈人計劃」和「親近母語項目」,並了解了薛老師的相關介紹,初步理解本次閱讀的目的:跟隨薛老師的課程記錄,了解親近母語落地方法。

我有兩個孩子,分別是九歲和六歲,工作和學生教育沒有直接關係。作為媽媽,我細讀兩遍後發現,即使用作親子閱讀,誦讀課程的可操作性也特彆強。

《親近母語》和《全閱讀》這兩套書,我在老大小時候就都買齊了,但與繪本相比,它們的吸引力實在太小,都被束之高閣。看了《誦讀課》,我才發現它們的奧妙,明白這是需要成人引導的閱讀。引導者只有深入了解誦讀課的每一個細節,才能順利堅持;同時,只要方法得當,相信孩子們都會領略到閱讀的快樂,自在成長。

在認真學習閱讀引導方法的同時,我還被薛老師的熱情、堅韌、專業、勤勉深深地打動。最讓我欽佩的是,她這樣一位德高望重的教育前輩,居然在孜孜不倦地反省和否定自己,努力去理解學生,如她所言:行我所願,為了孩子們,願對得起這些孩子。

合上到處標註的小書,我面對倆娃,更多了幾分謹慎,少了許多傲慢。具體方法和步驟,在陪伴孩子誦讀過程中,還需要反覆學習、演練——無論看到看不到,它都存在著,愛讀書的種子。我們用綠拇指輕輕一點,它們就生根、發芽、茁壯成長,再匯聚成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共讀媽媽 的精彩文章:

TAG:共讀媽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