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震驚!內涵段子APP竟然……

震驚!內涵段子APP竟然……

2億用戶總數,月活躍用戶超過1500萬,用戶日均使用時長超過1小時。

擁有如此影響力的內涵段子app下架啦!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在督察「今日頭條」網站整改工作中,發現該公司組織推送的「內涵段子」客戶端軟體和相關公眾號存在導向不正、格調低俗等突出問題,引髮網民強烈反感。為維護網路視聽節目傳播秩序,清朗互聯網空間視聽環境,依據相關法規的規定,總局責令「今日頭條」永久關停「內涵段子」客戶端軟體及公眾號,並要求該公司舉一反三,全面清理類似視聽節目產品。——國家廣播電視總局

這麼個公告一出,大家肯定意見很大!肯定抱怨聲一片吧!

對此我只想送大家一句話:你們啊!Naive!

所以大家的反應如何呢?

註:圖源於人民日報公眾號留言區。

明白人都明白,微信的留言區的留言要展示需要經過篩選,想要見到「不正確」言論是不可能的。留下的當然是一派支持的風景。段友們肯定對此有很大意見。

阿崔很奇怪,為什麼同樣存在格調低俗,導向不正問題的其他短視頻app並不是被「永久關停」,而是整改。比如某手app,在風波之後大力整改,整改結果「大快人心」。

看,國之昌盛,人民幸福。

回到內涵段子。其定位是搞笑娛樂社區app。不難想像,人們喜歡使用搞笑社區app大概是想讓生活有趣些,從工作壓力中解脫一些。一些神評論,腦洞大開的段子當然能夠吸引人們的注意力。當然,低俗、惡趣味的評論、段子一般人是有判斷力的,但是我們不能排除教育程度較低的人幫助傳播推廣這些低俗言論。及時的制止時必要的。

不過內涵段子的社區管理者並沒有做好。段友們反映,近年來,無腦噴,地域黑橫行,常常霸佔評論區的前幾。舉報並沒有太大的效果。

這或許間接造成了內涵段子今天的樣子。

不過有一點,app沒有了,社區還在,或者說,內涵段子的文化還在,通過內涵段子認識的朋友還在。那些帶節奏,無腦噴的鍵盤俠們,並不在乎這些社區文化,他們只是想找存在感。內涵段子沒了,他們還可以去某乎,還可以去貼吧,他們總能找到與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們。

阿崔不清楚內涵段子的社區是怎樣的,不能多加評論,但是,阿崔玩抖音呀!抖音里經常有暗號找段友的視頻,我相信是一種社區龐大的代表吧!剛剛在逛某一平台時,某一評論中,一位段友就表達了「社區在,內涵段子就在」的觀點,阿崔認為是不假的。

內涵段子不過是個範例,一個在各大平台都面對言論失控的局面下先犧牲的平台。

阿崔還有一個擔心:內涵段子的員工,何去何從呢?

有關「正能量」宣傳,阿崔還想說:危險,聰明。

以下為阿崔個人體驗,不能代表群眾。

我不會主動去看所謂「正能量宣傳」,就算看了也有一定要挑出點什麼毛病的惡習。比如,前段時間,現在也熱度較高的「貿易戰」話題,我在人民日報上看到了10幾篇提氣的文章(我認為可以算作正能量文章),都表達了一個意思:「中國很強,你打不過」。但是惡習促使我反方向思考問題,中國政府是否在「虛張聲勢」。國與國之間的博弈,我不懂,我只是有這麼感覺罷了。這種質疑驅使我上網查資料,查數據分析等等……然而我不是學有關專業的,再多的分析我也只能略懂皮毛,不過我能看出,這件事情並不會像留言區網友所期待的那樣「順利」。

我一直擔心一點,就是過度的此類宣傳造成的影響。我認為,這類宣傳已經「造就」了一批狂熱的追隨者,一批對國家實力「盲目自信」而沒有「危機意識」的追隨者。這可能很危險。他們腦海中可能已經形成了一種對國家言論的不加思考的認同,我認為這不是一種「堅定信念」。他們需要另一股力量對他們進行矯正,當然我更希望「解鈴還須繫鈴人」,也就是官方提醒,不過可能性應該太小了。

聰明從何而來?

農村群體。

不知大家有沒有體驗,對農村群眾的政策普及率高於城市許多。這可能是城市中資訊獲取渠道很多,政策宣傳覆蓋率無法太高造成的。反觀農村,因為網路等基礎設施並沒有太普及,需要分發資料或者開會普及政策。而這種方法效果極佳。「國家對人民好」的觀念很容易普及。所以,農村去到城市的群眾很可能成為數量極大的「宣傳者」,加強國家宣傳。這是我講的聰明。但是我從未表達任何「利用農村民眾」的觀點。因為這是一個自然的過程,政策好,自己覺得好,自然會向他人表達,而宣傳政策,是一個必要的過程,給予農村民眾信心嘛。

但是我依舊要表達的一個意思:危機意識。

前段時間熱映的《紅海行動》,海政方面提危機意識是「外國勢力」的危機意識,而我談的,是對於自己國家內部的危機意識,是另一方面的。

最後,我想再說幾句。阿崔高三為了高考,看了許多「範例作文」。其中,許多結構源於人民日報時評。阿崔最反感的句式是:

「一旦……就」

「只有……才」

「只要……就」

阿崔最反感的論證方式是「必要性和重要性」。我總是覺得人民日報的評論里有問題,尤其是提及政策方面時,經常出現「……就是……的正確方法」「……是……的唯一手段」。按照道理來說,論證不應該是這種絕對的說法,那為什麼官方又喜歡用呢?

他論證強力,而你又找不出什麼反例。

這就是他的強大。

但是我們可以選擇保留懷疑的態度。不做那些狂熱的「追隨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WordsOfAchoi 的精彩文章:

TAG:WordsOfAcho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