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許攸投靠曹操,為何袁紹十餘萬大軍瞬間潰敗?兩個原因

許攸投靠曹操,為何袁紹十餘萬大軍瞬間潰敗?兩個原因

其一,從背景看,袁紹祖上位列三公,曾為討董卓時十八路諸侯的盟主,手下能臣猛將眾多,軍馬勢力強盛,而曹操遜色較多,可這只是表象;從現實看,袁瞻前顧後,憂柔寡斷,"干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義"。

例如,官渡之戰中,幕僚審配,田豐和沮授相繼獻計並互相攻訌時,袁本初竟然難有定論,不知所措,看似孔武有力,實則"銀樣蠟槍頭";有這樣的統帥,即使有千軍萬馬,何以為懼;

其二,曹孟德多謀善斷,從善如流乃雄略之主,以選賢任能為例,他非常知人善任,僅此一項就甩袁紹好幾條街,因此,一大批德才兼備的人士齊聚帳下,各得其所並施展過人的才華產生了無堅不摧的凝聚力量,這種力量非常強大,"紙老虎"袁紹何以勝之?

以上所述是袁紹的主要敗因,當然,"許攸"先生來投的確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但袁本初最終不敵曹孟德是必然的結局而並非偶然的事件,這確是無需置疑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智囊 的精彩文章:

一個狹小的島國,為何口口聲稱「大日本帝國」?歷史專家:在做夢
面對德國入侵,擁有百萬裝備精良的捷克斯洛伐克為何要放棄抵抗主動投降?

TAG:歷史智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