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人工智慧的熱點:深度強化學習正成為通往通用AI的關鍵

人工智慧的熱點:深度強化學習正成為通往通用AI的關鍵

今天凌晨,中美同時有兩家互聯網公司都在公開道歉,那就是 Facebook 和今日頭條。Facebook 創始人扎克伯格就數據泄露事件在國會致歉。而今日頭條 CEO 張一鳴則就旗下產品「內涵段子」被永久關停一事公開發布致歉信。

在美國國會現場,扎克伯克因此前的數據泄露醜聞被 44 名議員「圍攻」了 5 個小時。當被問到是否有 Facebook 的員工在 2016 年大選期間捲入了 Cambridge Analytica 的工作時,扎克伯格表示不清楚。

圖丨參與國會聽證會的扎克伯格

而在今日頭條微信公眾號則是在今天凌晨推送一條名為「致歉和反思」的文章。今日頭條創始人、CEO 張一鳴在道歉信中稱,「產品走錯了路」。

圖丨張一鳴在個人頭條號發佈道歉信

雖然面臨著不同的指控,但是,這兩家公司正處於成立以來最大的危機之中。二者在同一天道歉固然是巧合,其中最耐人尋味的一點是,Facebook 的補救措施嚴重依賴於 AI 技術,而今日頭條則恰恰相反,聲稱要擴招到 1 萬人進行內容審核。

嚴重依賴 AI,Facebook 似乎在避重就輕

美國東部時間 4 月 10 日下午 2:15,扎克伯格現身國會聽證會,他這次沒穿標誌性的灰色 T 恤,換上了海軍藍西裝領帶,而原定 2 小時的證言終演變成一場 5 小時的答辯馬拉松。

圖丨扎克伯格答辯

經過突擊「補課」的扎克伯格冷靜成熟,參議員們也保持了風度,他們希望通過細緻的問題了解 Facebook 如何允許 Cambridge Analytica 收集了 8700 萬用戶的信息。

儘管懸念不多,本次聽證會還是有值得關注的信息,主要包括下面 4 個方面:

Facebook 擁有壟斷的力量。參議員 Lindsey Graham 要求扎克伯格列舉 Facebook 最主要的競爭對手時,扎克伯格說不出來。Facebook 規模巨大,議員提問 Facebook 是否壟斷行業時,扎克伯格猶豫了,說「我當然不會覺得是這樣」。

可能會有收費版的 Facebook。議員們拷問 Facebook 的商業模式,提出這家公司高度依賴用戶數據,因此質疑能否真正保護用戶隱私。他們還問到是否考慮推出無廣告的付費版 Facebook App。扎克伯格回答「永遠會提供免費版本的 Facebook」,言外之意,可能會提供收費版本產品。後來,他告訴另一位參議員,會考慮付費版本。

Facebook 嚴重依賴人工智慧來改變現狀。每當問到 Facebook 如何改變現狀,扎克伯格表示 Facebook 將使用 AI 快速識別仇恨言論和其它有問題的帖子。

是否通過手機麥克風監聽用戶對話進行精準廣告投放?拋給小扎的問題是「請用是或否回答,Facebook 是否使用移動設備獲得的音頻內容完善獲取的用戶信息?」。他回答「沒有」。

聽證會中最重要的內容自然是 Facebook 的補救措施。但事實上,我們在過去幾周已經聽到不少這樣的表態。當然,扎克伯格今天又多次強調了這些,比如已經能更快發現隱私隱患、限制開發者可以獲得的用戶信息、給廣告打標籤、並懸賞可以發現數據濫用事件的用戶。

而基本上被 Facebook 視為救命稻草的 AI 技術,又能多大程度地改善其運營?這家公司確實一直對自家的用於社交內容處理的 AI 技術引以為豪。

在此之前,Facebook 也宣布將會招聘 3000 人去檢視其它用戶檢舉的內容。不過,Facebook 亦曾表示,過半數被關閉、支持恐怖主義的用戶,是由 Facebook 自行找出來的。「我們知道我們能使用科技——尤其是人工智慧──去做得更好」,Facebook 的高層曾這樣表示。

但這次的問題是,Facebook 如何保證自己不會再出現類似於此次的數據濫用問題,就算 AI 技術此前確實幫助他們在打擊假新聞、反恐上確實發揮作用,但在解決此次危機上,這聽起來並沒有什麼說服力。

今日頭條招人審核,真的要開「演算法倒車」?

而在中國,因低俗內容、價值導向錯誤被屢次點名的今日頭條,張一鳴此次的壓力應該也不亞於扎克伯格。

被央視點名批評後,今日頭條旗下數款產品在過去幾天被政府機關要求下架、整改。4 月 9 日,負責部門要求應用商店下架「今日頭條」等 4 個新聞資訊 App;4 月 10 日,國家廣電總局發布公告,稱今日頭條旗下「內涵段子」App 存在格調低俗問題,要求永久關停內涵段子 App。

圖丨廣電總局責令關停「內涵段子」

張一鳴則在其公開道歉信中稱,「今日頭條將永久關停內涵段子客戶端軟體及公眾號。產品走錯了路,出現了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符的內容,沒有貫徹好輿論導向,接受處罰,所有責任在我。」

致歉信還詳細列舉了一些具體整改措施,比如不斷強化人工運營和審核,將現有 6000 人的運營審核隊伍,擴大到 10000 人。

圖丨張一鳴道歉信中提及將運營審核隊伍擴大到 10000 人

但這個整改措施其實也不是新鮮事了。在因為內容涉黃和低俗導致多個頻道被暫停更新之後,今日頭條在 1 月時就被曝將在天津招聘 2000 人的內容審核隊伍,負責監控審核今日頭條平台內容是否違規。這次今日頭條公開宣布招聘內容審核人員,可以視為繼集中處理違規頭條號之後的又一次自我大整頓。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提高,內容審核的趨勢是從人工轉向機器,今日頭條為何反其道而行之呢?歷來推崇演算法的今日頭條,為什麼要又走起人工審核老路子?事實上,當前的人工智慧技術還遠不能判斷一些邊界模糊的內容,加之圖片、視頻、直播等新媒體形式的出現,機器審核的技術難度就更大了,在很多情況下,藉助人工完成審核已經難以避免。以此分析,今日頭條此舉倒也在情理之中。

個人數據意識的覺醒

在這裡,DT 君也想說一句題外話,無論是扎克伯格還是張一鳴,二者道歉的方式其實都蘊含著危機公關的智慧:首先承認問題,然後承擔責任,並表示「我立刻採取措施來改正」。在過去,這樣的「教科書式」的道歉確實幫不少企業化險為夷。但這一次情況已經有所不同:隨著事件的發酵,個人數據意識的覺醒也將在全球範圍發生。

今日頭條因為 AI 演算法接連整改,Facebook 因為大數據被公開批鬥,既說明 AI 演算法和大數據對於這些公司的重要性,也說明了 AI 演算法和大數據對於我們的重要性。在中美兩國這兩個大國,社會和政府都意識到了個人數據問題的重要性。

不僅僅是這兩家公司,許多企業的所作所為都在向我們每個人展示了大數據+AI 的力量:它既可以是天使也可以是魔鬼。大數據+AI 能對用戶進行精準畫像,從而實現精準營銷,這讓類似於「劍橋分析」這樣的公司如獲至寶,也讓很多今日頭條上的部分用戶覺得自己需求得到了精準的滿足;但是,它也在被濫用於其它目的,顯示出其猙獰的一面。

我們不否認,無論是 Facebook 還是今日頭條,他們確實是憑藉技術飛速成長的社會新力量,他們都創造了新時代的信息交互平台,吸引了數量驚人的用戶,同時也創造了巨大的價值,但是在數據問題上,不能只有他們說了算。

曾經,我們對這一種服務習以為常,那就是平台通過提供免費服務與用戶「交換」對其內容和個人數據的永久使用權,並以此不斷改善服務來獲得「天然」的認可。現在,這種認可已經動搖,並在經受前所未有的輿論考驗。

巨頭道歉懺悔的畫外音:下一個又該輪到誰?

而就在扎克伯格出席美國國會聽證會的同時,Facebook 股價卻是逆勢大漲 4.5%,創下近兩年來的最大漲幅,美國媒體 CNN 說:扎克伯格在這場聽證會中顯然是毫髮無傷,而更有華爾街分析師大膽預言,現在是 Facebook 股價的低點,對投資人而言是逢低進場的好機會。相較於在 Facebook 數據醜聞爆發當時傳出的 FTC 天價罰款,又或者是可能要面對集體訴訟的懲罰性賠償等利空消息,在事隔不到一個月之後,卻似乎早已被所有人淡忘。

圖丨近一個月Facebook的股價走勢

儘管在過去一個月期間,相繼有馬斯克、蘋果創辦人沃茲尼亞克響應「刪除 Facebook」的行動,但卻並沒有真正造成風潮,更遑論對 Facebook 造成什麼根本性的影響。

在長達數十頁的美國國會聽證會問答速記中,許多美國國會議員的問題都圍繞在 Facebook 是否能夠為用戶數據安全與隱私提供更好的保護,又或者是質疑 Facebook 在這次的數據醜聞中,是不是長期持續存在著內部管理不善、或違法行為,更或者是要求扎克伯格對制訂規範約束社交媒體相關法律進行表態。但在 DT 君看來,這些問題看似尖銳,實際上卻沒有太大意義,因為,可能連扎克伯格自己都防不勝防。

因為,就在接受國會議員詢問時,扎克伯格也表達了他對個人資訊遭到揭露的不滿,例如他在美國華盛頓入住哪家酒店等等資訊。事實上,對於大部份人而言,即使再怎麼詳讀用戶服務條款、注重個人隱私保護,都還是很難避免透過 Facebook 或其它社交媒體服務被追蹤記錄自己的日常舉動。英國衛報(Guardian)在評論報道中就提到,扎克伯格可能不希望其它人知道他昨晚睡在那裡,但他的公司肯定知道我們其它人睡在什麼地方。

值得注意的是,就算自己身陷數據醜聞風暴中,但扎克伯格與 Facebook 卻似乎仍然認為,用戶數據外泄或遭到侵犯的問題,不是只發生在 Facebook 身上。根據美國媒體近距離拍攝到扎克伯格為此次聽證會所事前準備的考題中,有一題就是當被問到如何回應最近蘋果(Apple)CEO 庫克對 Facebook 的抨擊時,扎克伯格準備的答案就是:「關於濫用蘋果數據的應用程序其實更多,但卻也從未見過蘋果通知 Apple Store 的用戶」。

這樣的反擊看似夠酸嗆,但卻也曝露出一個不得不承認的事實,不論是 Facebook、或同樣公開道歉懺悔的張一鳴,也許都想跟在旁邊看戲的競爭對手說一句:「這次是我,下一次搞不好就是你。」因為當前這些社交媒體巨頭們所面對的,將會是一場直面強襲所有人的超級沙塵暴,想躲開,除了本事,恐怕還得靠點運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DeepTech深科技 的精彩文章:

史上最大人類譜系圖公布!科學家意外發現,人類長壽竟與基因關係不大
全美最酷的SXSW音樂節上,馬斯克不僅唱歌,還透露火星飛船的消息

TAG:DeepTech深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