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八千對十萬,沙場愛侶創造戰爭奇蹟|得勝橋雙烈記(下)|武林探幽

八千對十萬,沙場愛侶創造戰爭奇蹟|得勝橋雙烈記(下)|武林探幽

原標題:八千對十萬,沙場愛侶創造戰爭奇蹟|得勝橋雙烈記(下)|武林探幽


上一期武林探幽,慢旅君講了德勝橋名的由來,和一位南宋初年的大將有關。


這位將領力大無比,曾經生擒方臘,但他的名字不叫武松;


他的妻子淪落風塵,卻有一雙識英雄的慧眼,終為一代女將。


夫妻雙烈,在德勝橋邊誅殺叛將苗、劉,拯救宋高宗於兵變危局之後,

又奉命鎮守鎮江,遭遇金兵十萬大軍壓境。


複習上一期故事請點這裡:


韓世忠、梁紅玉只有區區八千精銳,對抗十萬金兵,這一仗該怎麼打?


欲知韓、梁結局如何,請繼續鎖定慢旅|武林探幽專欄,聽慢旅君講故事:


本故事分上下兩集,每集不到20分鐘。


適合地鐵、散步、晨練時分,慢慢聽。



武林探幽系列專欄請回復關鍵詞「目錄」


圖文|慢旅君梵七七


08 八千對十萬

這一年秋天,金兀朮wù zhú率軍十萬,渡長江,破臨安,將江南富庶之地搶掠一空,準備北上歸金。


趙構再次倉皇出逃,逃到海上,遣世忠夫婦率八千人守鎮江,截金人歸師,盡死一戰。


八千人對十萬,怎麼打?


梁紅玉說:「敵多我寡,只可智取不可強攻。我軍已經敗過一陣,士氣低落。兵法有雲,歸師勿遏,現在金人思鄉心切,拚死戰鬥,我方無異於以卵擊石。」


韓世忠說:「夫人所言極是,有何破敵妙計?」


梁紅玉說:「金人不擅水戰,我在樓船高處觀察敵情,只射箭、不出擊。夫君率領精兵,以我的旗幟方向、聽我的鼓聲進兵,前後二隊,四面截殺,將那兀朮逼入黃天盪。這港只有一個出口,我們堵住河口,來個瓮中捉鱉,免得將來再覬覦江南了。」


韓世忠笑道:「夫人此計甚妙,只是登高擂鼓的往往被敵軍當做目標,危險極大。我還有一計在此,若能成功,就不必費一番干戈了。」


09 龍王廟計


兀朮十萬人馬,浩浩蕩蕩從江上來,見岸邊有一金山,山上有座龍王廟,心想:「此處最高就是金山,不如我上山俯瞰,探探宋軍虛實。」於是帶了四個隨從,馳入廟中。


不想山中擂鼓大作,廟裡衝出一隊伏兵,已將五人砍翻兩個;嚇得兀朮拍馬就跑,四周又有伏兵百人,喊殺而來。

兀朮的馬受驚而起,把他撂下馬來,也不知是他騎術精,還是運氣好,竟然一個翻身又上了馬,一溜煙跑沒影了。


韓世忠遠遠看到跑了兀朮,大喊可惜,立刻回營和梁夫人備戰。


10 桴鼓親操


?第二天,雙方在江中列舟準備廝殺。兀朮驚魂稍定,卻見對方樓船中坐著一員女將,銀盔白甲,英姿颯爽,詫異地說:「難道宋軍沒有人了嗎?連女人都上戰場了?」


正要傳令攻擊,忽然聽到擂鼓喧天,宋軍船中下雨一樣射出箭來,又有轟天大炮噴出數百斤的巨石,金船還沒近身,就沉了幾艘。


兀朮連忙下令轉舵,不想往左碰上一員大將,正是那韓世忠;立刻往右轉舵,又碰上一員大將,還是韓世忠。


兀朮又氣又惱:「今天見了鬼了,怎麼哪兒都看見你啊!」


韓世忠率領精兵強將,死死咬住兀朮的艦隊四面夾擊,無論他往哪兒轉都避不開。


後來兀朮聽出,樓船上的鼓聲是指揮宋軍進攻的號令,連忙派弓弩手對著樓船猛攻,射倒了鼓手好幾人,鼓聲頓時減弱下去。


只見那員女將,脫掉鎧甲,揪掉頭盔往地上一扔,撿起掉落在地上的鼓槌,迎著箭雨,仍擂鼓不息。


上圖:梁紅玉像


宋軍見主帥夫人親自擂鼓,士氣大振,拚死衝鋒。


金軍始終不能渡河,只好退敗逃走。


韓世忠追殺數里,活捉了兀朮女婿,聽鼓聲停止才收兵。


11黃天盪之戰


此時兀朮遣人送來求和書,情願獻上掠奪的物資,祈求放一條生路。


世忠不允,燒了求和書,一刀把兀朮女婿給殺了。


兀朮沒辦法,只好從鎮江逆流而上,世忠緊追不捨,逼得兀朮進了黃天盪。進了港才知自己鑽到口袋裡,只有進沒有出了。


此時韓世忠和梁紅玉已經沒有多餘的兵力,無法徹底消滅兀朮,但仍然死守著河口,把兀朮困了整整48天。

兀朮抓幾個漁民,恐嚇加重賞,才得一計:將黃天盪北老鸛河一條淤塞的河道挖通,挖了三十里,終於狼狽逃出。


沒想到剛逃過韓世忠,又在河口遭到岳飛的阻擊,仍被迫返回黃天盪,與韓世忠對決。



上圖:網上流傳的黃天盪地圖,黃天盪大體位置應在今南京市東北長江龍潭水道,從七鄉河入江口(也可含划子口)經龍潭到三江口(也可含大河口)。由於年代久遠,地形已經截然不同。


12 上疏劾夫


黃天盪之戰,並沒有入選南宋抗金八大著名戰役之一,因為《宋史》記載,黃天盪截擊戰的最後一役,「次日無風,我軍帆弱不得動,金人以小舟縱火,得絕江而去。是金軍鑿渠出江,即在黃天盪渡江北去也。《金史》則稱,金軍火攻後,「舟軍殲焉,世忠僅能自免」,幾乎全殲宋軍,大獲全勝。


由於韓世忠輕敵,將導致金軍火燒宋船,突圍成功,並沒有達到阻截並消滅兀朮的目的,被視作戰術失敗。


不過,慢旅君認為,以八千對十萬,韓世忠雖敗猶榮;


而兀朮一敗再敗,卻能關鍵時刻扭轉敗局,心理素質過硬,也不失為一代梟雄。


梁紅玉沒有居功請賞,反而因放走了兀朮,上疏彈劾韓世忠「失機縱敵」,請朝廷「加罪」。

這一義舉,不但使丈夫免於懲罰,也使舉國上下,人人感佩,傳為美談,足見梁紅玉的情商和對朝政之機的洞察力,遠在韓世忠之上。


高宗撫慰,加封她為「楊國夫人」,以唐平陽公主先例,立幕府,自領「娘子軍」。



13 怒斥秦檜


當岳飛蒙受莫須有之冤,朝中大臣要麼因牽連、抗議,或下獄、被貶,要麼明哲保身、劃清界線,只有韓世忠怒斥秦檜:「『莫須有』三字何以服天下!」


有人勸他不要和秦檜作對,他說:「今畏禍苟同,他日瞑目,豈可受鐵杖於太祖殿下?」


可惜他的仗義執言,並沒有挽救岳飛被處死的命運。他也看清大好的抗金形勢白白浪費,朝政被些膽小懦弱的人把持,毅然辭官歸隱。


紹興十二年(1142年),高宗生母韋太后被金人釋放歸國,久聞韓、岳的威名,當時岳飛已死,特地召見韓將軍慰問。


趙構也多次召見韓世忠夫婦,賜給名馬、寶劍——但是韓世忠知道那不過是皇帝做做樣子。馬還沒老,寶劍也沒鈍,只是皇帝根本不打算迎接自己的父兄活著回國,打破自己的安逸日子,又要寶劍何用?


14雙烈之殤

紹興二十一年八月四日(1151年9月15日),韓世忠病故於臨安,17年後被追封為蘄()王,後來又在鎮江建韓世忠祠以示紀念。


而關於韓世忠夫人,正史的記錄有些漫不經心,只在《建炎以來系年要錄》紹興五年八月丁卯條:「淮東宣撫使韓世忠妻秦國夫人梁氏卒,詔賜銀帛五百匹兩」,時間是在1135年10月6日(農曆八月二十六日),韓世忠移屯楚州後僅五個月。


《淮陰市志》則稱,梁紅玉卒於1153年,比韓世忠晚兩年。


歷史對女性真的很不公平。除梁紅玉之外,人們津津樂道的「中國古代四大巾幗英雄」:花木蘭、樊梨花、穆桂英,大多活在說書人口中。


不僅姓氏、閨名不見史傳,她們浴血奮戰的事迹,歸功在父親、兄弟、丈夫和兒子的名下,連存在都被視作文學虛構。


雖然梁氏的忌日前後矛盾,死因更語焉不詳,作為一位非虛構的女英雄,至少歷史仍留下了一方「立錐之地」。


史料更多的則是記錄了戰爭帶給女人的苦難:作為隨軍家屬,破城之後的屠戮來自敵軍的鐵蹄,死守之前的殉節,卻出自親手編織的白綾,乃至親人的利刃……


梁紅玉讓我們見識到,女人絕不能聽天由命,作為被拯救的角色,或被處理掉的「麻煩」。在鮮血與頭顱齊飛的沙場上,她們能和男子並肩戰鬥,她們也是家園的守護者。


為了尋找梁紅玉的結局,慢旅君在浩如煙海的故紙堆里翻找,最終找到了《英烈夫人祠記》。


上圖:杭州忠亭


這篇文字相傳明人所記,曾鐫刻在梁夫人祠堂里。


在揚州西北三十里處,有一座山,叫做得勝山,這裡曾是韓世忠破金兵的古戰場,山頂有英烈夫人祠,明代,當地人稱為「異娼廟」(可惡。竟念念不忘她被迫淪落風塵的往事),供奉著梁紅玉的戎裝像,和她使用過的旌旗、劍印。


今天的梁紅玉祠在淮安河下古鎮。只不過歷經變遷,也許遺物和祠址已不是當年模樣。


梁氏的結局,太慘烈。


觸目心碎的文字,道出梁紅玉「娼優異數」,「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於將傾」的一生。「古今女子,唯此一人也」。


「梁氏數戰金軍于山陽,宿遷,皆勝。於是意少懈。八月丁卯,率輕騎襲金人糧道,遇伏。金以精兵鐵浮圖十倍圍之。梁氏身被數創,腰腹為敵刃割裂,腸流三尺,忍痛納回,以汗巾裹腹。知不免,乃顧左右曰:『今日報國』。語畢再突敵陣。敵矢如雨,蝟集甲上。梁氏血透重甲,入敵陣復斬十數人,力盡落馬而死。金人相蹂踐爭其首級,裂其五體,後得其首者進兩階,得其四肢者進一階。


梁氏既死,金人曝其胴於淮市三日,函其首以報北國,金帝命懸於都門。兀朮聞之,感其忠勇,斂梁氏遺體,遺世忠。拼合之際,驗梁氏全屍,創傷數十,致命者七,皆在身前也。世忠大慟。朝廷聞訊大加弔唁,詔賜銀帛五百匹兩,追封『英烈楊國夫人』。立祠。 」


梁紅玉和金軍在山陽、宿遷打了兩場勝仗,稍微有些鬆懈。八月丁卯日,她率領幾名輕騎兵偷襲金軍的糧草,遭遇埋伏。


金軍以重裝鐵浮屠,十倍的兵力包圍了梁紅玉。梁紅玉腰腹被敵人的利刃割裂,腸子流出三尺,她忍著劇痛把腸子塞回體內,用汗巾緊緊包裹傷口。心知這一次無法幸免於難,跟左右侍從說:「今天就是我們的報國之日。」說完,再次殺入敵陣。

敵人瘋狂的箭雨,將她的盔甲射的像刺蝟一樣,獻血浸透到盔甲之外,仍然揮劍斬首敵軍十幾人,直到用儘力氣跌落馬下而死。


梁紅玉死後,金人哄搶她的屍體,爭奪她的首級,割裂她的四肢,搶到首級的人陞官兩級,搶到四肢的人陞官一級。


她的首級被裝在匣子里送往北方,懸掛在都城的城門上,屍體在淮安鬧市街頭暴屍三日。


兀朮聽說後,感念這位老對手的忠勇,將梁紅玉的屍身送還韓世忠。


當韓世忠將梁紅玉破碎的首級四肢歸殮,看到創傷十餘處,有七處致命傷,都在身前——


從不流淚的漢子,撫棺慟哭失聲。



誰說女子不如男!世間有了梁紅玉,趙構會不會自慚形穢呢?也許他會,所以當他受到梁紅玉的死訊,下詔賜銀帛五百匹兩,追封她為『英烈楊國夫人』。立祠。


對韓世忠而言,梁紅玉不是一個普通的女人,她是集戰友、愛侶、知己三位一體的。


她的死,等於一下子奪走了他的一切,從此世間再無梁紅玉,再也沒人能夠和他馳騁疆場、馬革裹屍。


痛失沙場愛侶,英雄的血冷了,英雄老了,他不再有金戈鐵馬的豪情,不再有收復河山的壯志,而是借酒消愁,自號清涼居士,醉心求佛問道十餘年。


德勝橋邊,又過去千度春秋,艷如血的桃花,也許還記得當年雙烈揮灑的熱血,報之以點點紅玉化作春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慢旅 的精彩文章:

生擒方臘的不是武松而是他?風塵女子慧眼識英雄|德勝橋雙烈記(上)|武林探幽

TAG:慢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