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享受當下「慢設計」,偷得浮生半日閑

享受當下「慢設計」,偷得浮生半日閑

本篇是以一種溫柔的方式懷念代替強制性的傳統,這是一種浸透著傳統文化的設計自信,相信永遠的歷史已在我們血脈里積累了雄厚的資源和精神的烙印。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

車,馬,郵件都慢

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從前的鎖也好看

鑰匙精美有樣子

你鎖了 人家就懂了

借用木心先生的《從前慢》起個頭吧,根據工業設計的時間軸來看,詩歌里的意境大概就是前工業時代的場景吧——那個沒有大機械生產,處處充斥著手工藝純粹的工藝美術時代。

對於設計,更願意稱作是一種「造物」的活動,而這一活動似乎是在人類誕生之初便存在的,其中有意識的追求圖案和功能性的造物活動也伴隨著人類始終。生產力的發展,經濟技術的發展逐漸催生了現在我們所熟知的設計,式樣、圖案的革新喚起了功能、技術等方面的革新,也勾起了大家對於設計的嚮往。

物質極大豐富的時代,有越來越多的聲音開始追求「慢生活」、「慢設計」,渴望在不斷更新迭代的設計產品中獲得情感上的安慰。

「慢」與「快」

如上文所說,我們身處在一個快時代,步履很快,車速很快,世界變化很快,產品更新也很快。周圍所有的一切都在倡導著「速度與激情」,「標新立異」在產品的更新上尤為明顯。

自工業化以來,設計與生產便分離開來,不同於手工藝時代,今天的設計師更側重於樣式的創新。但細細觀察會發現現在的產品同質化依然很嚴重,一些廣受好評的創新也僅僅局限在功能、工作原理、結構等方面基礎上的外觀變化。我們似乎也習慣了這樣的產品,我身邊很多朋友在買一些電子產品時往往就是挑個稱心的外觀而已。

這就是我所說的「快」產品。「快」產品的外觀給我們帶來了視覺上的刺激和誘惑,但這種短暫的快樂很快就會被不斷推出的後續產品沖淡甚至擊垮。我們很少會對這種產品產生情感,也很少會從中獲得情感共鳴,它們僅僅是商家不斷謀求新利益的工具罷了。

那麼我所認為的「慢」則是與「快」相對的,即我們在面臨「快」所帶來的諸多問題的一種反思,具體體現在如:綠色設計、極簡主義、構成主義設計的復興、經典風格的復刻等現象。

從慢生活到慢設計

1989年,Carlo Petrini開創了國際慢食運動(the International Slow Food Movement),提出了一種看待事物消費的新方式,是「慢生活」的開端。其本質是慢節奏生活,體會日常生活細節,關注生命本質,尊重自然,生活環境和傳統文化,享受真實生活的樂趣。

由此,由此,「慢讀寫」、「慢愛」、「慢社交」等等表現形式以各個角度體現「慢」的態度。「慢生活」引申到設計上就是所謂的「慢設計」。與其說這是一種風格,不妨說這是一種理念,並不表示設計時間的長短,而是強調設計師在設計時的一種平和、放鬆的狀態,遵從內心最本質、淳樸的聲音。

直觀地來說,所謂的「快設計」通常與炫酷黑科技掛鉤,而「慢設計」卻往往以一種「低」技術的形象呈現,這往往源自於設計師對於生活的思考和感知,以「似曾相識」的手法進行創作,從而給使用者情感上的共鳴。這是一種對於當下的人、環境、事物之間關係的再思考,是面向當下,是文化傳承,是設計師的責任體現。

慢不僅僅是形式的減壓

在日復一日的喧囂繁華、車水馬龍、燈紅酒綠中,我們似乎都忘了生活最初的樣子。慢設計就像一首古老的慢歌,觸摸著你心底那根最柔軟的弦,是人忘記時間的流逝,人天地流轉,我依舊沿著自己慢悠悠的步調愜意生活。

在這樣的定義下,慢設計與東方文化就有了共同之處。正如極簡主義就秉承了日本的禪宗文化,就是一種「內省」的精神。拋開文字、符號、形狀等等強迫性的規定,當規定性越小,想像空間就越大,也就是老子所說的「少則多,多則感」。

佐佐木文雄家中的碗具

消費主義盛行的社會,極簡主義者們通過大幅度減少他們擁有的物品,但極簡至極的產品卻往往會讓人們感到枯燥,在這樣一樣充斥著聒噪喧囂、繁文縟節的社會,「慢」不僅僅是形式上的減速,更是意義上的升華,即人們需要更多具有人文關懷的東西。

深澤直人(NaotoFukasawa)SIWA和紙系列設計。不拘於和紙的傳統單一用途,將它們使用到日常用品中,讓和紙的一些特性比如肌理、優雅的特性能夠更好的表現在現代生活中,態度平和親切而溫暖。

荷蘭的Droog 設計團隊的作品也體現出了慢設計的理念,主要反映在2006年在上海舉辦的名為「人文觸覺」的設計展中。

Droog 的「靠近點」椅子就是故意放慢使用產品的過程,讓我們可以和外界有額外的交流。鋪滿透明珠子的椅面可以隨意調動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當圓椅移動時,玻璃珠子就會滾動碰撞。這款椅子或許在功能性上顯得不夠清晰,但它改變了長椅一直以來給人們冷漠的的感受。通過設計上的複雜化來承載設計師渴望人與人之間加強心靈交流的巧思。

「慢」是一種解放,放棄在這個快節奏的世界忙忙碌碌、漫無目的地追隨他人的腳步,而是真正靜下心來,找到自己的生活節奏,由心而發,不刻意追求完美;

「慢」是一種責任,倡導的是更少、更好的設計。在這個消費至上的社會,「慢」設計提倡的是實用與美觀的融洽相處,是負責任的設計,是對於事物「本」與「末」的再認識。但並不與情感、審美相抵觸,恰恰是更加深層次的賦予其謙恭、隨和、自然和均衡的氣質。

撰文 ?小香菇

無條件歡迎分享轉發至朋友圈

51design ? 快速對接設計需求

??

工業設計 | 交互設計 | 品牌設計 | 空間體驗

精準對接最優設計團隊

提供全產業鏈專業服務

聯繫合作

商業合作/投稿/撰稿人招募請發郵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51design我要設計 的精彩文章:

專業概念項目及服務設計項目
這屆奧斯卡的佳片都在這兒了

TAG:51design我要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