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白居易: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白居易: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延伸閱讀: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

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於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憶江南》一共有三首,它們的原文是: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譯文:江南的風景多麼美好,風景久已熟悉。春天到來時,太陽從江面升起,把江邊的鮮花照得比火紅,碧綠的江水綠得勝過藍草。怎能叫人不懷念江南?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

譯文:江南的回憶,最能喚起追思的是杭州:遊玩天竺寺尋找中秋的桂子,登上郡亭,枕卧其上,欣賞錢塘江大潮。什麼時候才能夠再次去遊玩!

「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

譯文:江南的回憶,再來就是回憶蘇州的吳宮,喝一喝吳宮的美酒春竹葉,看一看吳宮的歌女雙雙起舞像朵朵迷人的芙蓉。清晨夜晚總要再次相逢。

白居易在《江樓早秋》一詩中曾說「江山入好詩」,也就是說他認為即景抒情的詩須大好江山之助,這是他從創作實踐中悟出的道理。而他的《憶江南》能寫得如此感人,和他長期生活在江南,由衷地喜愛江南分不開。

- 聯繫我們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銷貓 的精彩文章:

李安:這世上唯一扛得住歲月摧殘的,就是才華
領導者最應該做好哪些基本功

TAG:銷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