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什麼是少兒美術?

什麼是少兒美術?

大家對美術的認知或許並不陌生。

創意,石膏,國畫等都是美術的構成元素,但是少兒美術是什麼呢?又分為哪些呢?各類美術的目的是什麼?

一:什麼是少兒美術?

少兒美術是針對3-12歲學前兒童以及青少年所從事的造型藝術活動,少兒美術教學的重點應是創造意識的啟迪,而不是技能的傳授。

二:少兒美術分為哪幾類?

少兒美術的大致分類有:

創意畫

(比如:花瓣拼成一隻呼朋引伴的小鳥,用春天的元素勾勒出小鳥的形態,這就是創意畫,但繪畫材料遠不止花花草草,還有水粉,超輕黏土,剪紙等)

(翩翩起舞的芭蕾舞者,舞裙用剪紙,舞台背景顏色鮮艷和黑色的人物剪影形成強烈的色差,更加生動)

構圖課

畫紙的美術結構直接決定了畫的美感和協調,也是美術課的必要課程。

(美術構圖不止有三角構圖,多邊形構圖等,目的讓物品在畫紙上的表現協調,能夠找到畫面平衡,不會搖搖欲墜。並且靜物,人物,石膏等的構圖也會有所不同。)

色彩與線描

(比如:用極簡的線條把花的外表描出來,然後用溫暖的顏色上色,就能畫出一朵綻放的花)

水粉靜物

(水粉是繪畫的其中一個素材,色彩明艷,易清洗,價格低廉,是油畫素材的替代品)

國畫與書法

(國畫是中國美術藝術的靈魂,不管是構圖,線條勾勒還是題字,意境都大氣凜然。梅,蘭,竹,菊象徵著高潔的品質象徵。)

動漫創作

動漫創作設計範圍廣泛,日韓,歐美,中國等各有千秋;

日本以宮崎駿動漫為例

歐美以漫威電影系列為例

中國以小豬佩奇系列為例

素描

素描分為人物和靜物,石膏

(素描人物)

(素描靜物)

(素描石膏)

考級輔導

(社會藝術水平考級證書)

三:少兒美術的意義:

1)開發智力

據研究表明:人腦的左半部是抽象思維,右半部處理總體形象信息。

而部分家長和教師重視的文字、數字這些教育內容,則使孩子左腦負擔過重,右腦鍛煉不足。這種現象有損於幼兒正常的和諧發展。

畫加美術教育就是用有趣、新奇的刺激,啟發和誘導幼兒去感知事物的外形、結構,主要通過想像和形象思維,有利於右腦的發育。

畫加美術還要求孩子手腦並用,如手工製作,通過手的操作,鍛煉幼兒的小肌肉群,使手指和手腕協調配合,促進大腦的控制和調節能力,增強幼兒的動作靈活性和準確性,如剪貼「金魚」,幼兒經先把印有圓形、半圓形、三角形的彩紙,沿線剪下來,然後在紙上拼出金魚的不同姿態,最後粘上,還畫上嘴和眼睛。

經常鍛煉,孩子就會大膽構思,進一步開發智力,提高孩子的創造性和想像力。

2)引導創新

少兒美術教學的重點應是創造意識的啟迪,而不是技能的傳授。

因此,通過繪畫、手工操作指導幼兒如何思考遠比知識技能的傳授重要。

孩子語言表達能力較差,學畫畫要比學說話快的多,在繪畫中表達的心態和對事物的感受,要比語言還要豐富。

繪畫可以直接刺激幼兒的右腦。

3)培養美感

孩子對美的追求,不僅反映在對自然的評價上,也表現在對外界一切美的事物的熱愛上,那些美的形象景色,無不引起他們的奇思遐想。

正如郭沫若所描繪的那樣:「幼兒看見一隻美麗的蝴蝶在花叢中翻飛,使他心中發出一種快樂的情趣,他便連聲叫到:啊,蝴蝶呀,蝴蝶呀,好看的蝴蝶呀!這是情趣的直寫,這是幼兒的詩,但等他稍長大了,他便模仿著畫只蝴蝶或者還要添些花草上去」。

這段話十分概括地描述了孩子對美的追求與情感的袒露,正是由於有了美的感受,才把表現美的情趣的琴弦撥動起來。

沒有美感,便沒有美的表現。

美感是客觀事物給人一種美的刺激後所產生的一種情緒反映,美感的特點是由衷的高興及由於接觸美的事物而產生的內心喜悅,教師要根據美術活動的要求,充分利用環境的有利條件,以積極運用感官為原則,靈活地運用集體活動與個別活動形式,為孩子提供充分活動的機會。

這樣才能使孩子在充分感知美的基礎上,理解美和形成美的觀念,產生表現美的情趣,初步具有判斷和評價美的能力。

為達到這一要求,在畫加美術中,教師要十分重視美術欣賞活動,因為欣賞本身就是審美過程。例如,欣賞那些以兒童生活為題材的年畫、圖片,動畫片等。

對於這些作品可以從表現的形象、主題內容、作品類別以及造型手法等方面作些簡單介紹,引起孩子繪畫的興趣和願望。這樣孩子通過感受美,就可以大膽地表現美了。

4)提高心理素質

良好的心理素質要從小開始培養。

一個人哇哇落地之時,猶如一張白紙,塗成什麼顏色就是什麼顏色,所以,家長、老師的責任重大。

教育是個很大的範疇,美術教育雖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但是不可分割,至關重要。

美術教育與其他教育相比較,美術教育對其他教育有促進作用,主要表現在它能培養兒童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這樣一說,好似美術教育就是思想品德教育,其實它只是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種重要手段,也是一種獨特的手段。

它的獨特表現在:美是通過具體、鮮明的美的形象來打動人、感染人、教育人,同時美術教育是一種情感教育,它通過審美主體的情感體驗產生對客觀事物肯定或否定的評價,從而得出道德上的判斷,正是在進行美術教育的過程中,兒童的心理素質在不知不覺中發生變化。

可以這樣說:美術教育,「潛移默化」的特點就象「和風細雨」之於禾苗,潤物細無聲,兒童就是在這感受美,發現美,追求美,表現美的過程中,心理素質逐漸提高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畫加美術上海嘉定校區 的精彩文章:

畫加美術是幹什麼的!

TAG:畫加美術上海嘉定校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