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鬆弛有度是最好的修行

鬆弛有度是最好的修行

生活的絢爛是來自於做人做事鬆弛有度,經歷了世事的智者,才能領悟到:太過用力的弓箭是容易折斷的,太過鬆弛的弓箭是沒有作用的。鬆弛有度也是最好的修行。

嘉絨朗智仁波切

佛陀就是這樣教導弟子,對於懈怠的弟子即鞭策他,對於太過精進的人則加以調和。

六根門確實很重要,一般人均以肉眼看世事,因此很容易被物慾所迷,修行人應打開心眼、閑起肉眼,所見的一切自然清凈自在。

證嚴法師

佛教故事

佛陀在世時有一位弟子,未出家前是一望族中非常有名的長者之子,因好樂佛法而出家。他很有抱負,認為佛陀的弟子中有那麼多人聞法開解,很快地證到羅漢果位,而他是高貴族姓的子弟,又自認很有慧根,所以自信滿滿,以為自己一定很快能開解,於是急著要在他人之前體悟證果。

他心愈急,煩惱愈多,一段時間過後竟毫無進展。他不知道佛法要從哪裡入手,不知心和法要如何相應,因此心裡很失望。

尤其當他一想到:既然不能與法會證,那麼出家有什麼用呢?倒不如在家當居士,還能擁護佛法。

他起了這個念頭,佛陀知道了,就請身邊的比丘把這位弟子——二十億耳找來。

二十億耳比丘來到佛陀面前,心裡又感激又慚愧。感激的是,佛陀能夠知道他的心意,又如此關心他;懺悔的是,既入佛門卻無法早日證果、回報佛恩。佛陀知道他的心意,很慈祥地告訴他:「二十億耳!你在家時,環境那麼好,相信你學問一定很精深,至於娛樂的樂器,你也很精通,在多種樂器中,琴你有興趣吧!」

二十億耳說:「不只有興趣,我以前常常撫琴作樂呢!」

佛陀說:「樂器的原理你知道,琴是靠弦線的彈奏才有聲音,若是把弦調得很緊,能夠彈得出聲音嗎?」

二十億耳回答:「弦線不能調太緊,太緊彈出來的聲音不好聽,而且很容易斷線。」

佛陀又問:「若把琴弦調得很松呢?」

二十億耳說:「太松也不行,因為彈不出聲音呀!」

佛陀告訴二十億耳比丘:「你現在的心就像絞太緊的琴弦一樣,彈不出好樂音而且又快斷了線一般:琴弦應調得鬆緊恰恰好,這和修行的心一樣,若過度精進,心太急則容易有法的執著,這是很危險的事哦!修行不能放逸,懈怠放逸即墮落,但是也不能執著於法呀!應抱著平常心、平等心自然地精進,也就是讓本性回歸自然,於日常生活中注意照顧好六根門即可。」

二十億耳問道:「佛陀,六根門到底是指什麼呢?」

佛陀回答:「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六根門守得好即無煩惱,煩惱不侵,心回歸自然即容易回歸本性。」

佛陀就是這樣教導弟子,對於懈怠的弟子即鞭策他;對於太過精進的人則加以調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紅塵煉心好修行 的精彩文章:

讓科學與佛學對話的那個人,已經走了
清明將至,怎樣祭奠對亡者最有利?

TAG:紅塵煉心好修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