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那不勒斯——天賦與勇敢

那不勒斯——天賦與勇敢

去年就聽說了那不勒斯四部曲。最初吸引我的,是這套書的宣傳語——只有你身為女人才會知道這些醜陋的秘密,與兩個女人,50年的友誼和戰爭。現已出版並翻譯的前三部——《我的天才女友》、《新名字的故事》和《離開的,留下的》,我差不多是一口氣看完,奉獻了半個多月的午休時間、公交時間,還壓縮了夜間睡眠,雞血程度堪比追劇。

為了抓住一點記憶碎片,我決定寫下這篇,日後聊以回憶。再度打開了《我的天才女友》:這是門房的女兒——萊農,在講她,和鞋匠的女兒——莉拉的故事。她們的命運和境遇在三本書里,交匯又分離。

第一部《我的天才女友》,是萊農和莉拉的童年和青春期。

剛開始時,作者好像有些過分刻意的在塑造莉拉聰慧過人、膽識過人和她的一切過人。幼年和少年的莉拉,就像一個總是違背父母意願、打破陳規、製造動靜、不肯安分長大的熊孩子,只是幾乎無人發現,這個熊孩子有著驚人的智力。

我很快喜歡上了莉拉的「熊」,像在碎石堆中看到了一顆鑽石那樣:

她雖然身軀幹瘦弱小,卻是個敢作敢當的壞小孩和搗蛋鬼——把萊農的布娃娃一聲不響的扔進別人家的地窖,又敢於去找人人都懼怕的地窖的主人索要被他奪走的、在地窖里消失的布娃娃;

她那強烈又突兀的自我——她總愛眯著眼睛,有著堅定的眼神和表情,這幅面孔好像永遠如此,而她做決定和放棄一項做過的決定時,都有著同樣不容置喙的果決;

她腦子裡有著前瞻性的創意和突破性的想法——想讓父親從忙碌了一生的修鞋補鞋的糊口技藝中解脫出來,投入到能賺更多錢的成品鞋製作中,並在因現實條件過於貧瘠被嚴厲拒絕後頂風作案設計出了日後將會風靡一時的女鞋樣式。

但往往,這樣的人,總是要為周遭頑愚的大環境所犧牲。人們意識不到這是顆滄海遺珠,或者意識到時,為時已晚。

而那時的我,認為萊農是個有很多「戲」和很多「雜念」的小女孩——因為莉拉的吸引力和自己的好奇心,萊農總是跟隨莉拉、模仿莉拉、配合著莉拉的決定。比如,聽從莉拉的逃學提議,向家裡撒謊,和莉拉以走路的方式,離開城鎮穿過隧道去看海。

萊農內心有著太多猶豫不決和左右搖擺的思想鬥爭,像是自說自話又出爾反爾,有時也像是一種女孩兒們天生的攀比心在作祟。

她天資不足,卻總拿自己去與天賦異稟的莉拉作對比,這種想要後來居上,或者自以為勢均力敵的不自量力,在我眼裡,一度非常可笑。

看完第二部後,我偏見和喜好開始有所淡化和轉變。《新名字的故事》是莉拉和萊農的青年時代。

莉拉念完小學後不久,便因家庭貧困父母無知,輟了學,嫁了人,嫁給了當地一位年輕多金的肉食店老闆——一個表面溫和,看起來忠厚卻銅臭味十足的平凡男人。

這位肉食店老闆曾經熱烈追求莉拉,為她一擲千金,並用心呵護她的才華和作品——裝裱莉拉設計的女鞋圖紙,要為莉拉籌備一家鞋店。可惜,這只是一場荷爾蒙席捲時的假象,甚至還來不及等到婚後,在婚禮上,莉拉的丈夫就暴露了他「一切皆可委身於利益」的庸俗本性。莉拉當即清醒,並認為:她的婚姻已在那一刻結束(雖然那一刻在旁人眼中是個美好的開始)。

貧民少女莉拉搖身一變,成了肉食店老闆娘闊太莉拉,天才的大腦即將被暴殄天物,但其倔犟程度卻比之前更勝一籌。

如果事實一直非她所願,那她的脾性就會一如既往的「」和「」下去,如果一句違心的好話能讓她免遭家暴一場,那麼她一定會講出一句真真切切的大實話,來表達她對這段平庸虛偽的婚姻的輕蔑和不屑,哪怕她面對的,是當她的丈夫的威信和自尊頻繁受到挑戰後暴雨般的拳腳。

當我站在文字外面,我依然感到驚心動魄。我不想看到她又要挨打,我希望她今天「乖」一點或「識相」一點,順從一次那個無知的男人。但她一定會冷笑著說:不!並進行無所畏懼的挑釁,只把膽戰心驚留給讀者。

與莉拉的跌宕起伏不同,同一時期的萊農,憑著好運得到了繼續念中學的機會,她的生活和學業簡單重複,她與另外幾個一同長大卻早早輟學的夥伴們,開始微妙的格格不入起來。出於自卑習慣於討得所有人(尤其是老師)的喜歡,萊農非常勤奮,即便她不那麼清楚為什麼念書以及自己的興趣所在。

後來,她念到了大學,去了比薩,又去了米蘭。她懷揣著命運軌跡分別後對莉拉的想念,和自己身上的那不勒斯貧民印記,倍感艱難的實現了,從那個粗俗鄙陋的原生環境的逃離。

這個內心戲豐富,總是藏起一半真實想法,除了勤奮以外毫無亮點的女孩,終於也開始發生天翻地覆的改變。她繁複的內心活動和善於觀察和揣測的習慣,不再像年幼時那樣無根生長,她以這種不起眼又無害的速度和姿態,保護著自尊與脆弱的驕傲,靠近、認識更大更複雜的社會環境。

她說:

「我經過了初到這個城市所受的衝擊,我經過了每場考試不安的心跳,我糾正自己的聲音,動作,還有穿衣和走路的方式,就好像我參加了一個演戲比賽,那張面具戴久了,差不多已經成了我的臉」

「我是那種日日夜夜都在努力的人,那種成績很好的學生,但我永遠都不可能達到一種真正的高水平。我一直都會很害怕:害怕說錯話,害怕語調太高,害怕穿衣不得體,害怕自己沒有真正的思想。」

讀到這裡我忽然覺得,甚至篤定——這不是一個虛構的故事。

在第二部的末尾,莉拉有了一個再次令她義無反顧的契機,成為了脫韁的野馬,與不平靜的婚姻生活徹底決裂,躍進更加動蕩的深淵,經濟條件一朝回到結婚前,甚至更慘。

而另一邊,萊農大學畢業,即將嫁給一位其家族在學術界中頗有聲望的教授,並在夫家的助力下出版了第一部個人小說。

人們喜歡天才,鄙視平庸。可惜天才已被浪費,而普通人將會出人頭地。

在第三部《離開的,留下的》里,她們已人至中年。雖不及第二部青年時期的故事那麼精彩(準確的說是大起大落),但是讀起來更加深刻內斂。(鵝不可以再劇透了!)

看完那不勒斯前三部曲後,我有很強烈的衝動想立刻表達點什麼,但每一次碼字,感覺都在變化——隨著一些情節在印象里變淺和淡出,一些微妙的感受卻呈反比的在加深和固化。靈光乍現,又消失無蹤。最後我想,在這部讓我很難提煉出一個典型價值觀的偉大作品裡,最打動我的不就是它字裡行間噴張的真實嗎?

這種真實又是什麼樣的?——是讓我深知,我是一個沒有天賦的人。

因為我從書里看到了,有天賦的人、天資聰慧的人的樣子——莉拉的樣子。天才是那個樣的,而我以為的自己的所謂的天賦,只是對事對人不愚鈍的常規思考和及時反饋,我從來缺少的都是來自自我核心的火種,還有選擇方向和堅持道路的勇氣。

真實的我,像萊農一樣,是顧慮大於才能的人。一直在模仿,又儘力想擺脫——我們的思想和理論體系,都來自主流,或者是受他人的灌輸和影響,縱使我們的腦海里總有許多糾結之處,但那是沒用的,我們從來不能像莉拉那樣,擁有與生俱來的自我判斷。當我們產生出的某一個與主流對立的思想時,原因只是我們活在他人的影響下太久,反叛的根源並非勇敢的天性,而是忍無可忍的覺醒。

萊農一直害怕自己沒有真正的思想,她的腳踏實地令她自我懷疑——懷疑發表小說這樣的階段性成功是天上掉餡餅;受到指責和質疑,也令她自我懷疑——懷疑自己所接受的教育和擁有的知識只讓自己的作品徒有其表,沒有意義和內涵。她總是想起小學畢業後就沒有再繼續學習的莉拉,想像她如果有同樣的念書機會,那一定比自己做的更好,並想起莉拉那些近乎粗野的表達中的令人不安的真相

這就是書里最最真實的部分。彷彿,莉拉的反抗至死和不顧一切是我理想的勇氣與希望,而萊農的自我壓抑和順從,還有與生俱來的無法改善的自卑,才是我的現實。

畫面跳轉回她們幼年時走路去看海:莉拉牽著萊農的手,穿過城區、隧道、丟棄的破桶、燒過的木頭和汽車的骨架,道路不斷向前延伸,周圍也變得越來越陌生,然後天空開始雷聲陣陣,意識到快要下雨的莉拉變得焦慮,並迅速的帶著萊農折返,雖然萊農想繼續往前:

「我不明白:為什麼我們不繼續走下去呢?我們還有時間,大海應該已經不遠了。假如要下雨的話,無論是向前走還是回家,我們都一樣會被淋濕。這種分析問題的方式是我從莉拉那裡學到的,我很奇怪她為什麼不那麼想。」

「儘管天開始下雨,我還是想繼續走下去,覺得自己遠離了所有人和事,去遙遠的地方——這是我第一次發現的東西,這讓我忘記了所有擔憂;但莉拉卻反悔了,那是她的計劃。下雨之後,她放棄了大海,決定回到我們居住的城區。我很難理解這件事情。」

在中年的時候,莉拉對萊農說:還記得那次我們走路去海邊嗎,穿過隧道後下起了大雨,是我害怕了要回去,但你還想往前走,你才是真正勇敢的人

除了情節過分好看,這部書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魔力。我喜歡「天才女友」莉拉,震驚於她的天賦,也認清了自己的平庸,還聽見有個同樣的聲音在默默覆蓋著我多年來重複的迂迴的無意義的思考。我努力回憶,萊農的勇敢體現在何處,除了她那次面對好奇的懵懂堅持。也許支撐她最久的,就是她的堅持,當有個機會能打破或忘記自我壓抑的慣性機制時,她也會不由自主的不顧一切。

而我會像萊農一樣,繼續帶著那些在聲帶震動前就被大腦打消的話語、那些在形成意圖前就被自嘲放棄掉的意,以及,那些始終存在,會偶爾想起的對天才的欽慕,不懈的活下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瞎寫一桶 的精彩文章:

TAG:瞎寫一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