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究竟是誰拖垮了大明?背鍋的不只是宦官

究竟是誰拖垮了大明?背鍋的不只是宦官

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人建立的統一王朝,大明在今天依然有很多粉絲,也就是所謂的「明粉」。這既是對大明的懷念,也是對大明這種不向任何外來壓力屈服之精神的肯定,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堪稱骨氣十足。因此,對於明朝滅亡的原因,很多人都會去探究,去了解,其中之說法亦是不一。

很多人都說,祖宗給崇禎留下了一手好牌,只是他自己不會打,最終國破家亡,自縊而死。崇禎確實應該為明朝的滅亡承擔相當的責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這一結果的助推劑,這無可爭議。但是,大明之所以滅亡還是制度性原因,是在建立之初就已經埋下了禍根。那麼,究竟是誰拖垮了大明呢?在此,「縱橫國史」就來給各位說說這大明王朝的「三顆毒瘤」,每一顆都是致命性的!

第三顆——宦官集團。

在中國歷史上,出現宦官專權的王朝主要有三個,分別是東漢、唐朝、明朝。毫無例外,事實也證明,由於宦官的存在,在某一時期,這些王朝的政治都是非常的黑暗,很多忠義之士都死在他們的手中,有時候連皇帝的人選也由他們來決定,這在漢唐兩代非常明顯。

雖說明朝的宦官確實沒有漢唐的這麼囂張,其生死也取決於皇帝瞬間之決定,劉瑾、魏忠賢就是最好的例子。但是,明朝宦官集團的影響力也不容忽視,他們是皇帝制約文官集團的強有力工具,沒有他們的存在,皇帝將只能孤軍作戰,處處受到文官們的牽制,毫無作為。

在明朝末年,由於皇帝不理會政事,宦官便將批紅權掌握在自己手中,並以此為籌碼向文官集團發起了挑戰。很多忠義之士,如楊漣、左光斗等便死在宦官集團的屠刀之下。守衛遼東的將士和忠臣,很多也是受到宦官的排擠而被迫告老還鄉,例如孫承宗和袁崇煥等。可以說,因為宦官的存在,弄得朝堂一片烏煙瘴氣,搞得人人自危;大臣只求明哲保身,不肯為國家賣力。如此一來,國家不出問題才怪。

第二顆——文官集團。

自從隋唐奉行科舉取士以來,知識分子便有了一條通往廟堂的康庄大道,只要考試過關,人生的前途將會是一片光明,從此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也正因為科舉是選拔官員的主要途徑,而考試的內容又是以儒家經典為主,因此這幫官員便常常以孔孟之道的繼承人自居;以一副治國平天下,道貌岸然的君子形象出現在朝廷上,這幫人,有個專用的名稱,即是「文官」。

與前朝相比,大明王朝最特殊的一點就是文官政治高度發達,整個帝國都在他們的控制之下,無論是行政還是軍事。朱元璋廢除丞相之後,文官們失去了統一的首領,為了自己的利益著想,他們自己組建成一個個小小的政治集團,也就是所謂的「朋黨」。為了制約皇權,他們也會聯合在一起,相互抱團,形成規模龐大的文官集團。

雖說文官在治理國家事務中,有著比武官更加理性的一面,但為了自己的利益,他們也經常打著為國為民的旗號,干著比宦官更加惡劣的勾當,禍國殃民。魏忠賢被廢掉之後,文官失去了制約,更加的囂張跋扈,目中無人。例如,商業稅的廢除,前線將領的陣亡亦或是死於內鬥,皇帝之政令不決等,文官集團難逃其疚。闖軍逼近北京時,崇禎讓文官們捐錢,個個哭窮;李闖進京後,抄出家產7000萬兩,著實可恨。清軍入關之後,這幫文官幾乎都投靠到清廷的懷抱,毫無禮義廉恥。大明亡於文官,亡於東林黨,此話還真不假!

第一顆——藩王集團。

明代的藩王絕對是歷史上過得最舒服的王爺,沒有之一,只有第一。貧農出身的朱元璋好不容易奪得天下,自然不希望自己的子孫過得很差,最起碼也是溫飽無憂,天天開心!為此,朱元璋大規模的進行分封,並規定,只要是朱家子孫,就是吃皇糧,不能出去工作;「君子之澤,五世而斬」這概念在他眼裡是不存在的。

朱棣靖難之後,雖然剝奪了藩王們的兵權,但是依然給予他們經濟上十分優厚的待遇,這在後來便成為國家財政的沉重負擔,甚至一省的田賦都不夠藩王費用的開支,還得從富裕省份撥給。例如,親王祿米10000石,郡王2000石,鎮國將軍1000石,輔國將軍800石,其它依次遞減。而明朝有檔案可查的皇室人口多達157000餘人,可謂是「千古所未有也」!

明代藩王雖多,但幾乎對國家沒有做出什麼貢獻,反而是個累贅。顧炎武曾評價說:「為宗藩者大抵皆溺於富貴,妄自驕矜,不知禮義。至其貧者則游手逐食,靡事不為,名曰天枝,實為棄物。」事實也是如此,李自成進逼開封時,肥得流油的福王居然不拿出一錢一糧來犒勞將士,城破之日,自己也被李闖王給烹了。

如果不是這幫藩王的存在,明朝就可以節省出很大的一筆經費。如此一來,邊防經費充足,滿清無法作亂;賑濟災民有錢糧,流民不多,李自成、張獻忠之流也無從崛起,大明國祚將得以延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縱橫國史 的精彩文章:

他堪稱明朝之衛青,如若不死,朱棣是否有膽量起兵靖難?
馬超官職高於張飛,原因何在?答案竟在諸葛亮與劉備的對話中!

TAG:縱橫國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