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戰後歐洲史(一)

戰後歐洲史(一)

撕裂的歐洲。噩夢沒有隨著戰爭結束,只是後人的總結,在柏林陷落之後,歐洲作為世界大戰的戰利品被切割了,整個歐洲面對鋼鐵洪流而顫抖,在戰爭前夕他們希望德國人和蘇聯人戰鬥,當德國人倒下的那一刻,即直面蘇聯的刀鋒。

這個時候的士兵們還沒有去想這個事情,蘇聯士兵進入德國後,發覺德國並沒有隨著戰爭毀壞多少,聯想到自己山河破碎,士兵們瘋狂了,他們在屠殺,強*,有的是有計劃的,有的是臨時性的,盟軍的士兵或許有好那麼一點,但戰後清算讓人人自危。在法國,維希政權曾投降於希特勒,巴黎街頭的女人並沒有迎來解放,她們被自己祖國的男人們凌辱,剃光頭髮,脫光衣服,拖著遊街:法國敗於希特勒,就是因為他們通德!

自古以來都是如此的啊,戰敗總要有個替罪羊。

清算後的地盤劃分,歐洲也並不是鋼板一塊;美國希望儘快脫離歐洲這塊泥沼,蘇聯則不斷的施加影響力,英法為首的歐洲恐懼了,他們聯合起來組成了北約,並將美國拉進來,確實只有美國能與蘇聯對抗,而美國出於自身的戰略防禦需求,走上了英國當年的道路:整合分裂的歐洲大陸,同時不讓他們鐵板一塊,從而抵禦蘇聯。

歐洲啟動了馬歇爾計劃(官方說法:歐洲復興計劃),美國為歐洲3年提供了140億美元的貸款,而蘇聯從東歐各國的3年內攫取了140億美元,蘇聯是外強中乾的大國,美國才是真正富有的國家。

在英國,開始進行福利制度的國家改造讓工黨上台,丘吉爾自嘲說「忘恩負義的民族才是偉大的民族」。當然不是,丘吉爾並沒有休息,美國之行他發布了「鐵幕演講」,冷戰緩緩拉開了序幕。

即便是冷戰,也不是由歐洲國家決定的。《慕尼黑協定》讓捷克斯洛伐克對英國失去了信心,全面倒向了蘇聯,英國不希望在歐洲大陸上介入太多,這將導致英鎊平衡出現問題,日不落帝國在海外還擁有大量的殖民地。

法國想重振歐洲大國的雄心在燃燒卻力有未逮,美國提出抵抗蘇聯必須重建德國,巴黎和會最後變成了英法的綏靖政策,德國席捲歐洲仍讓他們心有餘悸,英法德美的利益並非一致,英國的退出讓法國不得不擔當歐洲大陸的領頭者,這大概也是法國能夠成為五常的原因之一。

德國,德國的利益不由他們說了算,戰勝國無時不刻的希望德國記住他們戰敗國的身份,以免憤憤不平的德國人再次選擇報復,在地理上,德國被分為西德和東德,這已經是拜美蘇爭霸所賜了。國家的過去被否定,國家的榮耀一去不復返,僅僅3年,德國就從稱霸歐洲變成一片狼藉。德國人只好選擇忘記,元首被審判了,戰犯被審判了,平民的罪過怎麼定呢?他們只好遺忘過去,而歐洲大陸上的人忘不了,即便是冷戰最高峰的時候,法國人玩的遊戲,仍舊以德國為假想敵,而不是蘇聯。

以德國為假想敵,以在《慕尼黑協定》中出賣了東歐各國利益的英美集團為敵,倒向蘇聯的東歐各國別無選擇,波蘭被蘇聯有計劃的清除軍官,英美沉默不言,對波蘭而言,這難道不是另一個版本的《慕尼黑協定》嗎?在大國博弈中,小國是沒有話語權的,只有犧牲,被犧牲,以及被遺忘。

也有少數例外,南斯拉夫的鐵托,成功用自己的力量解放了本土,南斯拉夫人的民族國家是鐵托的追求,他開始脫離斯大林的控制,這讓斯大林非常惱火,在蘇聯的封鎖下,南斯拉夫接受了西方的援助。

新一輪的戰爭開始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遊人 的精彩文章:

歐洲歷史概述

TAG:遊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