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賣點破東西你和我談人性,是不是扯得有點遠?

賣點破東西你和我談人性,是不是扯得有點遠?

空白

廢話一籮筐

預計佔用4分鐘

輸入

去年的剁手節轟隆隆的過去了,圍繞這個新造的節,話題不絕於耳。現如今,新營銷又沸沸揚揚,作為一名剁手者,我以為可以通過一些現象來揭示問題的本質,正好也可以回應當下電商和地麵店衰落之爭。在此,我想說,不管誰衰落,都不是經濟問題,而是人性問題。

為什麼這麼說呢?從發展的角度來看,任何一方的衰落都是正常的。某寶1682億銷售額乍一看挺牛的。但仔細分析,1000萬賣家平均銷售額每家1.682萬。這個數據,對於一場提前一個多月就開始醞釀造勢的年度大促銷,1.682萬的銷售額就有些寒酸了。而且,這次雙十一,最高的賣家30億銷售額,81家銷售額過億。也表示一小部分賣家佔據了大部分銷售額。可能有900萬小賣家銷售額不到2000元,這中間可能也有不到1000元,以至於還有可能掛零的!對這一事實,就有人高喊小網商也不行了,小實體店不行了,大資本壟斷零售的時代到了,小微企業沒有生存空間了……。以至於言論發展到年輕人因此失去了創業土壤,社會經濟會失去活力,小老百姓唯一的生存出路就是給大企業打工等奇談怪論言論。

作為剁手者,在透過現象看本質之前,提醒自己必須了解一個常識:虛擬和實體並不是線上線下的區別,而應明白所有以物權轉移為目的的交易都是實體經濟,線上線下只不過是銷售渠道不同而已。許多人認為,地麵店衰落的主要原因是房租高企,再不降房租,實體店再怎麼折騰都只是續續命而已。這完全是八竿子打不著的事。

網上開店就沒有房租嗎?

房租,肯定是有的!而且生意越好抽取傭金越多。實體店是相對固定房租而已,從成本角度來說,一個是固定成本,一個是可變成本,但怎麼說都是成本。至於成本的優劣,各有利弊,非本次談論重點。咱們只談生意現象和本質,網店和地麵店都是通過賣出商品賺取利潤,地麵店商品過去由生產商轉中間商經銷,商品價格被中間商虛抬,賺取比生產商高得多的利潤。而純電商(無地麵店)將中間商虛抬的價格取消或讓利給民眾,讓廣大民眾消費得起,消費得了。看起來問題的焦點應該在這裡,純電商縮短了銷售渠道,和原來產品的渠道商形成了價格競爭壓力。

地麵店的出路肯定不是比價格戰,而是要揚長避短,回歸到現時世界中來,人們購買物品,主要是滿足自己的需要,這種需要有的是滿足生活上的需要,有的是滿足心理上的需要。無論哪種需要,關鍵在於購物商店、物品要能滿足顧客日益增長的應用場景的需要,融合交錯、內容創新以及對消費者的理解和對消費行為的精準抓取,這才是未來零售的核心。

如今,消費者購物習慣的改變,正在推動零售業的主動變革。

第一個變革:過去多年,互聯網公司從來不收購工廠,而今天,卻紛紛投入巨資入股乃至全面控制傳統零售公司。過去企業把輕資產當做傲嬌,而今卻呈現出重資產、區域性和模式多樣化的新特徵。如古語云,「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輪迴。這一顯著趨勢變化,也正在製造一個新名詞「城市綜合體」,用以滿足消費者的當下需求;

第二個變革:應用場景的多樣化。例,「即買即得」,消費者連多等一分鐘的耐心都沒有,馬上買馬上吃;「體驗優先」,參與線下的空間活動,在真實的生活或學習場景中交友、消費和展現個性;「社交融合」,購物不僅僅是必需品的購買行為,而成為了消費升級的一部分,快樂、分享和沉浸式體驗成為新的訴求。

這些消費特徵的改變,對零售空間的場景再造提出了新挑戰、新思路!門店乃至城市綜合體的格調、貨品都被標籤化,不僅要代表消費者的儀式感需要,還開始上升到只有充分認識物性才能可以更好地理解人性的境地。其實人的成長經歷和經驗,就是認識自己,認識人,認識自己之外人和物、認識人之外的物及物性,它形成知識、文化,它是一種哲學,在促使其購買決策之前,物性和人性能達成共通。說白一點,你所走過的地方便是你的世界,你知道的東西越多,明白的規矩也越多,才越容易和別人的世界對接。任何事物,只要你愛它,它就是你的世界。所以愛是很重要的!這需要你是有心人,才能匯聚所有的點形成標籤,從而讓你的標籤和消費者的標籤匹配,這應是當前新零售關鍵!

至於實體經濟不行了的話題。如果我們要探討這個何為虛何為實的經濟話題,無論哪種商家,銷售自然是帶動了內需,從而帶來了生產、消費,再生產、再消費的循環,這對整體經濟來說沒有什麼問題,當下的問題是企業要深刻認識電商發展已形成勢不可擋之勢,實體店淪落為電商做配套和附屬的產物。以前的電商平台給人的感覺是聚集的品類齊全,購物方便,價格平宜的網店印象。而實際上現在網店最大的優勢不是價格便宜,而是購物方式的高效、舒適、便捷......。通過比較不難發現,商品流通過程中,可觸摸、更好購物體驗並不是電商的核心競爭力,相反電商一再在銷售手段上推陳出新,內容傳播、平台互推、視頻、直播、互動教學、群活動策劃等手段都上了,僅僅這些策劃營銷的誠意,和許多地麵店主只想找個好店面,貨一擺就有錢收的思路比,不知道要高明到哪裡去了。

當下,我們看到風起雲湧的電商店要比實體店更懂人性,談論越來越多的新零售店要比一般實體店更懂人性。那麼問題來了,做銷售的僅僅只懂人性就可以了嗎?非也,在我看來,那些跟不上科技發展和內容創新的,才是問題的關鍵。

市場就在那裡,只是你從未涉足而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有言在黔 的精彩文章:

TAG:有言在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