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明景泰青花瓷在哪裡可以鑒定

明景泰青花瓷在哪裡可以鑒定

明景泰(公元1450—1456年,明代宗朱祁鈺年號)朝僅歷時7年,瓷業生產是「空白期」中最低落的時期,青花瓷器基本延續正統朝風格。

由於明代宣德朝之後的近30年間,發生了一系列政治變革,致使國勢傾頹、內憂外患、經濟蕭條、民生凋敝,社會動蕩不安。在這樣的形勢下,景德鎮瓷業生產也受到了非常大的影響,制瓷水平與瓷器品質較前朝永樂、宣德有明顯下滑。迄今為止,無論是考古發掘出土,還是公立博物館館藏,或是古玩藝術品市場中,能明確確定年代寫有紀年款的正統、景泰、天順三朝的瓷器鮮有發現。這種具有特定歷史時代意義的明代空白期瓷器,自然會引起學術界和收藏界的關注。曾經一度,不少業界人士認為「空白期」三朝燒制的瓷器多為民窯產品,並沒有官窯器。持這種論點者,其依據主要是因為無論是在出土還是存世的「空白期」瓷器中,器型製作規整的並不多。而且這一時期的青花或釉里紅繪瓷技藝亦不及永樂、宣德時期那麼精細,胎質也不夠細膩。

其實,這一時期景德鎮御窯廠仍然在燒瓷,只是因為連年戰亂、改朝換代等原因,在品質與數量上比永、宣時期大為減少。這在《明英宗實錄》、《大明會典》、《明史》、《浮梁縣誌》、《江西大志·陶書》等文獻中均有記載。故而筆者認為,空白期並非無官窯瓷器,工藝精細者還是有的,只是絕大多數沒有年款。筆者曾於廣東省博物館覓得一件帶有紀年款的明代空白期瓷器,該器為正統八年的青花筆架,高7.7厘米、寬12.3厘米。整體器形為凸起的五峰相連山叢式,中空,在一山峰的一邊和筆架的後面各有一圓孔,可以裝水作水盂用。從隔著的玻璃展櫃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器物以青料繪三層巒疊起伏的山峰。在筆架主峰後面書有「正統捌年」款。筆架的施釉肥厚,白中泛黃。筆者估計這件筆架由於當時的燒結度不夠高,故而釉面開細碎紋片,紋飾和字呈黑褐色,個別處稍泛藍色。即便官方沒有給出明確的定論為官窯還是民窯,但以筆者綜合研究之論可定其為民窯製品。儘管此器造形和紋飾較粗糙,但有絕對年款,是正統年間有年款的標準器物,也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

胎質比正統粗糙,器物底部為白砂底。釉層較厚,有細小氣泡。釉色白中泛青,呈玉質感。有醬釉口器和青花醬釉弦紋裝飾,器物里外釉基本一致。足胎露胎線打磨圓熟,呈「燈草梗」狀。

瓶類器物大多以三節成形,器物底部中心微凹,底及圈足內壁無釉,器物外壁施滿釉,圈足處釉線不整齊。

筒形爐為平砂底,口沿、圈足內壁向中心切削成八字形,底面平整,施釉,能看到明顯的同心圓線條及放射狀的跳刀痕,中心有一微突起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