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林海音:孩童眼裡的人生百態

林海音:孩童眼裡的人生百態

愛是不求回報地付出

《一

童年的光陰一去不復返,讓童年活在回憶裡面,是獻給童年最珍貴的禮物。

匆匆逝去的時光里,帶走了我們的童年,童年的片段已然不是那麼清晰,可是對於大多數的人來說,童年的心性是相同的。那便是:都擁有孩子清澈的眼眸和無暇的內心,這是童年中最為珍貴的記憶。

我在漫長的歲月里,遇到了你的童年,看到了單純、善良、聰慧、敏感的英子。一個孤單有靈性的女孩兒在我的眼前浮現,刷新了我對人間摯愛的認知。

就是這樣,我走近了林海音的《城南舊事》。平淡樸實的語言里,流露出的真誠和傷感、無奈與不解、成長與困惑,在我看來,都源於每一個對愛的付出。只是那時的英子,理解世界的能力有限。

世間的情無外乎親情、友情、愛情,世界上的人無外乎好人和壞人,世界上的事無外乎對與錯,可是這些都是相對的。就如英子在童年時無解的答案一樣。

一個惠安衚衕里的南方小姑娘,偶然間成了她最真實的朋友。萬人眼中的瘋女人,卻是那麼真實,那麼善良,她告訴英子她的愛情,她日夜思念的女兒,英子在這樣的思念里逐漸認識到一個母親對孩子的愛,一個妻子對丈夫的忠,憐憫她,以至於心心念念想要幫助她找到自己的女兒。

秀貞在被指為瘋子的背景下登場了。大人眼中的瘋子卻成了小英子的朋友,善良的英子曾經多次質疑她到底是不是瘋子?她為自己剛出生就被遺棄的女兒做了無數套的衣服,為拋棄自己的大學生思康保留著最純粹的情感,她活著的寄託就是帶著女兒找自己的思康。最後和妞妞一起命喪賓士的火車下,她為自己的愛付出了所有,甚至生命,留給年邁父母的是什麼呢?英子不知道也未曾討論,因為這件事她搬家了。

上帝是公平的,每一個人在人世間的幸運和不幸都是對等的,你如此幸福,一定會有一些人在默默承受因你而來的不幸運。

宋媽和自己的丈夫是否如此?拋下剛出生的女兒和幼年的兒子到英子家裡做了奶媽,一呆就是四年,可是自己卻不知心心念的女兒遞到丈夫手裡,就被這個只會牽小毛驢的莊稼漢子送人了,兒子在放牛的途中溺亡。捨棄團聚,丟下母愛,只為讓一家子生活更好一些,可是這樣無私的付出背後得到了什麼呢?

在戰火紛飛的年代裡,所幸的是英子生活在安靜和平和中,直至小學畢業,爸爸的花兒落了,英子在憂慮的童年中無憂無慮。英子絞盡腦汁阻止了爸爸對蘭姨娘的期待和愛慕,把蘭姨娘推給了德先叔,為的是醋意的母親,可是愧的是父親的失落和傷感。英子是對還是錯?父親和母親的看法未必相同。

一起去看海吧,小偷之所以成為小偷在英子看來是為了他那優秀的弟弟,可是成為小偷這件事本質上就是錯的,什麼是好人?壞人?誰說的出來。

無解的問題太多。

在英子的周圍,生活著不同的人們,可是這些人都逃脫不出愛的羈絆,都是無私的付出者,這些付出未必會有回報,但是是一個人生存下去的功課。人生來是要懂得付出的。需要調整的是在付出中不要總是尋求回報,這是需要自我平衡的。

陽光照耀大地,雨水滋潤大地,不管人類怎麼輪換,自然界的規律是一樣的,我們是渺小的,付出自己的愛,對待你身邊的人,做一個無愧的自己。

在孩子的世界裡,愛是付出,也要教會孩子愛是需要她付出的。

愛是不求回報地付出,是不是只是用在孩子身上,只有孩子體會得到?下行的愛很可怕,其實我們都需要這種付出,發瘋似地埋怨和索求回報只會讓人質疑你的付出。

《二》

曾經很多次,我也有過這樣的愚論,對未婚女青年總是意味深長地說找一個對你好的,站在女方的角度總覺得這樣不吃虧。可是在愛的世界裡,很少有平白無故地付出,大凡舉案齊眉的夫婦,都是互相欣賞和付出,不要羨慕那些秀恩愛的人,愛情和婚姻是一部參不透的學問,但是既然認定,你就必須相信對方是最適合你的人。

秀恩愛的背後,是雙方在愛的前提下不求回報地付出。

錢鍾書和楊絳,活成了我們羨慕的模樣。可是楊絳不求回報地付出,多次放棄自己的學業,陪伴錢鍾書左右,甘願做綠葉的一代才女,甚至見證了錢鍾書先生的極低的自理能力:鞋子的左右腳不分。上得廳堂下得廚房,我與誰都不爭,我與誰爭都不屑,這種坦蕩和平和又有多少人能做到?誠然:楊絳先生也得到了自己一見鍾情的錢先生一生的愛和陪伴。

在不求回報的本質下,愛是有回報的。

因為有愛,你才願意付出,對家庭、對工作、對社會,避免自己受傷害的方法就是平和一些,這些都是你該做的,你付出了,別人收不收的到不重要,我們對待孩子的付出不也是這樣嗎?你付出愛和精力給孩子,孩子帶給你快樂和幸福,帶給你他的依賴,這些就夠了。你付出一切給了工作,工作也給了你回饋,任何時候,吃虧最終受益的就是自己。

其實說白了,人不能太自私,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問題,陷入自私的心魔,會越來越痛苦,似乎全世界都欠你,其實你欠了全世界。還不明白嗎?寫萬言書譴責父母的北大留美碩士,你受傷的內心,源於你的敏感和無法自愈,根源是只想到了自己。父母有錯,錯在是你的父母。大姨、二姨、都有錯,錯在她們的直言,你的母校也有錯,錯在他有一堆你認為的匹配不了你的同學。

心魔不除,又怎能生存?不要貶低任何人,我有和你一樣的敏感,他或者也有。別人一個不善意的目光,一句不合適的話何必在意?在意了你就錯了。你與他們都無關,你就是你自己。合適地和別人相處,不是父母給的,是自己學習的。

你要做的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星月媽媽 的精彩文章:

TAG:星月媽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