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起跑線》告訴我們關於教育的這幾件事

《起跑線》告訴我們關於教育的這幾件事

繼《摔跤吧!爸爸》之後,印度又出了一部教育類題材的電影《起跑線》。

影片講述印度一對中產夫婦拉吉和米塔,費盡心思為了讓女兒上個好學校,演繹現代版「孟母三遷」的故事。然而也拍出了中國社會教育的即視感——家長為子女學業「痛下血本」的社會現實。

學校決定階層, 理智的家長不會輕信「減負」

這部電影戳中的「痛處」是社會階層固化現實。印度由於特殊的歷史和文化,階層固化問題一直存在,而現有「公私分立」教育制度不僅無力消解階層固化,反而在某種程度上強化這一現實。

在我國,公立學校仍然是主流,但也有市重點、區重點、實驗學校、非實驗學校之分。作為家長,誰也不甘於孩子就讀一所普通的學校。前幾年熱播的《虎媽貓爸》就已經把中國中產家庭的教育焦慮刻畫得很清楚了。

雖然不拼「小升初」,但高考的現實很殘酷。

舉一個電影中的例子,在孟買的公立學校,老師授課用印地語,英語只是一門課;而在私立學校,一律採用純英文教學和英文教材。這一差別很大程度上決定學生求學的路能走多遠。

雖然看起來米塔說得有點誇張了,但是其實很現實。也很理解米塔「望女成鳳」的急切心情。

從新聞上我們也能看到一些明星不惜花重金送子女進國際學校,貴族學校。著名主持人李湘就將女兒王詩齡送到了國際學校,才使得女兒英語那麼溜,可以直接用流利的英語講解數學題。

很顯然,任何一個思維正常的家長不會讓孩子去玩耍。中國人腦子好,想得特明白——今天讓你不學習瘋玩,未來你就要用一輩子去償還。

所以我們的孩子,在上小學前就識千字,會簡單的英語日常表達也不是什麼稀奇的事了。

學校不是救命稻草

如果家長一心認為把孩子送進名校,就可高枕無憂,那學校絕不能成為孩子的起跑線。這個道理,學校方應該是想的最明白的。

影片中,拉吉第一次為女兒報名時,缺乏經驗,結果排在了很後面。吃了很多苦頭,無功而返。

因為,好的學校要求必須住在學區房,孩子的父母還要接受各種考核,除了學歷、職業等硬性指標,父母的談吐思維、衣著品味等等也要納入考量,考核由筆試和面試兩關組成,非常嚴苛。

在中國,大部分家長,上有老下有小,每天被工作壓力、生活負擔拖得心力交瘁,他們既沒有時間,也沒有知識儲備來給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

「吼作業」的背後,是家長知識、財富和時間的匱乏。所以,大多數家長抱希望於學校的教育。

曾經,應試教育因為「填鴨」的模式被罵得體無完膚,但它無疑是窮人最大的福利。

因為寒門家的錢不多,公立學校管得嚴、教得好,孩子能考上這樣的學校,只要肯吃苦就能考上好大學,改變命運。所以,當時很多縣級中學的高考成績不錯,不少農家子弟藉此考上了好學校。

減負之後,部分公立學校教育質量潰敗後,日益猖獗起來的是各式各樣的課外輔導班。但是,本身就不在一二線城市的寒門子弟就越難考上好大學了。

教育學者楊東平主持的「我國高等教育公平問題的研究」課題組調研得出:中國國家重點大學裡的農村學生比例自1990年代開始不斷滑落,2004年,廈門大學教育學院課題組對全國34所高校的生源狀況進行調查後發現,普通工人階級子女考入重點高校與普通高校的比例分別減少了7.9%與5.6%。

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在孩子人格教育中有重大作用

看完影片的主要感受就是「是把孩子送進最好的學校更重要,還是言傳身教讓他們成為一個好人更重要呢?」

電影中,貧民鄰居為了給孩子湊足學校收取的課外活動費用,只得冒著生命危險去碰瓷,為了孩子,窮人已經被逼上絕路。

由此,男主拉吉最終感悟「如果你都不是一個好人,那你就不可能做個好老公,或者好爸爸。」

試想,為了拿到高額賠償去碰瓷,即使這背後的行為動機讓人同情,但它更折射出為了達到目的而不折手斷的卑鄙。相比之下,良好的人格是多麼的可貴。

同樣的一句教育的話語,不同人格的父母說出來,對孩子的影響是完全不同的。

當孩子生病,或者跌倒

有成熟人格有自我的母親,她投向孩子的目光,是充滿愛和關切的,她整個人傳遞的感覺是溫和而又寧靜的。

找不到自己,需要控制孩子才能得到安全感和價值感的母親,她投向孩子的目光看起來無論怎麼溫和,那背後傳遞的信息都是充滿焦慮的。甚至會對孩子生病或者跌倒——這種「不在控制之中的事情」產生憤怒。

孩子在此時此刻感受到的是包容接納、還是感受到不被允許、愧疚和緊張?完全取決於他的母親是一個怎樣的人。

生活中無數這樣的時刻,匯聚成父母對孩子深遠的影響。

父母對於孩子的影響,就是孩子會有樣學樣。

父母彬彬有禮,孩子絕不會口出粗言;父母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孩子絕不會斜躺橫卧;父母愛讀書愛學習,孩子絕不需要整天逼著看書;父母愛運動愛健身,孩子絕不會是體弱的豆芽菜。

與其追逐所謂的「起跑線」不如從做更好的父母開始,引導孩子去找到更適合他自己的賽道。

著名哲學家雅斯貝爾斯在他的《什麼是教育》中寫道:「教育的本質意味著:一棵樹搖動一棵樹,一朵雲推動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一個靈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樂芽島 的精彩文章:

90%的孩子成績不好,都因為媽媽說了這句話!
別再逼孩子數123了,數學啟蒙這樣做才最有用!

TAG:樂芽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