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學習禁止!芬蘭的幼兒園的教育方針太厲害……可讓父母思考的東西太多!

學習禁止!芬蘭的幼兒園的教育方針太厲害……可讓父母思考的東西太多!

這裡要介紹的是,芬蘭在住的美國人的教師提姆·沃卡,在訪問同國的幼兒園時注意到的一些事。


芬蘭的教育水準是公認的世界最高。

理由在於,以15歲為調查對象的國際考試(PISA 國際學生評估)的成績一貫保持高水準。

但是,從教育的深度,更應該關注的是該國的幼兒教育。

我在芬蘭生活的2年中,主要負責指導小學5、6年生。

所有的幼兒都是義務教育,上的是名為「Preschool」公立幼兒園。

從「Preschool」的教師直接聽來的話,和美國的幼兒園,孩子需要的學習不一樣,芬蘭幼兒園中的孩子大部分的時間都被用在如何玩上。

我之後實際訪問了芬蘭的公立幼兒園,看到的場景是孩子們在幼兒園中實際度過的時間只有4小時不到。


8月的一個早上,我去學校,看到很多5~6歲的男孩子在霧雨中到處跑來跑去地在玩。

我繞過幼兒園的鋼製大門的時候,盯著地上玩得開心的孩子們,沒有誰會抬起來來看一看,大家都聚精會神地拿著玩具在玩泥巴沙土。

上午9點30分,男孩子們為了上被稱為「Morning Circle」的日課,開始整列排隊(女孩子們都已經在屋內,玩著桌游)。

我問孩子,「要玩什麼呢?」

3個孩子異口同聲,「做水壩。」

而這時已經是男孩子們在外面玩了1小時之後了。

老師感嘆,「還沒玩夠呢!」

在「Preschool」工作了7年的安娜老師這樣說,

「孩子們通過整天玩會學到很多東西。大家都對自己在玩的事很感興趣,反過來,孩子們也不會注意到這其實就是在學東西。」


用鏟子等玩泥的男孩子,還有在屋內用玩具收銀機在做價格List的女孩子們。

不會的地方,女孩子們會向老師求助。

她們計算著我「購買」的金額和遞給她們的10歐元的價格差,也就是說,是結算的計算。

老師不會幫忙,都要孩子自己來。

我伸手接過塑料制的零錢,然後裝作美滋美味地吃著冰淇淋的樣子,可愛的孩子笑得很開心,很歡暢。


賽奧利老師說,

「孩子們在玩的過程中、學到的是語言、數學、社會的相互作用的各種知識技能。」

「和短期、長期無關,孩子們玩得開心時候,認知的、社會的、感情的、還有身體的,各種,都能有效提升對學習的熱情併產生自發的動力。」

類似這樣的,以「玩」為基礎的幼兒教育方針,是芬蘭幼兒教育的普遍態度。


在芬蘭的幼兒園,用紙和筆來學習的課程幾乎沒有。

1天中各會有幾次活動。

比如,星期一是遠足和練習球技的日子,星期五則是唱歌跳舞的日子。

而且,幼兒園中的有所「玩」都會分為2種類。

一種是自由玩的方式,比如自己做水壩。

另一種是沿著教育方針,邊指導邊玩的方式,比如購物算錢合買遊戲中的女孩子們。

幼兒園長是這兒說的,

「每天讓孩子們「拿好鉛筆,坐下來」學習或活動,這不是自然的方法,幼兒園的教育方針是,周一天讓孩子們坐下來,寫寫字做做小遊戲,已經足夠了。」

「玩,對於孩子們的學習非常有幫助和有效果。讓孩子感到「開心」的同時也能學到東西的方法,更應該在幼兒教育中被活用。」


「開心」這個詞,在這裡非常讓人印象深刻。

我在美國的教育場景中,類似這樣的詞語一次都沒聽到過。

但是,芬蘭國家的教育法則中,「玩」的項目非常清晰地被記錄在案。

而且,芬蘭一句很古老的諺語,也正明確了這點,

「沒有喜悅的學習,馬上就會忘記!」


在訪問芬蘭幼兒園的日子中,我一次也沒看到過在讀書在寫字的孩子們。

但是,「點綴」著讀寫的指導,所用的各種各樣的言語,我都是經常聽到。

比如,用「Morning Circle」邊敲邊合著韻律的節奏踏步活動等。

我想起了我接受過的教育學科的博士課程中的內容:

「音色韻律是構建言語的基礎。

不只是通過看到的書上的文字,更重要的是從聲音來認識和掌握言語的能力,這才是言語能力發達的基礎。」

午飯前,老師拿出一個裝滿孩子用繪本的軟筐。

但是,5~6歲的孩子們如同新生兒一樣拿起書本,分別坐到房間的各個邊角,然後各自翻著書頁,非常認真地看上面的插畫和圖畫。

是的,只看畫,不認文字。

奧賽伊老師說,

「在她班中的15個孩子,能認字能讀的只有一個孩子,但是1年後,所有的孩子都變得會認會讀。」

「我們在教育上不會強求。孩子們準備好了自然就能開始,我們在等待孩子們自然地進入到學習的角色中。如果孩子們對此表現出興趣時,我們就會上前去「幫助」他們提速。」


當然,當孩子表現出對學習的興趣時,讀寫自然就進入到學習的日程中了。

但是,過去曾有過「不許教孩子讀寫」的時代,因為芬蘭古來認為,教「讀寫」是小學1年級老師的工作。

在芬蘭,幼兒園的老師會和孩子的父母,就孩子的興趣和讀寫的水平,在評估之上一起開會討論如何給孩子制定適合他們的學習計劃。

但是,早期學習肯定會獲得好結果的,經過科學驗證分析的長期事例,實際上到現在根本找不到。

紐西蘭OTAGO大學的賽巴斯安·斯凱伊德教育心理學博士說,

「在不同幼兒的各自年齡起開始讀寫的孩子們,和不讀寫的孩子們,做了長期的跟蹤調查。結果顯示,在他們11歲時進行的考試結果比較來看,兩者的技能差,學習差基本無差別。」


臨到我訪問芬蘭幼兒園結束的日子,一個星期五,我和22人的幼兒園孩子及2人的老師一起,參加其中一個孩子的生日派對。

過生日的孩子,坐在同學和老師的前面,孩子們則坐成「圓形」,插蠟燭架子都放在腳邊。

之後點上蠟燭的火,大家唱起生日祝賀歌的時候,有點不對。

同學的1人帶上貝雷帽,背上裝有信紙的背包。

然後,牽起過生日孩子的手,一起跳起舞來,邊舞邊唱芬蘭的兒歌『Little Boy Postman』。

歌唱完後,小小貝雷帽的「郵遞員」從背包中取出生日卡,並交給過生日的同學。

老師是這樣說的,「誰能幫幫xx讀生日卡片?」

一個孩子說「我來幫你」

但是這個孩子的讀寫能力還不行。

我看著這個孩子,他一點都沒有因為讀不好而感到羞恥的地方。

因為根本沒有必要為此而羞恥,沒有攀比不需要面子。

看著6根蠟燭微微跳躍晃動的火焰,我再次想到了一件事。

「這個孩子終究還是一個「小孩子」,6歲的孩子沒有必要學給你更多的東西,開開心心地玩,把玩寓於學中,因為這樣的「開心」以後也不會再有了。」


我看過一篇報道,80多歲的老爺爺和老奶奶的告誡,年輕甚至的時候,即使沒錢也要去做讓自己或者孩子開心的事,因為等你老了,是有錢有積蓄了但是你也做不動了,比如自由自在的旅遊......

GI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信手沾來的裝飾靈感 的精彩文章:

TAG:信手沾來的裝飾靈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