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玉壺春瓶,瓷器中的一朵美麗奇葩

玉壺春瓶,瓷器中的一朵美麗奇葩

在中國芸芸眾瓷中,有一種瓷瓶,它身姿清秀、曲線曼妙,與梅瓶、賞瓶並稱「瓶中三寶」,它就是玉壺春瓶。

玉壺春瓶的造型是由唐代寺院里的凈水瓶演變而來。基本形製為撇口、細頸、垂腹、圈足。它是一種以變化柔和的弧線為輪廓線的瓶類。其造型上的獨特之處是:頸較細,頸部中央微微收束,頸部向下逐漸加寬過渡為杏圓狀下垂腹,曲線變化圓緩;圈足相對較大,或內斂或外撇。這種瓶的造型定型於宋代,歷經宋、元、明、清、民國直至現代,成為中國瓷器造型中的一種典型器物。

玉壺春瓶與梅瓶、賞瓶並稱為「瓶中三寶」,是器物美學發展史中代表性的造型。許多瓶類都是以這三種造型為母本,延伸創作出的。三種瓶型相比,玉壺春的造型最為經典。徵集,張。壹巴叄,貳陸零伍。叄柒捌叄。清新挺俊的身姿、曼妙的曲線更顯女性陰柔的豐滿與纖細,所以不少收藏家也習慣稱之為「女性瓶」。玉壺春瓶尺寸較為矮小,「S」型的設計更能迎合人們抓取物品時的習慣,更適宜在手中把玩觀賞。

玉壺春瓶最早出現在宋代,以後歷代都有燒制,但每個歷史時期的造型和裝飾都略有不同。從宋至清,年代越晚,瓶的頸部越短,腹部越大、越圓,圈足越寬。釉彩裝飾在宋代目前僅見北方窯口的品種,如定窯的白釉刻花、磁州窯系的白地黑彩或褐彩等;元、明時主要有青花、釉里紅、白釉(元代為卵白釉、明初為甜白釉)等;到清代又增加了粉彩及其他顏色釉等品種。

金代北方以磁州窯為代表的玉壺春瓶,在承襲宋代形制的基礎上,有所改進,一是器型尺寸上有所加大,而是腹部更飽滿,頸部更纖細,加之特有的窯變、鐵秀花的代表性裝飾,令這個器型更加俊秀、舒朗、雅緻,玲瓏有致。這個時期的玉壺春瓶大多底部支燒,保留下來的器型有支燒痕迹,由於高溫燒制,有垂釉現象。

元代玉壺春瓶比較少青色,黃色比較多,所以也被稱為黃釉瓷器。由於元代施釉條件與技術限制的關係,有些玉壺春瓶表面有淡褐色,這主要是漏釉造成。

明代玉壺春瓶早期多見白釉光素器、白釉暗花器以及青花器,中期、晚期以青花品種最為常見。在圖案紋飾上,主題紋飾常常以雲龍、梅、蘭、花鳥、纏枝蓮等為內容。

玉壺春瓶發展至清代,造型上並未有多大的變化,工藝上較前代更為成熟。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玉壺春瓶在造型上區別雖然並不顯著,但其賞鑒意義進一步濃郁,這一點主要表現在器物的釉彩品種不斷增多,遠較明代豐富。青花、青花釉里紅、釉里紅、祭紅、鬥彩、琺琅彩、粉彩、各色釉地五彩等等。

從紋飾內容看,除繼續沿用明代的圖案外,人物故事、吉祥文字也多了起來,特別是以竹石芭蕉為主題紋飾的青花玉壺春瓶十分流行,從乾隆時期到清末都有燒造,成為一個具有時代風格的系列品種。

玉壺春瓶是我國陶瓷藝術里的一朵美麗奇葩,它造型古樸端莊,形體穩重大方,完美的弧線造型,展現出非凡的氣度和神韻,散發出中國特有的陶瓷藝術精華,是瓷器界難得的藝術精品,具有不凡的收藏價值。一直以來,玉壺春瓶在藝術品市場上都備受推崇,價格高漲,是諸多藏家爭相收藏的珍品瓷器。

瓷器是中國偉大發明之一,每個時代的瓷器都蘊含了當時獨特的時代特徵與藝術風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學研古瓷 的精彩文章:

老藏家談鑒賞國畫的四個妙招

TAG:學研古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