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果我發現我培養了很久的員工不適合放在管理層,應該如何繼續培養還是淘汰?

如果我發現我培養了很久的員工不適合放在管理層,應該如何繼續培養還是淘汰?

個人建議先通盤考慮,再慎重決策,切切不能憑一時的感覺做出最終判斷。

對於管理者來說,培養下屬是一項佔比很重的工作。就像傑克·韋爾奇的那句名言,「在你成為管理者之前,你成功的標準是使自己成功;在你成為管理者之後,你成功的標準是使別人成功」。現在的很多公司,「帶出人」都是對管理者的一項重要考核指標。

題主遇到的問題帶有普遍性,有時候自己花了大力氣去培養一個人,結果卻發現其並不適合做管理,感覺費力不討好。那麼,作為一名團隊管理者,究竟下屬需要具備怎樣的能力,才值得向管理方向培養呢?依照我的經驗,不妨從下面5個維度去考量。

1、工作能力強不強。

工作能力出眾的下屬,可以優先考慮向管理崗位培養。所謂「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一個優秀的管理者,絕大部分都是業務能手,因為熟能生巧,只有精通業務才知道哪些是管理的關鍵點,一個不懂業務的管理者一般是不合格的。

工作能力強不強,有兩個參考係數,其一是具體業績,其二是對工作重點的把握。工作業績好不好,看數據一目了然,不必多說。對工作重點的把握稍微提一下,這裡說的「重點」,要麼是公司目前面臨的困境,要麼是個人工作價值的突破點。

2、溝通能力強不強。

我一直有個固執的觀點,「工作中的一切問題,都是溝通問題。」但凡出現工作事故,「溝通不到位」一定是其中一個原因,幾乎沒有例外。所以溝通能力是管理者必須具備的一項基本能力,與之相對的,管理者在培養人才梯隊的時候,就必須要考慮溝通能力這個因素。

公司的管理者,尤其是中基層管理者,一個重要的職能就是上傳下達,無論是向上彙報還是向下布置,都需要溝通能力作保證。正確的決策,如果在傳遞過程中沒有充分的溝通做鋪墊,發生曲解甚至誤解的可能性是很大的。有些人的性格就適合干實事,不喜歡在人前講話,這樣的人就不太適合做管理者。當然,夸夸其談而不出活的人,更不適合做管理者。

3、結果導向強不強。

結果導向,可以理解成用事實說話。不為失敗找理由,只為成功想辦法。一個結果導向強的人,一定是一個執行力強的人,而執行力有多重要,地球人都知道。

結果導向的思維模式,能從根本上決定一個人的行為作風,具備結果導向的人,能擁抱變化,迎接挑戰,盡其所能地向目標挺進。成功也好,失敗也罷,都能坦然接受,從不在別處找借口。反之,沒有結果導向的人,一旦遭遇失敗,要麼抱怨支持不到位,要麼懷疑決策有問題,要麼指責對手出老千,總之都是別人的錯,跟自己無關。

4、創新能力強不強。

隨著時代的發展,不但技術需要創新,管理同樣需要創新。為什麼現在很多人都說90後不好管呢,說白了是管理手段沒有創新,還在用管70後、80後的辦法來管90後,那自然是不好管。

一個人有沒有創新能力,在平時的工作中就能看出來。有創新能力的人,能更靈活地解決問題,其個人氣場往往比較強大,這樣的人就有點「當官」的底子了。如果一個人在工作上都沒有創新,那在管理上一定不會有創新,這是肯定的,因為觀念的創新遠比技能的創新要困難。

5、格局意識高不高。

這個就帶點務虛的成分了,更多的是一種感覺,說通俗點就是「識大體,顧大局」。雖然有點虛,但是很重要。打個簡單的比方,如果一個人斤斤計較,即使其在其它方面都無可挑剔,也不可能是一個好的管理者,因為一旦個人利益與團隊利益發生衝突的時候,其優先考慮的顯然不會是團隊利益。

所謂格局意識高,這個東西很難用語言來表達清楚,大概可以說成是,站在更高的地方來看待眼前的事情,站在未來的角度來對待今天的工作,從而達到從整體上把握分寸的意思。

6、總而言之,只要下屬具備了以上5條,就可以考慮向管理崗位進行培養。

當然了,一個巴掌拍不響,這還要看下屬自己的意願。不過一般來說,人是渴望進步的。如果下屬自己也有從事管理工作的意願,就可以重點培養了。

所以,我建議先按照這些維度深度思考一下,再結合團隊及下屬的實際情況,相信你會得出正確的判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馮少俠聊職場 的精彩文章:

職場中從哪些細節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城府是否很深?

TAG:馮少俠聊職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