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三月讀書筆記

三月讀書筆記

#每日一書#

《變態心理學派別》

吃過午飯在床上斜躺著看書,看到天黑不得不開燈才想起來應該吃晚飯了。

一個鯉魚打挺翻身起來以後卻又因為在廁所翻看Kindle打開了這本書,被支配著坐到了桌子前。

找到鋼筆也是歷經艱辛,心裡憋著一句感想唯恐忘記,落筆的一刻才呼出舒暢的一口氣。

就算我話嘮如此,但一字一句也是不易得來的。

老天爺雖然賞我靈活的腦,寫字不費力氣,但後天對自己的栽培卻是能否把這腦發揮光和熱的重要條件。

我相信每個人說出的每一句話都在影響這個世間,所以更加覺得寫字的人不管職業還是非職業,都該對自己的良心有所要求,R先生說文人有牙齒,我認為文人也該有操守,操守是什麼?便是君子有所為,且有所不為。

前兩天看了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總是有一種這是語文書上的範文的錯覺。

但現在越發的感覺到,開卷有益是非常正確的,在一本書里,你總能找到你想要的東西,書籍就像一張蜘蛛網,千絲萬縷的聯繫讓你把你所學都能串聯起來,織成一個宏大的格局世界。

我非常想要這個格局,我覺得這是一件無比幸福的事情,不知為什麼有人不想要,只想要生活的苟且與虛無。

或許是我己所欲施於人了,我檢討,不能說她們的是苟且與虛無,不過我不得不在此概念上回答一個經常有人問我的問題。

「為什麼你不孤獨」

為什麼我不孤獨呢?我以前也孤獨,但那時的我還沒有建造我的精神世界。

現代人的痛苦和孤獨無非就是來源於精神世界的空虛,她們需要被補充被填滿。

她們所信仰的東西常常被打破,常常被推翻,很多人愛說的,看到了某某某分手了,就再也不相信愛情了。

我倒很想說,正是因為她們的信仰如此脆弱,所以她們也如此脆弱。

首先得說,建造自己的精神世界不是給自己修一堵沒有窗戶的牆,而是給自己修繕一處安歇的精神家園。

你在世俗里受挫了,你可以暫且在家園裡休息,你不用在迷茫里尋找答案,因為在你的精神世界裡,答案早已存在在那裡。

我有我的精神世界,我在往裡面丟磚添瓦,雖不是一日之功可成,但也足以幫我抵禦非常多的負面情緒,這不是雞湯的自我催眠世界,而是尋找答案和真理的圖書館。

所以我不孤獨。

end

#和二十的日常#

#倫理道德與理想國的哲人王#

#中國人是否需要管教#

現在晚上治失眠,看書對我有奇效。

但每次因為看書睡著而做夢,總是夢到一些奇怪又搞笑的東西。

昨晚我夢到我跟二十一起騎摩托回老家,結果走錯路,走到了一個工廠裡面。我倆就莫名其妙在工廠的流水線里裝上了小餅乾,一邊裝還一邊吃。(睡覺前我們剛吃過餅乾)

後來我們去玩cs,導師說我人挺板正,就是這褲子有點短,我低頭一看,我的褲子只到小腿的一半,但是裡面花花綠綠的秋褲還被襪子包裹著。

夢到我變成了全世界的王,不能出櫃所以想著找一個gay來形婚,結果見到這個gay發現他比我還要娘炮。

夢境最後一個片段顯然是跟王小波這一段哲人王有關的,他對「格物致知,齊家治國平天下。」深惡痛覺。

孔子說「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然後他老人家成為了哲人王。

試問你,你願意被齊,願意被治,且願意被平嗎?

這裡又提到國學,國學主張學以致用,那麼用在誰身上,可以不問自明。

王小波關於哲人王的黑色幽默真的很有趣,他肯定不太喜歡形而上學。

因為研究形而上學研究倫理道德的大師們最後都或多或少的變成了某一個時代的哲人王。

但這應該跟他受到中國傳統觀念的欺壓有關,畢竟中國的傳統哲學基本都是研究倫理道德。

而中國所謂「道」,都是不給你解釋清楚的,講的就是那種非懂似懂的感覺,也沒有嚴格的邏輯和推論,全都是一家之言的「先驗真理」。

而西方的哲學家大多都有一連串的頭銜,他們是哲學家卻也是物理學家,生物學家……等等。

他們講究不論是多麼形而上的東西都要通過嚴謹的邏輯推論,還有「正確性」。

這樣看來西方的倫理道德學比孔夫子或孟子的要好上不少,至少他們在成為哲人王之前,還有一個證明自己是正確的過程,而中國的倫理道德,全部都是「我說了就是對」之言。

突然想到成龍曾經說過的一句話,說中國人就是需要管著。他說的雖然難聽,但是也沒毛病。中國的倫理道德就是被人管著,陋習的推翻之難可以說九九八十一難。

因為中國人有這樣的傳統,就是需要人管著,沒人管就亂套,自己並沒有管好自己的概念,所以才沒有自我的概念,所以才更加沒有自由或是民主的概念。

但這樣的管教並不是該有的,中國人也需要有自我,我假使有這一天到來,我相信不是在明天,但也不應該是到不了的明天。

end

#十八和二十的日常#

大風天,在家煮了一鍋綠豆湯,放到冰箱里冰鎮好,還能做成綠豆冰棒解饞,我開始覺得自己向家庭主婦靠攏了,每天做好吃喝在家翹首期盼丈夫的歸來。

不過辭職後的這段時間,有時候真的讓我不太想回歸工作,每天在家裡聽聽音樂看看書,敲敲字,我覺得挺不錯。

但目前我還不能活的這麼閑雲野鶴,畢竟我身處在一個不努力你就會,被成為低duan人口的環境。我還是得賺錢,所以我還是得工作。

二十說讓我多休息幾天,我說沒錢怎麼辦,她說還有我。

雖然我不贊成這種供養關係,也不會去接受這種供養關係,但是聽到這種拍胸脯的寵溺,還是很感動。

昨天晚上我在家放著交響樂,二十突然一個箭步衝過來邀我跳舞,我倆的動作在外人看來一定很滑稽,因為我倆都不會,事後我們自己也笑得不行。

但真的隨著音樂的旋律去走的時候,說心曠神怡都不足以表達我內心的情緒。

它讓我回想起了第一次看《低俗小說》里那段舞蹈的心情。

說到讀書,前兩天聽到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你會不會羞於說出你看過什麼書?或者是羞於說出你沒有看過什麼書?

我覺得這是個好問題,有很多人覺得你應該看過什麼書,或者不應該看什麼書,用這種方式去評判你的知識或見識。

我倒認為書不是一個用來取斷人的東西,我不會羞於說出我看過什麼書,我青春時期也看郭敬明,看青春傷痛文學,也看瓊瑤,我甚至還自己寫過言情小說。

每個人都是慢慢的發現自己喜歡什麼東西,人生是一個階段,看書也是一個階段性的東西。

羞於沒有看過什麼書倒是大多數人說不出口的一個東西,包括電影也是一樣,我有時也說不出口,我在努力改正自己的這個心理。

但它也有個好處,便是你既然誇下海口說自己看過這本,你事後就必須要去看,不然你便無法去聊它。

說附庸風雅,附庸風雅最後也成了風雅,這是一個有意思的東西。

end

#遠方#

我突然想到了關於詩和遠方的論調

我不知道題主對於學到東西的概念是喜歡,還是單純的因為能學到,以後能賺錢的知識,所以要去學。

很多人說,詩和遠方,沒有錢怎麼實現詩和遠方?包括我之前也認為,我首先要把我該做的事情做好(比如賺錢)再去做我自己喜歡的事情。

但是,我現在不這麼認為。

到底什麼是應該做好的事情?中國人的觀念里有太多事是一個人一生必須要做好的事情,比如成家,比如立業。

你不必活在條條框框里,除非你自己離不開這些條條框框的束縛,否則你就不知道怎麼生活,或是你也需要條條框框給你帶來的好處。

一個人最應該做的事情,就是做你想做的事情,去追尋你的內心。

詩和遠方是你的內心,而眼前的苟且則是社會逼你做的事情。

經濟固然重要,畢竟人的衣食住行都要錢,中國社會福利又不好,要的錢更多。

我昨天跟二十爭論了個問題,說到錢,我說錢不重要,在我心裡,能賺錢這個能力是排名很低的。

她說她很希望她有錢,有錢了她就可以不用上班,不用操心那些無窮無盡的人際關係勾心鬥角,可以跟伴侶一起過神仙日子。

我反駁她說,人的慾望是無窮的,生活無非就是一個接一個的慾望,如果你真的有錢了,你實現了你現在最大的慾望,你接下來還會有更多的慾望。並不像你想的那樣,有錢了一切就都完滿了。

所以在我心裡錢是最次的東西,會賺錢這個能力也很次。

再回過頭來看,詩和遠方,眼前的苟且,有錢還是沒錢。

其實並沒有多麼難抉擇,說沒有錢就沒有辦法實現詩和遠方,就是現在的人給自己找的一個借口。

這樣的人大多數畏畏縮縮,沒有果敢和堅韌的品質。

如果想實現自己的理想,那麼要面對的困難可以說無窮無盡,而賺錢好像相對而言輕鬆很多。

又沒有讓你一分錢沒有不吃不喝睡大街去實現你的詩和遠方,怕什麼呢?

有些人就是魚和熊掌都想兼得,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就呸的吐一口口水,假裝自己是被生活打敗。

其實他不是被生活打敗,是他從沒有試著去想要打敗生活,連想都不敢想。

人的一生就是賺錢能糊口,發財全靠命。

如果真的要等賺到足夠的錢再去實現你的理想,那麼多少是足夠?永遠都不會夠,畏縮的人很難去踏出如此勇敢的一步。

end

王小波關於中國知識份子的言論,還是很切中要害的。

中國人喜歡說孔子的一句話「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胡適也曾在公開演講中傳導過這種觀念,獨善其身然後能兼善天下。

王小波卻說,正是因為這種學堂式的氣氛,導致了中國沒有面向未來,超越人類的文化。中國於是只有世道人心,沒有別的。

其實說難聽點,把王小波的話翻譯成得更白話,便是中國的知識分子總是以興邦安國平天下事為己任,而中國認為你可以發表意見談文化談國家或是談知識的標準,便是你讀完萬卷書並且獲得老一輩們或大多數人的人認可。(獲得認可必須得隨大流,中國畢竟是一個對異己排斥的地方。)這是一個不大好的循環,導致了中國的知識分子跳不出這個怪圈,總是局限在現有的文化里,創不出什麼驚天動地的大東西。

我個人是不太贊同儒家的一些理論或流傳千古的名言的,像王小波所言,儒家的理論里有些令人羞愧的成份。

所謂無恥之恥,無恥矣。

中國不讓人懷疑或批判的東西太多了,傳統文化算是比較大的一個禁區。

你不能說傳統文化不好,你只要說話稍有不慎,就會有「義世」跳出來罵你,不尊敬老祖宗的文化,中國傳統文化是中國的底,你居然想推翻?你真是大不敬。流傳千年必有其道理,你有什麼資格評論?

我以為,對文化尊敬的方式,最不該的便是頂禮膜拜。

如果一種文化經不起質疑,不容許質疑,便不是一種好的文化。

漢儒廢黜百家,獨尊儒術,便是一種非常惡劣的行徑。

我們的文化不是為了存在而存在,而是為了人民而存在。

假如它不好,研究可以,但我們不應該再大肆推崇,假若有人洗地,那麼便要好好思考,他們到底安的什麼心。

在22世紀,如果還有像十字軍遠征那般清除異己的想法或行動,那麼中國的文壇也再無天亮之日。

#碎碎念#

end

我不太喜歡沉默的論調,如果你是「不食周栗」的自愛,那麼無可厚非,因為不合作也是一種抗爭,這種沉默也是一種抗爭。

但大多數人的沉默都是打不還口罵不還手,包括所有消極的態度,例如認為所有的一切都沒有希望,所以根本沒必要努力。最典型的便是,覺得發聲沒有用,所以便不去發聲。

我猜大多數人都知道一件事情不去做,便永遠不會成功的道理,為什麼大家放在這事情上,又產生了雙重標準?

我認為,那些不管什麼事都要懸在口上說幾句,但真正你讓她發聲的時候,她又說沒必要,沒什麼效果的人,都是偽君子。

要麼裝傻,要麼就聰明,深諳中庸之道之人最是狡詐。

#碎碎念#

end

事實再次向我證明,我不能把讀書人高看一等。

「仗義每逢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這句話我自己提醒過自己了,但還總是忘記。

「一個人反對什麼也不能說明任何問題,有時候只是單純的條件反射。重點永遠是他所展現出來的價值觀,永遠是。」

一個人看書也不能說明任何問題,重點永遠是他有沒有思考的能力,永遠是。

每每用被書本洗刷得蒼老的心,再居高臨下看自己這副年輕的皮囊的時候,都會覺得如此的鮮活與生動。

我慶幸我「自由」,這自由是我在荒誕中賦予我自己的武器,就算我永遠逃不出牢籠,但這武器能讓我永遠堅持思考,堅持永不做任何形式上的奴隸。

蘇格拉底說「未經審視的生活不值得過」

未經審視的觀點也是不值得去說的,如果你不為你的觀點辯護,論證,那麼你的觀點就無任何意義甚至無效。

假大空誰都會說,但如果你曾懷疑過自己的觀念或是推翻過,再與人討論時你會發現,這真正的變成了你的觀點。

#碎碎念#

end

#關於自信和自卑#

水瓶座的迷之自信可以說在我身上得到了完美的詮釋

二十說大多自信的人背面都是自卑,然後話風一轉說我是個例外。

她已經深刻的體會到我的自信了,我對自己基本還算滿意,屬於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那種人,她現在經常說我不要臉,但我不是心裡沒B數的自戀,我只是面對技不如人的時候沒那麼有所謂罷了,兩者還是有差別的。

年輕人就是要有朝氣和熱情,包括還得有自信,怕什麼?你年輕啊,年輕就是無限可能的代言詞。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你要老拿自己跟人家生在李剛家的孩子比,也沒辦法。

智商也是有高低的,有很多人接受不了自己比別人智商低,其實沒關係,智商高的人特容易痛苦,這樣你們想想也許能心理平衡點。

我想想我還真的沒什麼自卑的情緒,再年輕一點可能那個時候有,但那是那時候不懂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現在只覺得我不如人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我不如你?那又怎麼樣呢…?那我就學習一下你的高超技巧完善一下我的武藝唄。這不是挺好的嗎,站在天下第一的位置上多冷呀?還容易喪失人性。

如果我有一天發現自己平庸,那我也要感謝上帝賜我平庸,畢竟天才的遭的罪可不是一般人能受得住的。

勝負欲是自卑的鄰居,自信就住在自卑的斜對面。

你只需要想通道理,不卑不亢才不會只是一個成語。

有些人懂得這道理,卻還是不由自主自卑,那要我說,你只是知道這道理,並沒有想通。

是因為大環境總是譴責弱者,所以總有人覺得弱者罪有應得。

對弱者的踐踏和對強者的阿諛奉承是常態,但絕不是一個值得推崇和宣傳的常態。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不是你該來的地方 的精彩文章:

TAG:不是你該來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