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一生跟隨曹操,曾擊破劉備,戰勝關羽,平定荊州

他一生跟隨曹操,曾擊破劉備,戰勝關羽,平定荊州

原標題:他一生跟隨曹操,曾擊破劉備,戰勝關羽,平定荊州


前幾篇小編花了很多時間描寫了江東十二虎臣,停更了兩天,開始尋找下一步的寫作資源。今天小編就來描寫知名度極高的五子良將中名聲卻是最低的將領。五子良將指的是三國時期曹操集團的五位走南闖北,身經百戰的大將。陳壽曾贊之曰:「太祖建茲武功,而時之良將,五子為先」。五子良將分別是:張遼,樂進,于禁,張郃,徐晃。


為什麼先寫樂進呢?首先根據三國演義的描寫,樂進和李典是最早加入曹操手下的武將。甚至在曹仁,夏侯惇,夏侯淵之前。其次因現代文學的發展,樂進在五子良將中的地位直線下降。

我們當然很好奇,說好的五子良將怎麼有一位掉隊了呢?今天請各位看官跟小編(全網統一賬號:只聊三國)一起了解下樂進的一生。


一:因膽略和剛烈的性格跟隨曹操,東征西討戰皆勝


樂進字文謙,陽平衛國人也。容貌短小,以膽烈從太祖,為帳下吏。遣還本郡募兵,得千餘人,還為軍假司馬、陷陳都尉。從擊呂布於濮陽,張超於雍丘,橋蕤於苦,皆先登有功,封廣昌亭侯。從征張綉於安眾,圍呂布於下邳,破別將,擊眭固於射犬,攻劉備於沛,皆破之,拜討寇校尉。


樂進字文謙,是陽平的衛國人。正史說他容貌短小,我們今天第一個問題也就提前出現在了我們的面前。現代學者對容貌短小有兩個解釋,第一指的是貶義詞,認為不是長的很矮小就是容貌醜陋。第二是單指面容五官精緻,長得非常標準,是褒義詞。在本傳中我認為樂進的容貌短小是褒義詞。樂進因為膽量和剛烈的性格被曹操招募,作為帳下的官吏。不久後讓樂進回到自己家鄉招募兵勇,樂進成功的為曹操招募了千餘人,看出樂進在本鄉的影響力還是非常卓越的,當然不排除那個易子而食的年代,有口飯吃是多麼不容易。曹操認為樂進有功,升他為軍假司馬、陷陳都尉。


樂進完全是跟著曹操走南闖北,立功無數,在了解下面一段目不暇接的經歷前,請做好準備呦。在呂布出逃自封一方諸侯以後,樂進跟隨曹操進攻濮陽的呂布,還參與了曹操進攻張超的戰役,也經歷了曹操討伐橋蕤的戰爭。在以上戰鬥中,樂進每次都身先士卒,力戰有功,封為廣昌亭侯。在曹操初期成為一方諸侯後,又西征張綉,迫使投降。東討呂布,斬其前將。北伐眭固,平定一方。東戰劉備,使其居無定所。因結合以上的功勞,曹操又為他加官進爵,升為討寇校尉。


二:參與官渡破袁紹,和張遼,于禁一起受封為將軍


渡河攻獲嘉,還,從擊袁紹於官渡,力戰,斬紹將淳于瓊。從擊譚、尚於黎陽,斬其大將嚴敬,行游擊將軍。別擊黃巾,破之,定樂安郡。從圍鄴,鄴定,從擊袁譚於南皮,先登,入譚東門。譚敗,別攻雍奴,破之。建安十一年,太祖表漢帝,稱進及于禁、張遼曰:「武力既弘,計略周備,質忠性一,守執節義,每臨戰攻,常為督率,奮強突固,無堅不陷,自援枹鼓,手不知倦。又遣別征,統御師旅,撫眾則和,奉令無犯,當敵制決,靡有遺失。論功紀用,宜各顯寵。」於是禁為虎威;進,折衝;遼,蕩寇將軍。


在通過曹操集團上下的努力,曹操終於在中原有了客觀的勢力,於是曹操最大的敵人就是北方的袁紹了,眾所周知的官渡之戰就此上演。而整個超大規模戰役中,樂進也出現在了局部戰場中,並且全程參與了整個戰役。在官渡之戰前夕,樂進和于禁曾北渡黃河有一次軍事行動。歸還後,官渡之戰爆發,樂進跟隨曹操與袁紹在官渡地區進行鏖戰,樂進在戰爭中充分體現了他的軍事經驗,武藝高強,戰後還斬殺了袁紹的部將淳于瓊。在袁紹大戰失敗以後,樂進還跟隨曹操討伐了袁譚和袁尚,還斬殺了敵軍大將嚴敬,被封為游擊將軍。不久後還回軍順手平定了一下樂安郡的黃巾餘孽。又帶領軍隊平定了鄴城,當時袁紹勢力雖然接近崩潰,但是狀態時有反彈,樂進又殺奔了袁譚所在的南皮。在南皮平定戰中,樂進依舊身先士卒,親自率軍攻打袁譚的東門,破城後一舉將袁譚軍隊逼出了南皮。袁氏勢力逐漸往東北方向撤退,大勢已去。剛剛戰罷,樂進還東進平定了一下雍奴縣(今天津市武清),再次獲得了勝利,從此曹操集團北方基本平定。整個戰役後,曹操上奏天子封樂進為折衝將軍,彰顯了樂進的功勞。


三:南征北戰,專治劉備


進別征高幹,從北道入上黨,回出其後。幹等還守壺關,連戰斬首。幹堅守未下,會太祖自征之,乃拔。太祖征管承,軍淳于,遣進與李典擊之。承破走,逃入海島,海濱平,荊州未服,遣屯陽翟。後從平荊州,留屯襄陽,擊關羽、蘇非等,皆走之,南郡諸郡山谷蠻夷詣進降。又討劉備臨沮長杜普、旌陽長梁大,皆大破之。後從征孫權,假進節。太祖還,留進與張遼、李典屯合肥,增邑五百,並前凡千二百戶。以進數有功,分五百戶,封一子列侯;進遷右將軍。建安二十三年薨,謚曰威侯。



北方基本平定以後,曹操打算在南方做點文章。樂進一如既往跟隨著曹操的腳步,先是進攻上黨城,與高幹相拒壺關,待曹操大軍到達後一舉攻陷。在曹操南征的路上,還曾經討伐過管承,軍隊駐紮在淳于。派了李典和樂進共同出軍,攻陷城池後逼迫管承逃跑,當時海濱一帶盡皆被曹操所平。南征路上的次要矛盾基本解決,於是開始攻擊荊州。當時劉備集團曾依附過劉表勢力,曹操南征時劉表也有小規模的阻擊,樂進所率軍隊攻無不克,擊敗了關羽和蘇飛的軍隊,此戰還導致南郡中各郡的山谷蠻夷,山賊,少數民族等部盡皆歸降。樂進乘勝追擊,再次擊破了劉備的部將,贏得了戰役優勢最大化,荊州基本被平定。在赤壁之戰時,樂進也有參與。

曹操赤壁之戰失敗以後,將樂進,張遼,李典留守在了合肥,並且賞賜樂進增加五百戶的食祿,加上以前的封賞大約有一千二百人規模的食祿。因為樂進的功勞顯著,曹操非常照顧樂進的兒子,將樂進其中的五百戶又轉賜給了樂進的兒子,封樂進的兒子為列侯。但是征戰一生的樂進卻英年早逝,他曾經跟隨曹操走南闖北,東征西伐,上天卻好像並不留給他太多時間,早早的收回了他的生命。


根據樂進的生平,我們可以看出他忠心跟隨曹操,並且在軍事上頗有造詣,能征善戰,不愧被後人評為五子良將之一。


四:英雄早逝,子嗣繼承


子綝嗣。綝果毅有父風,官至揚州刺史。諸葛誕反,掩襲殺綝,詔悼惜之,追贈衛尉,謚曰愍侯。子肇嗣。

樂進的長子叫樂綝,樂進去世以後繼承了樂進的爵位,而且樂綝還體現著樂進的風氣,頗為相似,最終官至揚州刺史。可惜樂綝並不幸運,在諸葛誕叛亂時,偷襲了樂綝所部,並且殺死了樂綝。朝廷因此下詔為樂綝哀悼惋惜,追封為衛尉並封為愍侯。樂綝去世後,由他的兒子樂肇繼承了他的爵位。


樂進雖然有眾多的功績,但不知為什麼,正史中記載的並不是非常詳細。就連陳壽自己也認為記載沒有張遼和徐晃完善。很多古人認為,樂進的傳記載張遼後邊,應該能側面體現樂進的驍勇善戰。但是對於樂進的記載,卻如同流水賬一般。都採用了什麼時間在什麼地點和誰做了什麼的記述方式,認為正史中遺漏了很多細節。小編(全網統一賬號:只聊三國)認為,樂進的傳記記載不詳細,形如流水一定會有原因,但具體原因是什麼,這也成為了一個迷,永遠解不開的,令人遺憾的迷。


原創聲明:本文作者由全網統一帳號:「正聊三國」原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正聊三國 的精彩文章:

解析正史中曹操起兵討董之前很多你不知道的事
黃蓋猛氣紛紜,赤壁詐降獻策

TAG:正聊三國 |